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1)请你为上述材料确定一个较为恰当的历史主题。
(2)归纳概括当时的社会风尚,指出上述两种不同商业经营现象的内容,并从经济和文化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
(3)这些变化反映出当时我国经济结构的基本特点及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4)依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商业经营活动及其理念的认识。
材料一 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论语》
材料二 有钱神也怕,无钱鬼亦欺。——明朝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
孙阳春在万历年间(1573~1619年)弃儒经商……他的商业信誉极好,明朝灭亡后,“有持万历间所发之钱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明清史散论》
材料三 在繁花似锦的明代商业文化的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虚假性……如往酒中掺水,甚至妄称所卖的酒是陶渊明埋下的千年古酒,在鸡的肚中塞沙,往猪肉和鸡肉中注水,伪造古董和家谱等。——《明清史散论》
材料四 地方商帮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例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明清晋商的经营文化》
请完成:(1)请你为上述材料确定一个较为恰当的历史主题。
(2)归纳概括当时的社会风尚,指出上述两种不同商业经营现象的内容,并从经济和文化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
(3)这些变化反映出当时我国经济结构的基本特点及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4)依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商业经营活动及其理念的认识。
2.简答题- (共1题)
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请填写空白部分的答案)
时间 | 整体发展状况 | 原因(背景) | 表现 | 影响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 产生 | | | 使中国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和早期维新思想,促使自然京畿道进一步解体,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
甲午战争后 | | 甲午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间出现办厂热潮。 | 民族资本的总额增加了一倍多;商办企业的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
1912—1919 | 短暂的春天 | | 民族资本的投资额大大增加;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 |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物质基础。 |
3.单选题- (共42题)
3.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禝”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
6.
19世纪前期欧美主要国家的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

以上统计说明了
①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
②工业化程度越低农村人口比例越大
③除英国外,其他国家都没有开始向工业化过渡
④俄美两国存在的人身隶属关系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以上统计说明了
①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
②工业化程度越低农村人口比例越大
③除英国外,其他国家都没有开始向工业化过渡
④俄美两国存在的人身隶属关系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A.①②③④ |
B.①②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7.
1911年,英国伦敦的居民可以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这一现象的最终形成在根本上得益于
A.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
B.人口和资本广泛流动 |
C.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 |
D.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 |
8.
秋瑾(1875—1907)在《敬告姊妹们》一文中说:“如今女学堂也多了,女工艺也兴了,但学得科学工艺,做教习,开工厂,何尝不可养活自己呢?”据此材料推断,不准确的是
A.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已经明显转变 |
B.经济结构的变动影响女权思想兴起 |
C.经济独立应是女子自由幸福的基础 |
D.西方思想冲击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
10.
下图反映了美国二战后经济发展的轨迹。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呈增长的总趋势 |
B.70年代出现严重的“滞胀”问题,发展缓慢 |
C.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艰难曲折发展历程 |
D.国家干预经济是发展的重要因素 |
11.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
14.
下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买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作为直接证据,它可用以研究宋代的

①商业广告
②印刷技术
③商标意识
④冶金技术

①商业广告
②印刷技术
③商标意识
④冶金技术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15.
宋徽宗时期,宋政府下令征收“侵街房廊钱”,表明宋政府对城市街道两旁的居民不断地扩大商业用地,导致城市街道越来越狭窄的现实无可奈何。这说明
①宋政府巧立名目,征收苛捐杂税
②宋代的城市规划已经出现失控的苗头
③唐代以前的“市坊”制度已经被彻底打破
④“侵街”的现象在今天的城市发展中仍大量存在
①宋政府巧立名目,征收苛捐杂税
②宋代的城市规划已经出现失控的苗头
③唐代以前的“市坊”制度已经被彻底打破
④“侵街”的现象在今天的城市发展中仍大量存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6.
梁启超在谈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哥伦布之后,有无数哥伦布;郑和下西洋之后,竟无第二个郑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的航海技术远比中国先进 |
B.明朝的国力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
C.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性 |
D.中国人热爱和平,西方热衷海外殖民 |
17.
《元史》记载:“至正十一年(1352年)置宝泉提举司,掌铸至正通宝铜钱,印造交钞,令民间通用。行之未久,物价腾涌,价逾十倍。”由上述材料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滥印纸币引起通货膨胀现象 |
B.白银尚未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
C.纸币的发行不利于经济发展 |
D.滥印纸币造成商品价格下降 |
18.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气势磅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艺术宝库。它的发现,为我们研究下列哪些历史内容提供了宝贵史料
①艺术
②手工业
③军事
④阶级关系
①艺术
②手工业
③军事
④阶级关系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
2007年1月,央视《艺术品投资》栏目举办的"2007民间寻宝记——走进丹阳”在评选“十大宝物”时发生意外,礼仪小姐展示一面战国青铜镜时不慎失手,古镜当场被摔碎。瞬间,人们都惊呆了。央视工作人员、礼仪小姐和专家都赶紧在地面上捡拾碎片,栏目负责人当场承诺将邀请著名的青铜器修复专家贾文忠修复古镜。该青铜镜之所以受到这样的珍视,主要在于它的
①艺术价值
②历史文化价值
③工艺价值
④文学价值
①艺术价值
②历史文化价值
③工艺价值
④文学价值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21.
据《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落前七刻,击征三百声,而众以散。”这则材料说明当时
A.市的地区范围有限定 |
B.市的买卖时间有限定 |
C.市的经营规模有限定 |
D.市的交易品种有限定 |
22.
唐人张籍《贾客乐》:“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商人为追逐利润往来奔波 |
B.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 |
C.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
D.商人赋税沉重,被迫弃商经农 |
24.
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朝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你为这本书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书名是
A.《坊墙倒塌以后》 |
B.《汴河两岸》 |
C.《长安城的落日》 |
D.《宋代东京城的辉煌》 |
27.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在当时,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扩张 |
B.东西方的借鉴学习 |
C.正常的文化交流 |
D.宗教思想传播 |
28.
1992年在纪念哥伦布航行500周年时,许多印第安人后裔却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印第安人后裔所说的“苦难”是指哥伦布的航行
A.导致了当地部落之间的频繁战争 |
B.加剧了美洲自然环境的恶化 |
C.对美洲的殖民扩张、掠夺和屠戮 |
D.将印第安人掠卖到非洲为奴 |
29.
16世纪著名的葡萄牙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的:“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令诗人对他的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A.地处海路交通要塞 |
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 |
C.率先探索新航路 |
D.居欧洲商业中心地位 |
30.
新航路开辟以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欧洲东部和中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造成上述对世界认识局限的原因是
A.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差异 |
B.泄界各地区处于隔绝闭塞状态 |
C.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
D.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 |
33.
“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马克思的这段话实质上揭示了。
A.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
B.殖民活动的进步作用 |
C.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
D.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血腥性质 |
34.
从16世纪30年代到17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物价普遍上涨了3倍左右,英国、法国等国家的物价则上涨了约2倍。主要原因是
A.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 |
B.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
D.奴隶贸易 |
36.
某同学在搜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在网络上找到一些有关“世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
A.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
B.给西欧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
C.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
D.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37.
“由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已经愈来愈成为一种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此现象的出现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
B.评价的是19世纪中期的工厂制 |
C.垄断彻底消除了私人生产 |
D.垄断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生产的无计划状态 |
38.
1995年长春出版社出版《蒸汽机打出的天下——英国工业革命》,在这本书不可能出现的内容是
A.通信电缆开始铺遍全世界各个主要地区 |
B.英国确立了自己的世界霸权地位 |
C.其他国家纷纷从英国引进机器和技术 |
D.亚非拉地区也开始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 |
39.
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这种现象的普通出现始于()
A.18世纪中后期 | B.19世纪前期 |
C.19世纪中后期 | D.20世纪前期 |
40.
1992年的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的中国人民明确了方向。此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进一步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全面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
C.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 |
D.对国有企业简政放权搞活 |
42.
中国对联、西方谚语中,有不少是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为背景,反映了当时历史风貌,为研究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有价值的资料。下表中对联谚语的内容与反映的史实对应正确的有几个?
谚语或对联 | 反映的相关史实 |
西方谚语:“宁要三个魔鬼打架,不要一个天使掌权” | 伏尔泰分权制衡思想 |
罗马谚语:“举证之所在,胜诉之所在。” | 《十二铜表法》灵活使用,重视调节民事纠纷 |
“灌输益部成尧甸;疏凿岷源绍禹功” | 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
“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剩。”横批“已经过去。”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43.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体验到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
44.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A.自由放任政策 | B.罗斯福新政 |
C.法西斯体制 | D.斯大林模式 |
4.选择题- (共7题)
49.
如表有关显微镜的描述错误的是( )
实验名称 | 显微镜 | 显微镜在实验中的用途 | |
A | 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 高倍镜 | 观察细胞、核糖体与内质网等基本结构 |
B | 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 高倍镜 | 观察细胞中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的脂肪颗粒 |
C |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 低倍镜 | 找到分生区的细胞 |
D |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 高倍镜 | 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42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