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我们塑造了建筑,而建筑反过来也影响着我们”。下列是一组具有政治意义的建筑图片。
请阅读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座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封建统治思想。在宫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材料二依泰晤士河而建的英国议会大厦是英国的政治中心。它不仅外表雄伟壮观、内部装饰华丽,而且其建筑结构和内部设计也能充分体现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立宪政体。

材料三美国国会大厦俯瞰着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对历任美国总统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小心应付的地方。在美国历史上虽然只有三位总统面临过弹劾,而且除尼克松辞职外,无一人被罢免,但国会山上的这座白色建筑让每一位总统的心头都悬着“达摩克利斯之剑”。

材料四人民大会堂位于天安门广场的西侧,建于1958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国事会议的地方。

(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明清政治制度的特点。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该制度受到了怎样的冲击挑战?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现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总统与国会之间的关系。
(4)据材料四4及所学知识说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什么?
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还实行了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请阅读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座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封建统治思想。在宫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材料二依泰晤士河而建的英国议会大厦是英国的政治中心。它不仅外表雄伟壮观、内部装饰华丽,而且其建筑结构和内部设计也能充分体现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立宪政体。

材料三美国国会大厦俯瞰着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对历任美国总统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小心应付的地方。在美国历史上虽然只有三位总统面临过弹劾,而且除尼克松辞职外,无一人被罢免,但国会山上的这座白色建筑让每一位总统的心头都悬着“达摩克利斯之剑”。

材料四人民大会堂位于天安门广场的西侧,建于1958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国事会议的地方。

(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明清政治制度的特点。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该制度受到了怎样的冲击挑战?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现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总统与国会之间的关系。
(4)据材料四4及所学知识说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什么?
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还实行了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2.单选题- (共10题)
3.
1945年4月,中国同美国、英国、苏联共同发起旧金山会议,共商建立联合国。下图是出席旧金山会议前,美、英、苏、中四国代表举行非正式会议,讨论全世界安全机构宪章。右起第一位是中方代表宋子文。作为历史的见证,这张照片最有助于说明


A.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
B.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 |
C.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组成部分 |
D.抗战取得胜利极大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
5.
在境外敌对势力支持下,策划已久,意欲搞乱香港的“占中”(即占领中环,中环是香港的政治经济中心)事件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最终在香港各界民众的反对下自行沉寂了,这表明
A.回归给香港社会带来了持久动乱 |
B.香港警方对“古中”进行了坚决镇压 |
C.中国内政遭到西方所有国家干涉 |
D.“一国两制”适合香港,显示强大活力 |
6.
下图是杨之光在1954年所作的一幅宣传画《一辈子第一回》,画中老人手捧着一张崭新的选票——选民证,满脸露出无比的喜悦。此宣传画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我国正在逐步形成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政治协商制度 |
D.基层村民自治制度 |
7.
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宪法日。下列对我国宪法发展历史阐释准确的是
A.《临时约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
B.《共同纲领》是我国第一部正式宪法 |
C.1954年宪法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 |
D.1982年宪法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
8.
学者朱兆华认为:“这种体制内的监督,既避免了多党竞争、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这种体制内的监督”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D.新时期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政治的举措 |
10.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
11.
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 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 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
3.选择题- (共2题)
12.已知P(A)= {#mathml#}{#/mathml#} ,P(AB)= {#mathml#}{#/mathml#} ,则P(B|A)={#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