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政治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9070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8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营经济近年来每年创造了60%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80%左右的社会就业,超过50%的财政税收。2016年上半年我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变缓,2016年8月以来增速有所回升。2016年下半年我国政府连续出台民间投资的政策,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10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开民间投资市场准入;确保各类投资主体进入社会服务领域一视同仁;促进投资增长;改善金融服务,鼓励发展支持重点领域建设的投资基金;落实并完善相关财税政策;研究制定修改相关法律法规等。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出台促进民间投资政策的合理性,并说明政府应该如何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制约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M市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支持有条件的乡村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创办集循
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并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特色养殖业和兴办企业,鼓励农民入股经营,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帮助农民致富。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运用市场机制将城市产业发展要素引向农村,解决乡村振兴面临的资金、技术等要素紧缺难题。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并说明M市是如何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
3.

   2017年8月19日,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第二集《大智立法》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展示国家立法的清晰足迹。

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应。我国立法始终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立法直面人民群关注的“难点”“痛点”,经济社会发展的“堵点”“盲点”。创新公众参与立法方式,设立四个基层立法联系点,截至2017年7月底,四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已完成22部法律草案的意见征询工作,归纳整理各类意见建议988条。多部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二次审议稿收到意见达11万多条,每一项立法都成为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的“良法”。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立法反映人民意志的原因,并说明立法是如何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的。

2.单选题(共9题)

4.
经济生活是复杂的,有时同一现象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下列表述中,能体现这种效果的是:
①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增加劳动者收入,同时会增加企业经营成本
②纸币发行量过多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纸币发行不足也会导致通货紧缩
③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生产力发展,却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④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增加外商投资,同时也不利于外向型企业增加出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2018年1月1日,我国第一部专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现“绿色税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该税法按照“税负平移”的原则,将排污费转换为环保税,现行的排污费由原来中央和地方的1∶9分成调整为全部环保税作为地方财政收入,中央不再参与分成。这一变化产生积极影响的传导过程可能是
①完善国家税收制度→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②增强地方政府执法的规范性→督促企业履行环保责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③优化税收结构→提高环境污染成本→倒逼高污染企业转型升级
④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高地方政府调控能力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
6.
杠杆化是指通过借债进行投资运营,以较少的本金获取高收益。适度的杠杆对经济有益,但如果杠杆率过高,债务增长过快,反而会拖累经济发展。“去杠杆”是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任务。下列有利于“去杠杆”的传导措施是
①债权转为股权→减轻企业债务负担→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②企业依法破产→实施企业破产结算→取消企业债务→降低资产负债率
③发展股权融资→完善股权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储蓄转为股本投资
④推动兼并重组→扩大优势企业规模→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
当前我国经济一方面是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是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这就需要改变原先依靠从需求侧拉动经济增长的做法,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推动供给方面改革,政府必须:
①实行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者购买力
③实施全面减税,鼓励人们自主创业
④推动产业升级,防止盲目扩大生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
2017年8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指出物流业要“对接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提供精细化、专业化物流服务”,“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这一举措对制造业的积极影响是
①增加了制造业产品的附加值    
②提高了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
③更快实现制造业产品的价值    
④加快了制造业资本周转速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H省人大常委会于2017年10月下旬就《H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草案)》举行立法第三方听证、网上听证和基层听证,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H省人大常委会举行立法听证
①是践行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贯彻落实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②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立法和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的重要形式
③有利于更好地保障我国公民的立法权、决策权,提高立法质量
④为我国社会利益群体和公众提供了影响立法决策的正式渠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某地农村探索出了村级民主管理“1+X”(1个理事会加上若干个协会)模式,设立“说事恳谈室”、成立“五老理事会”、举行“民主听证会”,按照让群众“说事有地方、说事有对象、说事有结果”的要求,积极开展协商民主。实行村级民主管理的“1+X”模式
①创新了村级民主管理的方式、方法  ②扩大了村民民主管理的权利和范围
③调动了村民参与基层自治的积极性  ④切实保障了国家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要引导规范和约束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行为,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度有序利用资源,优化资源开发利用结构,深入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提高国土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和水平。这是基于
①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是我们正确对待自然的前提
②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会随人的意识而改变
③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④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2.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宇宙学、生命医学、基因学、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和发明,必然会对我们的哲学思考产生重大影响,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也会为哲学发展昭示新的方向。谁能最先把握这一新方向,谁就能站在哲学发展的前沿’引领当代中国哲学创新发展。一材料说明
①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②哲学应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③哲学的任务就是把握哲学新的发展方向
④自然科学的发展增强了哲学的生机与活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