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8761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7

1.非选择题(共3题)

1.
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阶段Ⅰ和Ⅲ大豆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阶段Ⅲ中,水进入种子胚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主要为__________。干种子胚细胞内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 
(2)若测得阶段Ⅱ种子吸收O2与释放CO2的体积比为1∶3,则此时种子胚细胞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____________。 
(3)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和ATP含量的变化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大田种植大豆时,“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____________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以增加产量。
2.
下列是与某高等生物的细胞分裂相关的图形,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C1D1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图2中的_______段。 
(2)在图3中,与图1中B1C1段相对应的是细胞________。在图3中,与图2中E2F2段相对应的是细胞________。
(3)图3中细胞①处于__________时期,该细胞中有_____对同源染色体;细胞②中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数分别是___________;细胞④分裂结束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_。
3.
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Y、y控制的,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具体情况如下: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_______可判断子叶颜色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3)实验二中黄色子叶(丁)自交产生的F1中子叶同时出现黄色和绿色的现象称__________。若将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个体中绿色子叶占___________。
(4)写出实验一的遗传图解(要求写出配子)_______

2.单选题(共20题)

4.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说法,最准确的是
A.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B.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C.减数分裂时联会的染色体D.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5.
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受精作用包括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和融合
B.受精作用中精卵融合利用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C.受精卵中的全部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一致
6.
已知 A 和 a,  B和b ,  C 和 c 为三对同源染色体, 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四个精子中染色体的分布是 ( )
A.AbC , aBc , AbC , aBcB.aBC , AbC ,ABC , abc
C.Abc , aBC , aBc , ABcD.Abc , AbC , abC , aBc
7.
如图是某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中B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B.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于图中的D细胞所处的时期
C. 人体性腺中的细胞可能会发生图中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
D. 图中C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8.
一动物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4个四分体,则次级精母细胞中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 ( )
A. 4,8,8 B. 2,4,8 C. 8,16,16 D. 8,0,8
9.
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 ,下图中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是
A.(1)(2)B.(2)(3)C.(4)(2)D.(3)(4)
10.
以下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染色单体的是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③D.④⑤⑥
11.
下图为人体生殖器官中某细胞的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④属于间期
B.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②和⑥时期内
C.⑤时期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D.a过程为有丝分裂,b过程为减数分裂
12.
下图为某动物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其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②和③   D. ③和④
13.
下列是具有二对染色体的动物卵细胞图,正常情况下不能出现的是()
A.    B.    C.    D.
14.
完成下列各项任务,依次采用的最合适的方法是
①鉴别一只白兔是否是纯合子
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
③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
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A. 杂交、测交、自交、测交 B. 测交、自交、自交、杂交
C. 杂交、测交、自交、杂交 D.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15.
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杜兰特的身高和体重
B.豌豆的圆粒和黄色
C.兔子的长毛和黑毛
D.水稻的高秆和矮秆
16.
遗传因子组成为Dd的植株产生的配子间的关系是(  )
A.雌雄配子间的比为1∶1
B.D雌配子、D雄配子、d雌配子、d雄配子之间的比是 1∶1∶1∶1
C.D配子与d配子之比是3∶1
D.雄配子远多于雌配子
17.
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
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全为红花
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全为粉红花
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的F2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
D.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是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是白花
18.
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全部高茎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为()
A.3∶1∶5B.5∶1C.9∶6D.1∶1
19.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显性遗传因子对隐性遗传因子有显性作用
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C.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
D.F1产生配子时,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20.
某同学做了“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在2个小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10个,分别代表“配子”D、d)。他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1个积木并记录,直至抓完桶内积木。结果DD∶Dd∶dd=12∶6∶2,他感到失望。下列给他的建议和理由中不合理的是
A.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
B.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C.重复抓50~100次,保证实验统计样本数目足够大
D.将某桶内的2种配子各减少到一半,因为卵细胞的数量比精子少得多
21.
秃顶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B控制,但只在男性身上表现,一个非秃顶男人与一个其父为非秃顶的女人结婚,生下的男孩长大以后表现为秃顶。这个女人的基因型是()
A.BB或BbB.BbC.bbD.BB
22.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说,下列不属于该假说内容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基因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C.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3.
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B.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环境的改变无关
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
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3.选择题(共1题)

24.读“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图”(左图)和“日本进口的主要工业原料所占百分比图”(右图),回答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