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6) 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691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2

1.选择题(共4题)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喑哑(yīnɡ)   不逊(xùn)   触(cù)目伤怀:看到(某种景象)心里感到悲伤。
B.行辈(hánɡ)    一抔(póu)    凑(còu)合:将就
C.撅断(juě) 褴褛(lǔ) 低眉顺(shùn)眼:形容心情惆怅的样子。
D.鸡肋(lì) 庇护(bì) 情有可圆(yuán):在情理上说得过去。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B.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解脱。
3.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当我匆忙走进校园的时候,我看见同学们正在花坛边踢毽子、跳绳。
B.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阳光。
C.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进来。
D.一些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现在有了不同程度的解决。
4.
下列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豹子头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到沧州后,被高俅安排看管草料场。不久,草料场被烧,林冲为躲避仇人追杀,与花和尚雪夜上梁山。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都选自《朝花夕拾》,《故乡》《社戏》选自《呐喊》。
C.《我的叔叔于勒》题目交代了小说的线索人物于勒与“我”的关系,小说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D.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曾听到这样两句唱词:“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其中的“金玉良姻”指的是薛宝钗与贾宝玉的姻缘,而“木石前盟”指的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

2.诗歌鉴赏(共1题)

5.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幽幽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小题1】这首词的核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你描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象。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皆次当行(_____)
(2)等死(_____)
(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____)
(4)固以怪之矣(____)
【小题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1)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胜、吴广为起义提出的策略口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陈胜、吴广为起义做了____和____的舆论准备。
【小题5】选段画线处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
【小题6】陈胜为什么能从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请根据选段内容回答。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7.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生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地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去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作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地存着凭吊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小题1】傅雷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
【小题2】请用简洁的语言将父亲对儿子的忠告概括成两句话。
【小题3】选文列举克里斯朵夫的例子有何用意?
【小题4】说说下面句子的深层含义。(任选两句)
(1)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写出读完这封信,你最想对文中的“儿子”说的一句话。
8.
麻雀属于鸟类,而不是昆虫,但是,它们与人朝夕相处,所以,我心血来潮,在观察研究昆虫的同时,又想到了它们:麻雀在哪儿搭窝筑巢呢?
每一种动物都应具备一门生命攸关的建筑技艺,以便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可使用的场地。
在尚未有屋顶和墙壁的年代,麻雀是利用树洞来作为其栖息之所的,因为树洞较高,可以避开不速之客的骚扰,而且树洞洞口狭窄,雨水打不进来,但洞中却别有一番洞天,宽敞得很。因此,即使后来有了屋檐和旧墙,它仍旧对树洞情有独钟。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树洞,麻雀就只好不辞劳苦地一点一点地搭建自己的窝巢。
令人惊叹的是它筑巢时所使用的材料。它的那张床垫可谓形状怪异,由一堆乱七八糟的羽毛、绒毛、破棉絮、麦秸秆等组成,这就需要有一个固定而又平展的支撑物来支撑。这种困难对麻雀来说,简直是小事一桩,它会想出一个大胆的方案来:它打算在树梢上,仅用三四根小枝丫作为依托,建窝搭巢。它的这个窝巢悬于半空中,摇摇晃晃的,要想让它不掉下来,可得具有高超的建筑技艺呀!
它在几根枝丫的树杈间把所能找到的东西——碎布头、碎纸片、绒线头、羊毛絮、麦秸秆、干草根、枯树叶、干树皮、水果皮等等——全都聚拢在一起,做成了一个很大的空心球,一旁有一个小小的出入口。这个球形窝体积庞大,因为它的穹形窝顶需要有足够的厚度来抵御雨水。这个窝布置得很乱,没有一定之规,没有艺术性,但却非常结实,能够经受得住一季的风吹雨打。
我家屋前有两棵高大的梧桐树,树枝垂及屋顶。整个夏季,麻雀都飞到这儿来栖息,生息繁衍。梧桐树交相掩映的碧绿枝叶,是麻雀飞出其家屋的第一站。[甲]小麻雀在能够飞翔觅食之前,总是在这第一站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吃得肚子滚圆的大麻雀从田间同来也先在此歇息;成年麻雀经常在这儿开“碰头会”,照管家中刚刚出巢的小麻雀,一边训诫不听话的孩子,一边鼓励胆怯的孩子;麻雀夫妇常在这儿吵嘴;还有一些麻雀常在此议论白天所发生的事情。它们从清晨一直到傍晚,络绎不绝地在梧桐树和屋顶之间飞来飞去。然而,12年中,我仅见过一次麻雀在树枝间搭窝的。一对麻雀夫妇忙碌着,辛辛苦苦地在一棵梧桐树上搭建空中巢穴,但是,它们好像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不满意,因为第二年我就没看见它们再搭了。瓦屋顶提供的庇护所既牢固又省力,何需再费心劳神地去搭建什么空中楼阁呢?看来,麻雀们更加偏爱这种省时省力而又牢固的屋檐下的窝巢。
(选自《昆虫记》)
材料一 人们在荒僻地和那些远离居住区的地方都从未发现过麻雀。[乙]麻雀,同鼠类一样,眷恋人类的住宅。它们在树林里,在广袤的田野里都不乐意。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城里的麻雀比乡村还多。它们乐于待在人多的地方,以便依靠人们生活。我们集散种子的各处自然成为它们喜欢出入之处。它们又多又贪,它们尽干蠢事;它们的聒噪令人心烦,它们的欢跃给人添乱;它们一文不值,它们的羽毛一无所用,它们的肉不好吃。因此,它们到处被驱赶,人们甚至不惜花很高昂的代价将它们轰走。
(节选自布封《动物素描》)
材料二 明代方孝孺的《百雀诗》:“曲巷高檐避网罗,朝来饱啄陇头禾。但令四海常丰稔,不嫌人间鼠雀多。”
【注释】稔(rěn):庄稼成熟。
【小题1】选文及材料一、材料二中,麻雀在作者眼中有怎样的不同?请说说理由。
【小题2】麻雀“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可使用的场地”筑巢,请结合材料的详略安排试作分析。
【小题3】语言是作者情感流露的媒介,试分析甲、乙两处语言。

5.语言表达(共1题)

9.
请从下面所给的词语中选两个(多选不限),并且至少用上一种常见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某个季节景物特点的话,不少于50 个字,在所写文段中选用的词语下面画横线。
山崩地裂   通宵达旦   断壁残垣   怡然自得   影影绰绰 
浩瀚无垠    涟漪 天伦之乐 妙手回春   一泻千里
遮天蔽日    袅袅烟云    百鸟啾啾 晨曦

6.综合性学习(共2题)

10.
阅读下列材料,写出你从中获得的信息。
材料一 有关部门对不同人群进行测试,要求每人写出“我虽然工作在风光旖旎的地方,却很寂寞,所以我要跳槽”这句话。结果,写不出或写错“旖旎”两个字的占了95%,“寂”字占54%,“寞”字占65%,“槽”字占70%;书写潦草的约占70%。
材料二 上海的一份“汉字书写现状”调查显示,年轻人写钢笔字不规范的占70%~80%。
材料三 北京的一份调查显示,41%的小学生汉字书写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正确、端正、整洁”的要求。
11.
在“科海泛舟”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制造了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社会问题。
根据你了解的有关科学技术正面功能和反面效应的事实,参照例句,仿写一个句子。
例句①:基因工程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毁灭人类。
例句②:塑料袋的发明和使用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也可以污染环境。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文(共1题)

12.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2)除诗歌外的文体,不少于600字。(3)题目或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或他人作品。
题目一: 《其实很简单》
题目二:里约奥运女子3 000米障碍赛,埃塞俄比亚选手迪洛的鞋子被踩掉了。她没时间停下来调整,索性扔掉了鞋子,光着脚继续跑。奔跑、跨过栏杆、踏过水池,她始终没有停下来。当这个坚强的姑娘跑到终点时,因为疼痛难忍已是满脸泪水。志愿者将她搀扶起来,推着她坐轮椅离开了赛场。多年以后,我们也许不会记得这次比赛谁是冠军,但一定不会忘记,有一位永不放弃的跑者。
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