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历史上,河北塞罕坝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繁多。然而,人们藐视自然,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塞罕坝变成了“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沙漠荒地,吞下的是“两山皆失”的双输恶果。
1962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三代塞罕坝人经过56年的艰苦奋斗,林场由24万亩增加到112万亩,营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随着绿色发展提速以及人们对绿色产品需求的增加,塞罕坝林场坚持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涵养功能区的定位,合理种植,科学砍伐,建设了8万多亩云杉.樟子松等优质绿化苗木基地,每年收益过千万。塞罕坝林场积极与世界接轨,大力推进森林认证建设,使林产品具备了向欧美发达国家供销的关键条件,现在林场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80%,塞罕坝森林资源的总价值已达约200亿元……塞罕坝人有效的保护了绿水青山,收获了金山银山,实现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可喜局面。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塞罕坝林场是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
(2)塞罕坝创造的绿色奇迹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写照。运用发展实质知识阐述这一理念的正确性。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历史上,河北塞罕坝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繁多。然而,人们藐视自然,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塞罕坝变成了“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沙漠荒地,吞下的是“两山皆失”的双输恶果。
1962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三代塞罕坝人经过56年的艰苦奋斗,林场由24万亩增加到112万亩,营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随着绿色发展提速以及人们对绿色产品需求的增加,塞罕坝林场坚持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涵养功能区的定位,合理种植,科学砍伐,建设了8万多亩云杉.樟子松等优质绿化苗木基地,每年收益过千万。塞罕坝林场积极与世界接轨,大力推进森林认证建设,使林产品具备了向欧美发达国家供销的关键条件,现在林场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80%,塞罕坝森林资源的总价值已达约200亿元……塞罕坝人有效的保护了绿水青山,收获了金山银山,实现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可喜局面。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塞罕坝林场是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
(2)塞罕坝创造的绿色奇迹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写照。运用发展实质知识阐述这一理念的正确性。
2.单选题- (共5题)
2.
漫画《除乱象》告诉我们( )

①加强对金融领域的监管,能够使市场环境得到净化,金融生态更加健康合理
②补齐监管短板,完善制度安排,有助于彻底遏制金融风险
③强力监管会给金融市场带来阵痛,不利于金融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④加强监管有力打击违法违规现象,使金融资源配置更加优化

①加强对金融领域的监管,能够使市场环境得到净化,金融生态更加健康合理
②补齐监管短板,完善制度安排,有助于彻底遏制金融风险
③强力监管会给金融市场带来阵痛,不利于金融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④加强监管有力打击违法违规现象,使金融资源配置更加优化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3.
某地坚持中央关于“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加大租赁权益保护力度,大幅增加租赁住房建设供应,满足多层次的住房租赁需求。若D、D'分别表示变化前后的需求曲线,P 为价格,Q 为需求数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面图中反映该地预售商品房需求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A.
B.
C.
D.
A.

B.

C.

D.

4.
我国棚户区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截至2017年10月,全国棚户区改造已累计使8000多万住房困难群众“出棚进楼”,相当于整整一个欧洲大国的人口数量。世界银行低收入住区研究顾问因此感叹,中国推进的棚户区改造体现了“对贫困人群住房、收入和利益的保障”。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具有物质保障
②人民民主专政的优越性得到进一步体现
③我国公民真实地享有政治自由
④我国贫困人群的政治经济权利进一步提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①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具有物质保障
②人民民主专政的优越性得到进一步体现
③我国公民真实地享有政治自由
④我国贫困人群的政治经济权利进一步提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2017年11月18日,国务院印发的《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决定按照10%的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以充分体现国有企业发展成果全民共享。这一做法表明,政府应该
①坚持执政为民,解决公民养老问题
②加强社会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③履行经济建设职能,促进社会公平
④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维护人民利益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①坚持执政为民,解决公民养老问题
②加强社会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③履行经济建设职能,促进社会公平
④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维护人民利益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