2016-2017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上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2220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6/11/2

1.论述题(共1题)

1.
近现代中国是一个不断“革命”的时代,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等,正确反省中国“革命”,有助于照亮未来的前程,实现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材料二
我们稍加引申,“周朝的革命”,是指结束氏族—部落制,进入宗法封建制的革命。而“汉朝的革命”,是指秦汉结束宗法封建制的贵族政治,确立宗法君主专制之下的官僚政治。而秦以后两千多年发生的多次“革命”(从陈胜、项羽、刘邦到朱元璋、李自成),导致改朝换代、政策调整,却未能改变宗法社会、专制帝制的基本面。……辛亥革命足可垂之青史的,从破坏一面言之,是推翻延续两千余年、近古以降已成为社会进步严重障碍的专制帝制,……从建设一面言之,则是创建宪政共和。
——冯天瑜《辛亥革命与中国宪政渊源》
材料三
了解现代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类似这样以暴力和“翻身”(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的反抗与镇压)为特征和标志的中国式革命在整个二十世纪的后半叶,不断地以各种名义反复出现,革命成为无法无天和砸烂一切旧秩序的崇高理由,也成为任意剥夺他人财产和生命的正当借口。如此“革命”下的中国社会,成为自由和秩序双重缺失的荒诞与恐怖的社会。
——刘毅《革命概念的本义与语义膨胀》
材料四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起草、周恩来题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简要概括“周朝的革命”、“汉朝的革命”与“辛亥革命”各自“革命”的内涵。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革命与理想”为主题对近现代中国革命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2.材料分析题(共1题)

2.
19世纪,“雾都”一词成为伦敦的标签。20世纪以来,英国倾力治污,使伦敦的天空从滚滚毒雾到重现蓝天白云。这为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告别了内战、流血和专制,可仍未被工业社会浸淫。传统社会风貌处处可见……以后的英国人留恋和赞美农业社会的舒适生活,称之为“快乐的英格兰”。

——阎照祥《英国史》

材料二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固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

——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

材料三 (英国)政府陆续颁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等法律,并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在节能环保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还会被授予绿色奖章。

——新华网《三个“雾都”如何走出“霾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快乐的英格兰”时期英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特征。
(2)比较材料一、二,结合史实说明,工业革命使英国在政治、经济的近代化道路上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变革”?
(3)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的伦敦成为“雾都”的原因。
(4)据材料三,指出英国政府倾力治污给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哪些借鉴?

3.单选题(共8题)

3.
作为多元社会的典型表达,民主是解决错综复杂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使多种相互冲突的社会利益维持其整合的合理的方法。下列事件符合这种现代民主理念的是
①1787年美国宪法②1832年议会改革
③1917年二月革命④1949年新政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
著名法学家江平认为,“所谓法律理念主义,就是把法律从工具、从制度变成治国的理念”。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被该学者视为“中国走向法律理念主义”的标志性事件是
A.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B.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
C.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 1999年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5.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载:“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它)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主张世界各国在相处中互相监督,实行对等的约束和自我约束,具有法律性和道义性。”材料中的“它”最有可能是
A.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1955年“求同存异”方针
C.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6.
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番话主要反映了
A.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
B.不结盟运动正在兴起
C.两大阵营开始对立
D.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7.
“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这是1835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的评论。变成“野蛮人”的最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造就的巨大财富
B.工业城市造成的环境污染
C.工业革命推动的殖民掠夺
D.工业革命带来的人性贪婪
8.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大量的纪念邮票,记录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发展历程。下列一组邮票的主题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9.
1945年8月6日和9日,两枚原子弹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爆炸,瞬间造成了数十万人的伤亡。对投放原子弹的意义,至今仍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下列对此事件看法明显偏颇的是
A.原子弹的投放与结束战争密切相关
B.战争加害国的受害民众不值得同情
C.这是一种对非战斗人员的伤害行为
D.造成战争中大量平民被屠杀的惨剧
10.
早在1933年底,经济形势刚有好转的时期,就已有人怀念自由市场经济,一位国会议员甚至在纪念林肯诞辰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妒忌,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大国崛起·美国》)这位国会议员的主旨是
A.讽刺希特勒、墨索里尼独裁
B.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
C.借纪念林肯诞辰之机讽刺挖苦
D.批评罗斯福扩大了联邦政府权力

4.选择题(共1题)

11.到定点(1,0,0)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的点的集合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