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六)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70119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20/3/26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日本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在1875年发表《文明论概略》指出,只要以文明发展为目标,不论什么样的政体,民众都应当欢迎,不论用什么样的方法,社会都应当接受;在1885年发表的《脱亚论》中指出:“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支那(中国)和朝鲜是日本的邻邦,同他们打交道用不着特别客气,完全可以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
阅读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观点,并结合近代历史知识加以评论。(要求:观点明确,态度鲜明,史论结合,表达逻辑层次清楚)

2.材料分析题(共1题)

2.
   材料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1941年后中国整个海岸线几乎已被日军占领,滇越铁路和滇缅公路陆续被日军封闭。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空军驻防昆明,云南成为阻止日军侵略深入,夺取中国、南太平洋、印度洋制空权的前沿阵地。云南老百姓搬家移舍、献田迁坟,自带干粮和农业工具投入到修建机场的义务劳动当中,通过巨大的人力物力付出在短期内修建31个机场,扩建原有24个机场,其中包括昆明、呈贡、陆良、沾益、保山等十几个可供重型运输机起降的大型机场,为夺回中国制空权保障“驼峰”航线运输大量军用物资,以及运送中国军队参加缅北大反攻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世英《抗战中的云南机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修建云南机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修建云南机场对二战的贡献。

3.单选题(共2题)

3.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前,28岁的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明确提出:“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往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力,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材料可以说明孙中山
A.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B.寄希望于清政府进行改革
C.认同洋务运动的强国主张D.认为思想进步能拯救中国
4.
明朝学者谢杰认为:“倭夷之蠢蠢者,自昔鄙之日奴,其为中国患,皆潮、漳、宁绍人主之也;寇与商同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据此可知,明朝倭患的经济根源是
A.唐以来商品经济发展B.明朝政府实行的赋税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D.日本和中国市场联系紧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