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陆川县中学2018届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8642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1

1.非选择题(共3题)

1.
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假定只含有两对染色体)的三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

(1)甲表示_____________分裂时期,图中有脱氧核苷酸链_______条,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2)丙表示__________________分裂时期,图中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对。
(3)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细胞。丙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 细胞。
2.
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这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利用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进行自交、测交,F1中红花植株分别占27/64、1/8。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交产生的F1红花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自交产生的F1白花植株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
(2)若一品系的纯种白花与其他不同基因型白花品系杂交,子代均为白花,该纯种白花最可能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若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与某纯种白花品系杂交,子代均开红花,则该纯种白花品系可能
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
(3)确定某一纯种白花品系的基因型(用隐性基因对数表示),可让其与纯种红花植株杂交获得F1,然后再将F1与亲本白花品系杂交获得F2,统计F2中红花、白花个体的比例。请预期可能的实验结果并推测隐性基因对数:______________。
3.
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如下图所示,其中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且A对a、B对b为显性。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植株中紫花:白花=1:1,则两白花亲本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若将F1植株中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花:白花=________。
(2)用遗传图解表示上述两亲本白花植株杂交全过程____________。
(3)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那么表现型为紫花的杂合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可能为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3题)

4.
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蛋白质、核酸、糖原的单体都具有多样性
B.脂质具有构成生物膜、调节代谢和储存能量等生物学功能
C.酶、抗体、激素、递质等都是功能蛋白
D.某些酶的元素组成和纤维素分子相同
5.
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nXn、XnY等均视为纯合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结果能判定出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
B.可以判定出上述实验亲本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
C.若F1雌性果蝇共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为n
D.若致死基因为N,让F1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成活个体中杂合子的比列为1/8
6.
下图为人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的比值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点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6条
B.cd段对应的细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C.曲线de段的变化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的
D.处于ef段的细胞中只含有2个染色体组

3.实验题(共2题)

7.
青蒿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不易挥发,主要从黄花蒿中提取。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根据青蒿素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可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提取青蒿素时不宜使用水蒸气蒸馏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萃取青蒿素的过程应采用__________加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等量癌细胞分别接种到4组培养瓶中,适宜条件下培养24h后除去上清液;向4组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含2μmol•L-1、4μmol•L-1、8μmol•L-1、16μmol•L-1青蒿素的培养液,适宜条件下继续培养;72h后统计并计算各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请分析:该科研小组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
8.
乙肝病毒表面有T1蛋白和T2蛋白,免疫接种实验表明这两种蛋白质都可引起实验动物的免疫反应。科研人员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出转基因番茄,用于生产可口服的乙肝病毒疫苗,回答下列问题:

(1)T1蛋白和T2蛋白进入实验动物的肠道后,会被实验动物小肠黏膜上的一种M细胞当做_________处理,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最终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_______,使实验动物获得了对乙肝病毒的免疫能力。
(2)用转基因番茄生产可口服的乙肝病毒疫苗(含T1蛋白),所用的目的基因是____________,所用的运载体是土壤农杆菌的________________。
(3)可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其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_________。PCR一般要经历三十多次循环,目的基因在乙肝病毒DNA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在____________(填“第一次”、“第二次”或“第三次”)次循环结束后,即可出现两条链等长的目的基因片断。 
(4)获得转基因番茄植株后,通过分子检测,已确定该植株所结番茄中含有T2蛋白,此后还需要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