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3.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认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站在西方立场上作出的结论 | B.未揭示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
C.掩盖了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性 | D.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国际关系准则 |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以下各项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允许外国商人在中国内地经商 |
B.允许外国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C.允许外国公使进驻 |
D.北京义和团运动后“惩办首祸诸臣” |
5.
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从1909年起,美国将庚子赔款的“退款”用于办学。可见美国资助中国留美学生的目的是
A.推动中国教育发展 |
B.培养中国精英控制中国发展 |
C.建立中美友好关系 |
D.树立其主持正义的国家形象 |
6.
(题文)孙中山曾说:“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惟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造成民众态度发生这样变化的外部因素,主要是
A.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B.改良道路受挫 |
C.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 D.洋务运动失败 |
7.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李鸿章多次提及,“已付各国公论”,英、俄等国“必有办法”;“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据此分析,李鸿章寄希望于列强调停的原因是
A.中国综合国力比日本差 |
B.日本的侵略活动破坏了世界和平 |
C.清政府对西方列强长期实行友好政策 |
D.日本的侵略会危及西方列强的在华利益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