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训练(15)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87274

试卷类型:一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9

1.非选择题(共2题)

1.
囊性纤维病是常见的遗传病。正常基因决定一种定位在细胞膜上的CFTR蛋白。70%病人的CFTR蛋白因缺少第508位氨基酸而出现Cl的转运异常,导致消化液分泌受阻,支气管中黏液增多,细菌在肺部大量生长繁殖,患者常常在幼年时期死于感染。
(1)在核糖体上合成CFTR蛋白的过程中,需要酶、氨基酸、ATP_______等物质(写两种)。
(2)患者感染致病菌后,最初识别并处理细菌的免疫细胞是_____________。 
(3)分析多数囊性纤维病的患者病因,原因是CFTR基因中缺失了____个碱基对而改变了其序列。
(4)某地区正常人群中有 1/22 携带有致病基因。 
①该地区正常人群中,囊性纤维病基因的频率是_________。 
②下图是当地的一个囊性纤维病家族系谱图。则

6和Ⅱ7生一孩子患病概率与Ⅱ3和Ⅱ4再生一孩子患病概率是否相同,为什么?_________
2.
我国90%以上的水域污染是因水体中的N、P含量过高而引起的富营养化造成的。在这里时常采用生态浮床法、以漂浮材料为载体,将高等水生植物栽植到载体中,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或吸附作用,削减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质,从而净化水质。回答下列问题:
(1)水中N、P元素含量过高,可能引起藻类大量繁殖。藻类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藻类大量繁殖后,最终会导致水生动植物大量死亡,该变化过程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群落演替。
(2)水中N、P元素含量过高,通过水体自身的净化作用难以消除N、P的影响,表明此时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稳定性遭到破坏,而难以自动修复。
(3)在水域生态系统中,N、P等元素在__________之间进行循环流动。在利用生态浮床治理时,为防止浮床植物中富集的N、P重新进入水体,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2题)

3.
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醋酸洋红、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都可以对染色体染色
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与“观察有丝分裂”两实验中HCl的作用相同
C.“脂肪鉴定”实验中用苏丹III或苏丹IV染液染色后需用清水洗去浮色
D.“调查草地中狗尾草的种群密度”与“调查植株上蚜虫的密度”所用调查方法不同
4.
某雌雄同花植物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小组随机取红花和白花植株各60株均分为三组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相关推断不正确的是
组别
杂交方案
杂交结果
甲组
红花×红花
红花:白花=9:1
乙组
红花×白花
红花:白花=7:1
丙组
白花×白花
全为白花
 
A.根据甲组结果,可以判断红花为显性性状
B.甲组结果没有出现3:1性状分离比最可能的原因是发生突变
C.乙组亲本的红花植株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3:1
D.乙组的杂交结果中红花植株都为杂合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