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湖南浏阳一中高一4月段考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208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境皆为珍品。是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

——《中国古代经济史纲》

材料二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

材料三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述对外贸易的有益之处。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海禁政策的原因及其危害。
2.
阅读材料:两次工业革命都是交通工具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交通工具的改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极大推动力。请回答
(1)“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从这些诗句中你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的交通工具主要采用了哪些动力 ?(2分)
(2)看下图,结合材料回答

材料: 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
这是哪一时期出现的交通工具?(2分)
(3)读图,回答问题

上图是哪一时期出现的交通工具 ?(2分)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5分)
(4)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分别有什么影响?(4分)

2.单选题(共22题)

3.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三大改造的完成
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4.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5.
“深淘滩,低作堰”是战国时代某一著名水利工程的治水名言。这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的景象。这项水利工程是
A. 京杭大运河
B. 灵渠
C. 都江堰
D. 井渠
6.
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的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丝织品中,出现了一些中亚、西亚流行的对禽、对兽纹饰图案;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这主要是
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
B.适应中原贵族生活多样化的要求
C.反映了汉唐时期民族之间联系的加强
D.体现了唐朝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
7.
下图反映了我国哪项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
A.青铜器B.铁器C.钢D.铝
8.
明清时期商业繁荣,所谓“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其中“新安”、“山右”分指现在的(   )
A.浙江、山东
B.广东、山东
C.安徽、山西
D.浙江、山西
9.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满载着皮毛、花旗参、胡椒等纯正美国货的“中国皇后号”帆船经过5个月的航行到达了中国,随后又把茶叶、瓷器、丝绸等一大批中国土特产带回美国,中美贸易从此开始。到达中国后该货船最有可能停泊的城市是
A.泉州B.广州C.南京D.上海
10.
有学者称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几个满足的因素。当时有评论家评论说:“知道美洲对钉子的需要量的人,如果没见到过美洲极大量地用木头建造的房屋,是会感到惊异的……”从这段评论中我们判断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哪方面的支持( )
A.技术支持B.劳动力支持
C.市场支持D.资本支持
11.
19世纪英国“棉都”曼彻斯特“是做赚钱生意的地方……从这肮脏的下水道流出人类勤奋的洪流,肥沃着整个的世界,从这油腻的阴沟中流出纯质的金子。人性在这里发展的最完备,也最粗野;文明在这里创造奇迹,文明人几乎退回去变成野蛮”。对此材料理解最为全面的是
A. 公共设施尚不完善
B. 人民素质有待提高
C.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D. 工业革命带来双重影响
12.
对新航路开辟起决定作用的是
A.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B.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C.欧洲各国社会矛盾激化D.航海造船技术进步
13.
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扩张的时代”,主要原因是(  )
A.欧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B.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时代开始
C.东西方国家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
D.狂热的宗教传播和宗教征服
14.
马克思曾说,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国家……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马克思的这段话,理解正确地是
A.殖民活动给殖民地带去严重灾难
B.工业革命加速殖民体系的崩溃
C.煤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D.殖民活动客观上传播了新生产方式
15.
欧洲殖民帝国对殖民地血腥掠夺,对欧洲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增强殖民者国家实力B.满足殖民统治者奢侈生活
C.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D.加强了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物质基础
16.
有人形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是“全面开花”。但它仍有两个重要的发源地和中心,它们是:①中国   ②美国    ③英国 ④德国
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②④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民耕作图》和《古代中国农村的家庭纺织》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1)从材料一所给的图示中,请回答:我国传统经济的基本形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它在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的原因。
(2)从材料二所给的图示中,请回答:近代民族企业诞生于什么时候? 
(3)根据材料二判断,近代民族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什么时候?并回答之所以迅速发展的原因。(写出三个原因)
(4)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8.
小说《春蚕》中描写道:“她(老通宝)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以后,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B.小火轮成为通用的交通工具
C.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D.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19.
新中国建设道路,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超额完成;“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八五”(1991—1995): ;“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其中空格处的主题词应该是(  )
A.改革开放,走向兴起B.解决温饱,成效显著
C.小平南巡,改革深化D.指令登场,市场控制
20.
邓小平在1979年曾经说过:“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85年他又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由此可以看出(  )
A.计划经济不再是主要经济模式
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主要目标
C.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完整体系
D.南方谈话中的一些思想观点早已提出
21.
一位著名的美国史学家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使用蒸汽机的交通工具,便利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B.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欧洲征服了世界
C.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工业城市的形成
D.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22.
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B.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C.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D.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23.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24.
《清文献通考》卷33中记载:“(顺治四年)户部议复两广总督佟养甲疏言:‘佛朗西国人寓居濠镜澳。以其携来番货与粤商互市,益已有年,后深入省会,至于激变,遂行禁止。今督臣以通商裕国为请,然前事可鉴,应请仍照前明崇祯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止令商载货下澳贸易可也。’上从之”。这段记载充分说明
A.清朝认识到开放澳门市场可以“裕国”
B.明末对外封闭政策在清初得到延续
C.清廷中开放派的主张得到暂时推行
D.清朝前期只准许在澳门与外商贸易

3.选择题(共10题)

25.

青少年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就要(    )

①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②养成爱科学、学科技、用科技的良好习惯

③通过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④善于观察,敢于质疑,培养好奇心和求异思维

26.

青少年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就要(    )

①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②养成爱科学、学科技、用科技的良好习惯

③通过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④善于观察,敢于质疑,培养好奇心和求异思维

27.

青少年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就要(    )

①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②养成爱科学、学科技、用科技的良好习惯

③通过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④善于观察,敢于质疑,培养好奇心和求异思维

28.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要破除“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 观念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间不搬弄是非,这启示我们,尊重他人隐私,就是(    )

29.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要破除“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 观念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间不搬弄是非,这启示我们,尊重他人隐私,就是(    )

30.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要破除“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 观念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间不搬弄是非,这启示我们,尊重他人隐私,就是(    )

31.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每秒达百万一次以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实施,揭开了生命起源的神秘面纱。由此可以看出(    )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生命科学技术方兴未艾

③空间技术正突飞猛进地发展       ④信息技术正蓬勃发展

32.“化学服务生活”.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33.

在我国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任何人,不论其职位有多高、功劳有多大,都不能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说明我国公民的权利具有(    )

34.It's rainy. I will not go to the park to fly a kite.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2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