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以下推测不合理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菌种,温度属于无关变量 |
B.大豆发酵过程中部分蛋白质转变为多肽,形成豆豉的独特风味 |
C.若容器内上层大豆发酵效果优于底层,则发酵菌为厌氧菌 |
D.煮熟大豆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菌体分泌酶作用于蛋白质 |
2.
下列有关生物种群和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A.预测野生北极驯鹿种群数量将减少的主要依据是其出生率<死亡率 |
B.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仅据此还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
C.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重要因素,也是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 |
D.群落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变化的有序过程 |
3.
初级生产量是指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生物量是指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初级生产量即为进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
B.生物量是经食物链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生物的全部能量 |
C.初级生产量与生产者呼吸量的差值是净初级生产量 |
D.净初级生产量有一部分会流向分解者 |
2.实验题- (共1题)
4.
在调查和分离湖水中耐盐细菌的实验中,先将10升湖水水样浓缩至10毫升,然后各取浓缩水样1毫升,涂布到多个培养皿中培养。请回答:
(1)可以通过提高培养基中_____ 的浓度,筛选被调查细菌,这种培养基被称为_______ 培养基。
(2)要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排除培养基未彻底灭菌的可能性,应该设置的对照组是_______ 。为检验(1)中筛选方法的效果,可以设置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____ 。
(3)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对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为防止冷凝水影响细菌的生长,需将培养皿______ 培养。在培养基上产生的单个菌落在生态学中可以被称为_______ 。
(4)根据培养皿上菌落的平均数可以计算湖水中该种细菌的密度,但计算的数据要比实际活菌的数目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 。
(1)可以通过提高培养基中
(2)要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排除培养基未彻底灭菌的可能性,应该设置的对照组是
(3)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对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
(4)根据培养皿上菌落的平均数可以计算湖水中该种细菌的密度,但计算的数据要比实际活菌的数目少,原因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