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改革与历史的发展相始终,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以其独特的方式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材料二 (宋)元祐以降,指凡公(王安石)所变之法,皆曰“恶法”,其为意气偏激,固无待言……吾常谓天下有绝对的恶政治,而无绝对的良政治。苟其施政之本意,而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良”也已。《宋史》记熙丰(宋神宗年号熙宁、元丰)事实者,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而元人因而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征信。今于其污蔑荆公(王安石)处,皆——详辩之……荆公不仅为中国大政治家,亦为中国大文学家。
材料三 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的100天时间里,光绪帝和康有为、梁启超等其他幕后策划者颁发了40多道改制诏令,几乎涉及到了各个方面。除了湖南,这些诏令几乎均未得到执行。官员们都在观望1889年归政的皇太后对这一激进的改革制度会做何反应。保守派官员当然都纷纷反对,叫嚣不已……军队改革则威胁到满洲的旗兵和绿营……打击腐败则几乎影响到了全体官员。总之,皇帝的计划一展开,他就发现整个统治基础都与他为敌……慈禧最终在满人军事首领荣禄的帮助下,于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战国策·秦策三》
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刑既严峻矣,又作为相坐之法,造诽谤,增肉刑,百姓斋栗,不知所措手足也。赋敛既烦数矣,又外禁山泽之原,内设百倍之利,民无所开说容言。崇利而简义,高力而尚功,非不广壤进地也,然犹人之病水,益水而疾深,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西汉)桓宽《盐铁轮》
(1)阅读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商鞅变法的认识。材料二 (宋)元祐以降,指凡公(王安石)所变之法,皆曰“恶法”,其为意气偏激,固无待言……吾常谓天下有绝对的恶政治,而无绝对的良政治。苟其施政之本意,而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良”也已。《宋史》记熙丰(宋神宗年号熙宁、元丰)事实者,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而元人因而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征信。今于其污蔑荆公(王安石)处,皆——详辩之……荆公不仅为中国大政治家,亦为中国大文学家。
——摘编自梁启超《王安石传》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结合时代背景,说明梁启超写作这部书的目的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材料三 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的100天时间里,光绪帝和康有为、梁启超等其他幕后策划者颁发了40多道改制诏令,几乎涉及到了各个方面。除了湖南,这些诏令几乎均未得到执行。官员们都在观望1889年归政的皇太后对这一激进的改革制度会做何反应。保守派官员当然都纷纷反对,叫嚣不已……军队改革则威胁到满洲的旗兵和绿营……打击腐败则几乎影响到了全体官员。总之,皇帝的计划一展开,他就发现整个统治基础都与他为敌……慈禧最终在满人军事首领荣禄的帮助下,于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借鉴作用。2.单选题- (共15题)
2.
下表是朱祖延、郭康松在《清实录类纂·科学技术卷》中关于清朝科技史料情况的数据统计,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清朝在工业制造、土木建筑方面毫无建树 |
B.古代天文历法完全是为了加强王权的需要 |
C.重视水利河工与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相关 |
D.数据表明中国古代科技源远流长领先世界 |
3.
唐诗和宋词并称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下列关于唐诗和宋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奠定了诗歌大气雄浑的社会基础
②李白和杜甫分别是唐朝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
③词到宋代才开始兴起,如今留下的词作均为宋代及以后作品
④宋词结构灵巧,易于抒情,按风格主要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①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奠定了诗歌大气雄浑的社会基础
②李白和杜甫分别是唐朝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
③词到宋代才开始兴起,如今留下的词作均为宋代及以后作品
④宋词结构灵巧,易于抒情,按风格主要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5.
2019年10月22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依托馆藏甲骨首次举办“证古泽今——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文化展”,从中国字的视角,呈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彰显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最原始的文字 |
B.按史料分类甲骨文属于一手史料 |
C.甲骨文记载历史信息均真实可信 |
D.中国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
7.
孙中山在《民生主义》中写道:“在不均的社会,当然可用马克思的办法,提倡阶级战争去打平他;但在中国实业尚未发达的时候,马克思的阶级战争、无产专制便用不着……我们主张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法,不是先提出一种毫不合时用的剧烈办法,再等到实业发达以求适用;是要用一种思患预防的办法来阻止私人的大资本,防备将来社会贫富不均的大毛病。”据此可以判断,孙中山
A.主张发展实业与节制资本同步进行 |
B.支持采用马克思之法解决现实问题 |
C.倡导国共合作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度 |
D.已经完成了政治革命开始转向民生 |
9.
“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推翻一些宗教观念……法国启蒙思想家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作为批判当时法国社会唯一有效的罗马教的权威,政治上的专制主义。”据材料说明牛顿的学说
A.为英国革命提供科学理论基础 | B.为政治制度机构设计提供参考 |
C.为启蒙运动理性认识提供方法 | D.为法国大革命提供借鉴的经验 |
10.
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地位变化的原因是
A.人人都无偿获得一块份地 | B.俄国走向近代后实现了人人平等 |
C.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 D.“一二九法令”改变了社会结构 |
11.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材料中的主张实施后带来的影响有
①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的标准 ②儒家开始垄断教育
③儒学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④其他各家逐渐消失
①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的标准 ②儒家开始垄断教育
③儒学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④其他各家逐渐消失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2.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长期领先世界,影响广泛,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四大发明均是经由阿拉伯人外传欧洲才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 |
B.成书于西汉的《九章算术》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体系 |
C.四大农书中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著作是《农政全书》 |
D.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辨证施治方法的医学著作是《伤寒杂病论》 |
13.
战国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有
①都遇到旧贵族势力的阻挠 ③都是为了促进民族交融
②都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④都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①都遇到旧贵族势力的阻挠 ③都是为了促进民族交融
②都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④都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5.
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实行废藩置县,强化了国家中央集权 |
B.学习西方生活方式,促进了文明开化 |
C.推动四民平等,加强了对百姓的管理 |
D.鼓励殖产兴业,实现近代的富国强兵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