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第八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183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探究题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什么?哪一年美国通过了联邦宪法?美国首任总统是谁?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中规定:“第二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第三条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
1871年通过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规定:“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2)根据以上条款比较法国总统与德意志帝国皇帝在掌握权力上有何不同?
(3)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有哪些主要特征?

2.单选题(共18题)

2.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共和国总统的每一命令须给部长副署长方能有效。”这一规定的用意主要在于
A.把行政大权赋予内阁
B.国家权力转移到共和派
C.收回总统任免官吏的权力
D.防止发生君主势力的复辟
3.
托克维尔在《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写道:“美国的体制对于王朝的法国只不过是好奇的话题,但是对于共和派的法国就应是必修的课题了。”在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中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
①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②总统由民众选举产生
③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    ④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4.
在世界近代史上,有个国家曾被称为“各种政体的实验场”、“启蒙思想的实验田”。19世纪晚期该国政体的特点是
A.立法权与行政权合一
B.议会有不独立的立法权,不能组织和监督政府
C.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家元首没有实权
D.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5.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大的意义”。他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B.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6.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们以为近代历史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这场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是英国人为谋取自身利益而采取的典型的侵略行动。”这表明,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B.以武力打开中国大门
C.占领并殖民统治中国
D.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7.
著名主持人崔永元近日透露,自己即将离开央视,重返传媒大学进行“口述历史”的教学和研究。“留住过去的声音”,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口述史学正在兴起。下列主题不适合今天按口述史方法研究的是
A.鸦片贸易的统计资料B.文革时期民众的生活
C.南京大屠杀证据研究D.二战期间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
8.
近代史上,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其中标志着我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
清末某爱国人士在给好友的信中说;“新约规定,天旋地转”。因为这个条约不仅把“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而且“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此信中的“新约”是指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
“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的提出是在
A.五四时期B.大革命时期C.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11.
“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政府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D.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12.
下列关于“一国两制”说法正确的是
A.叶剑英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B.“一国两制”构想的前提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C.“两制”是指两种经济制度
D.“一国两制”不适用于台湾问题的解决
13.
1984年通过的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可同联合王国和其他国家建立互利的经济关系”“可以‘中国香港’名义单独地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并签订有关协定”。据此,下面表述合理的是
A. 《声明》为英国干涉香港事务埋下了伏笔
B. 香港可根据需要开展独立外交活动
C. 香港获得了独立处理涉外事务的权利
D. 香港将享有受法律保护的高度自治权
14.
邓小平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主要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和平与发展的愿望
B.由爱好和平的社会主义中国提出
C.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接受和支持
D.与《联合国宪章》的重要精神一致
15.
1972年中美关系的缓和(  )
A.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以恢复
B.使中国恢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C.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D.彻底结束了中美两国的对抗,打开了我国外交新局面
16.
1971年10月25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布什这段话所针对的历史事件是
A.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美国在《日内瓦协议》上签字
17.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北约建立B.中苏建交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欧共体成立
18.
东汉时期,田庄经济规模庞大,占有大片土地、山林川泽,种植粮食、经济作物,经营手工、渔牧业;田庄拥有大量依附农民,,向庄主交租、服徭役;田庄还拥有私人武装。据此能够得出东汉田庄经济的影响是
A.古代官营手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古代中国农业自然经济的重要表现
C.古代中国地方分裂割据,削弱中央集权
D.古代封建经济发展的大倒退,威胁统一
19.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