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一致的相同的6块,每块均带有芽眼。取6个同样大小、质地相同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水土,将每块分别埋于6个小花盆的沙土中5 cm深处,按下表要求连续管理培植20天。通过观察并做记录如下:
(1)据观察结果做好推理,分析得出马铃薯萌发和正常生长的条件。
(2)解释1号花盆中的马铃薯生长状况最佳的原因是什么?
(3)5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死亡,原因是什么?
花盆号 | 温度 | 光照 | 水 | 马铃薯生长情况 |
1号 | 20 ℃ | 充足 | 适量 | 植株旺盛 |
2号 | 20 ℃ | 黑暗 | 适量 | 黄化苗 |
3号 | 4 ℃ | 充足 | 适量 | 不生长 |
4号 | 20 ℃ | 较暗 | 适量 | 植株较弱 |
5号 | 20 ℃ | 充足 | 大量 | 马铃薯块茎腐烂 |
6号 | 20 ℃ | 充足 | 不浇水 | 不生长 |
(1)据观察结果做好推理,分析得出马铃薯萌发和正常生长的条件。
(2)解释1号花盆中的马铃薯生长状况最佳的原因是什么?
(3)5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死亡,原因是什么?
2.
某同学将100 mL酵母溶液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并且在相同时间间隔等量均匀地先后取样5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下表:
根据以上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数据为____________(填一种科学思维过程的名称)的结果。
(2)以另一种建模方式表示酵母菌的动态变化过程。
(3)从以上建模过程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样品 | 酵母菌数量(个/mm3) | pH |
1 | 820 | 5.4 |
2 | 1 000 | 5.0 |
3 | 1 210 | 4.8 |
4 | 1 210 | 3.7 |
5 | 760 | 3.1 |
(1)图中所示数据为____________(填一种科学思维过程的名称)的结果。
(2)以另一种建模方式表示酵母菌的动态变化过程。
(3)从以上建模过程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单选题- (共5题)
5.
下列对观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当你用一种或多种感官去收集有关信息时,就是在观察 |
B.观察和思维活动是紧密结合的 |
C.通过观察得到的信息称之为证据或数据 |
D.观察不能借助其他仪器设备的帮助,否则就不叫观察 |
6.
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是( )
①通过推理提出假设 ②通过观察提出问题
③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 ④建立模型与人交流 ⑤通过验证得出结论
①通过推理提出假设 ②通过观察提出问题
③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 ④建立模型与人交流 ⑤通过验证得出结论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①→③→⑤→④ |
C.②→①→③→④→⑤ | D.⑤→④→③→②→①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