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秦朝以来,在中国社会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这与西方中世纪政治分裂、王权势微的状况截然不同。中央集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秦汉以后,主权集中成为中国政治的一大趋势。到清代,主权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君主独裁成为清朝的“祖制”、“家法”,神圣不可侵犯,即所谓“天下大事,皆朕一人独任”。
——摘编自高翔《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
材料二 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召开3次~4次,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平等享有立法权、选举权、监督权。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采取投票或举手的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不能随意更改。
——摘编自蒋云芳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汉、明朝、淸朝时期加强皇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材料一 自秦朝以来,在中国社会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这与西方中世纪政治分裂、王权势微的状况截然不同。中央集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秦汉以后,主权集中成为中国政治的一大趋势。到清代,主权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君主独裁成为清朝的“祖制”、“家法”,神圣不可侵犯,即所谓“天下大事,皆朕一人独任”。
——摘编自高翔《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
材料二 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召开3次~4次,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平等享有立法权、选举权、监督权。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采取投票或举手的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不能随意更改。
——摘编自蒋云芳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汉、明朝、淸朝时期加强皇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2.单选题- (共18题)
2.
有学者在评述梭伦改革的某项措施时说:“(它)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为雅典民主政体的发展提供了最主要的政治保证。”该项措施应为
A.废除债务奴隶制 |
B.发展工商业 |
C.建立陪审法庭 |
D.实行财产等级制 |
3.
古代雅典民众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以上遵循的重要原则是
A.自由原则 |
B.公正原则 |
C.法制原则 |
D.分权原则 |
4.
有史学家认为:“尽管公民大会为古代世界的人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广泛参政形式和一种被广为传颂的政治代表制的模式,但它不是一种绝对完美的民主制度。”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参加公民大会的仅是享有公民权的少数人 |
B.公民大会的召开具有随意性 |
C.泛滥的直接民主无法保证公民的任何权益 |
D.公民大会是政治腐败的根源 |
5.
伯利克里说:“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地开始行动。”这表明雅典民主特别注重
A.民主的直接性 |
B.决策的民主性 |
C.程序的复杂性 |
D.参政的平等性 |
6.
一位古罗马政治家说:“未经考验的人们,完全没有经验的人们,支持了有害的战争,让那些制造麻烦的人负责公共事务,从城邦中驱逐最能为它服务的公民。”由此可知,这位政治家
A. 反对罗马法 B. 赞同君主制
C. 批评了民主制 D. 主张扩大公民权
A. 反对罗马法 B. 赞同君主制
C. 批评了民主制 D. 主张扩大公民权
7.
《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了
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
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
C.古罗马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
D.古罗马严格限制商品交换 |
8.
有的学者认为,“罗马国家与法律肇始于平民与贵族的冲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社会妥协的结果,而不是任何一方通过暴力无条件地强加于对方的命令这突出反映在
A.《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和颁布 |
B.万民法的形成 |
C.《査士丁尼民法大全》完成 |
D.公民大会的召开 |
10.
《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了
A.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
B.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
C.古罗马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
D.古罗马严格限制商品交换 |
11.
1698年,一位西班牙外交官说:“若没有议会的参与,英国国王的条约只不过是一纸空文”。这反映了
A.光荣革命后国王行政权丧失 |
B.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已经形成 |
C.责任制内阁形成国王“统而不治” |
D.首相利用议会剥夺了国王的权力 |
12.
1701年英国制定《王位继承法》,规定:“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官史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这一规定
A.表明王位世袭制已废除 |
B.反映国王行政权得到扩大 |
C.反映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
D.说明责任制内阁已经形成 |
13.
“英国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选举权,选民人数大大增加,当年英国大约有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该项改革
A.使民主主体扩大至普通公民 |
B.使行政权逐步转移至内阁手中 |
C.使英国民主权利进一步扩大 |
D.彻底打破了贵族对权力的垄断 |
14.
费城制宪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这表明他主张
A.建立民主共和制 |
B.加强中央权力 |
C.实行两党制 |
D.君主立宪制 |
15.
美国1787年宪法第十款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这些宪法条文体现了
A.民主共和原则 |
B.三权分立原则 |
C.自由平等原则 |
D.联邦制原则 |
16.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法官任职终身,除因违法失职经国会弹劾程序予以罢免之外,总统和其他机关均不得任意将其免职。”这一规定的直接用意是
A.防止法官滥用权力 |
B.建立三权分立体制 |
C.避免行政干预司法权 |
D.限制总统行政权力 |
17.
(题文)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磅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因此拒绝支付。这在本质上反映当时英国
A.宪政制度确立 |
B.英格兰银行独立于政府 |
C.国王权力较大 |
D.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
18.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人民主权则成了法律的法律,而且并没有像在其他国家那样被虚捧而架空。”下列选项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总统可否决国会提出的法律 |
B.总统是美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 |
C.美国以联邦制取代邦联制 |
D.美国总统、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