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能源短缺一直是制约“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国中央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设立了60多个能源、油气合作项目,带动了当地资源开发和能源建设。中俄、中哈、中缅原油管道,中俄、中亚、中缅燃气输送管线等有效地解决了油气资源输出难的问题。这种双方合作的互补优势和利益的高度契合,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开辟了广阔的合作前景。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一带一路”建设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价值。
能源短缺一直是制约“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国中央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设立了60多个能源、油气合作项目,带动了当地资源开发和能源建设。中俄、中哈、中缅原油管道,中俄、中亚、中缅燃气输送管线等有效地解决了油气资源输出难的问题。这种双方合作的互补优势和利益的高度契合,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开辟了广阔的合作前景。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一带一路”建设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价值。
2.图表题- (共1题)
2.
大数据(big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的意义是由人类日益普及的网络行为所伴生的,受到相关部门、企业采集的,蕴含数据生产者真实意图、喜好的,非传统结构和意义的数据。简而言之,个人、企业和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思考数据,来应对面临的挑战,抓住最有利的机会。
大数据,其影响除了经济方面的,它同时也能在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大数据可以帮助人们开启循“数”管理的模式,也是我们当下“大社会”的集中体现,“三分技术,七分数据”,得数据者得天下。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大数据产业对个人消费、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3.单选题- (共3题)
3.
2017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经济托底,着力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供求结构失衡等问题。其发挥预期作用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①加大公共服务投入→社会总需求增加→相关企业生产扩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②增加经济建设支出→扩大社会总供给→实现供求平衡→刺激消费需求
③继续推进减税降费→相关企业负担减轻→增加研发投入→优化供给结构
④降低存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引进先进设备→增加产品供给
①加大公共服务投入→社会总需求增加→相关企业生产扩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②增加经济建设支出→扩大社会总供给→实现供求平衡→刺激消费需求
③继续推进减税降费→相关企业负担减轻→增加研发投入→优化供给结构
④降低存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引进先进设备→增加产品供给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4.
2017年8月8日晚,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在第一时间紧急启动国家Ⅲ级救灾应急响应,抢险救援,群众转移安置、伤病员救治和灾区交通通讯抢通保通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这表明
①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凸显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②我国政府便民利民,能为公民提供一切服务与保障
③随着政府职能日益多样,我国政府的权威不断提升
④政府在抗震救灾过程中落实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①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凸显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②我国政府便民利民,能为公民提供一切服务与保障
③随着政府职能日益多样,我国政府的权威不断提升
④政府在抗震救灾过程中落实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图表题:(1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