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野生型三叶草能够产生氰酸(有氰酸)。这一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其突变品系不能产生氰酸(无氰酸),某研究小组做了如表所示杂交实验(F2由F1自交产生),请回答下列问题:
(1)突变株1和突变株2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突变株1与突变株2杂交,所得的F1继续自交,F2无氰酸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
(3)为鉴定某株突变型三叶草关于该性状的基因型,将该植物与突变株1进行杂交得F1,F1自交得的F2。
①若仅根据F1产氰酸的情况及比例就能确定该待测突变株的基因型,则符合此情况的三叶草突变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
②若仅根据F1产氰酸的情况及比例不能确定该待测突变株的基因型,但如果F2中无氰酸:有氰酸为_________,则可确定该三叶草的基因型为AaBB。
杂交 | F1 | F1自交得F2 |
突变株1×野生型 | 有氰酸 | 240无氰酸,780有氰酸 |
突变株2×野生型 | 无氰酸 | 1324无氰酸,452有氰酸 |
突变株1×突变株2 | 无氰酸 | 1220无氰酸,280有氰酸 |
(1)突变株1和突变株2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突变株1与突变株2杂交,所得的F1继续自交,F2无氰酸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
(3)为鉴定某株突变型三叶草关于该性状的基因型,将该植物与突变株1进行杂交得F1,F1自交得的F2。
①若仅根据F1产氰酸的情况及比例就能确定该待测突变株的基因型,则符合此情况的三叶草突变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
②若仅根据F1产氰酸的情况及比例不能确定该待测突变株的基因型,但如果F2中无氰酸:有氰酸为_________,则可确定该三叶草的基因型为AaBB。
2.
果蝇的灰身、黑身由等位基因A、a控制,红眼、白眼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将灰身红眼雌果蝇和黑身白眼雄果蝇进行杂交,F1全为灰身红眼果蝇,F1随机交配,F2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请回答:

(1)控制果蝇灰身和黑身的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填“X”、“Y”或“常”)染色体上,其中灰身由_____(填“显”或“隐”)基因控制。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填“X”、“Y”或“常”)染色体上。
(2)若F2的果蝇随机交配。则F3中黑身红眼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
(3)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果蝇的刚毛和截毛分别由性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D、d控制,但不确定其位置在Ⅰ区段还是Ⅱ区段。请选择下列野生纯合体果蝇作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探究D、d在性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
甲:刚毛雄性 乙:截毛雄性 丙:刚毛雌性 丁:截毛雌性
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实验过程:让亲本杂交产生F1,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D(d)位于Ⅰ;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D(d)位于Ⅱ。
果蝇性别 | 灰身 | 黑身 | 红眼 | 白眼 |
雌果蝇(只) | 152 | 48 | 200 | — |
雄果蝇(只) | 147 | 54 | 99 | 102 |

(1)控制果蝇灰身和黑身的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填“X”、“Y”或“常”)染色体上,其中灰身由_____(填“显”或“隐”)基因控制。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填“X”、“Y”或“常”)染色体上。
(2)若F2的果蝇随机交配。则F3中黑身红眼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
(3)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果蝇的刚毛和截毛分别由性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D、d控制,但不确定其位置在Ⅰ区段还是Ⅱ区段。请选择下列野生纯合体果蝇作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探究D、d在性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
甲:刚毛雄性 乙:截毛雄性 丙:刚毛雌性 丁:截毛雌性
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实验过程:让亲本杂交产生F1,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D(d)位于Ⅰ;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D(d)位于Ⅱ。
2.单选题- (共16题)
3.
下列关于细胞的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种子萌发过程中存在细胞的增殖、分化,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
B.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
C.细胞内磷脂DNA蛋白质等物质受自由基攻击,可能导致细胞衰老 |
D.同一生物体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的染色体数一般不同 |
4.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出现了以下情况,下列对相应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精子的种类及比例 | 对相应情况的分析 |
A | AB︰ab=2︰2 | 两对等位基因一定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
B | AB︰Ab︰aB︰ab=1︰1︰1︰1 | 两对等位基因一定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
C | AaB︰b=2︰2 | 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
D | AB︰aB︰ab=1︰1︰2 | 一定有一个A基因突变成了a基因 |
A.A | B.B | C.C | D.D |
5.
下图为基因型为AaBb的某个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A.甲、丙细胞的分裂方式均为减数分裂 |
B.甲、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对数依次为2、2,染色体组数依次为2、2 |
C.若不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乙细胞中染色体①上有基因A,则②上有基因A或a |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将导致一个丙细胞产生4种配子 |
6.
下列关于分离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离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的所有遗传方式 |
B.孟德尔解释分离定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的方法 |
C.子代配子生活力相同、配子随机结合及个体存活率等条件会影响到子代的性状分离比 |
D.分离定律的内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F1产生的配子比例为1:1 |
7.
如图是一个既有甲病(基因 A、a)又有乙病(基因 B、b)的系谱图。已知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5 无致病基因。则Ⅲ-1 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A.1 / 3 | B.1 / 2 | C.2 / 3 | D.5 / 6 |
8.
某植物的花色有蓝花和白花两种,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下表是两组纯合植株杂交实验的统计结果,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亲本组合 | F1株数 | F2株数 | ||
蓝花 | 白花 | 蓝花 | 白花 | |
①蓝花×白花 | 263 | 0 | 752 | 49 |
②蓝花×白花 | 84 | 0 | 212 | 71 |
A.控制花色的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B.第①组F2中纯合蓝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
C.第②组蓝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 |
D.白花植株与第②组F1蓝花植株杂交,后代开蓝花和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1 |
9.
下图为一对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其中Ⅱ、Ⅲ、Ⅳ、X、Y 表示染色体,A、a,R、r表示基因。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AaXRXr和 AaXrY
B. 该对果蝇杂交后得到的 F1代中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3/4
C. 基因 A 和 a 的根本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D. 雄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细胞中含有两条 Y 染色体

A. 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AaXRXr和 AaXrY
B. 该对果蝇杂交后得到的 F1代中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3/4
C. 基因 A 和 a 的根本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D. 雄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细胞中含有两条 Y 染色体
10.
果蝇的红眼基因(H)对白眼基因(h)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A)对残翅基因(a)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3/8为白眼长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是AaXhY |
B.亲本雌果蝇产生的配子中,含aXh的配子占1/4 |
C.F1代出现红眼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8 |
D.亲本中的红眼果蝇可能形成含两条XH染色体的次级卵母细胞 |
11.
鸡的小腿胫骨颜色通常是浅色的,当有黑色素存在时,胫色变黑,黑色素具有较好的延缓衰老的作用。在一个现代化的封闭式养鸡场内,偶然发现一只胫色为黑色的雌鸡(ZW),科研人员让这只雌鸡与浅色胫的雄鸡(ZZ)交配,F1都是浅色胫的;再让F1雌雄鸡相互交配,得到的F2中有18只鸡黑色胫,56只鸡浅色胫,其中黑色胫全为雌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黑色胫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
B.黑色素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
C.F1中的雄鸡产生的精子,一半含有黑色素基因 |
D.若F1雄鸡与这只雌鸡交配,则子代中黑色胫的全为雄鸡 |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生物的性状和性别都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②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个体XY为杂合子;雌性个体XX为纯合子
③人体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没有色盲基因b,也没有它的等位基因B
④女孩若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色盲基因一定是由父亲遗传来的
⑤男性的色盲基因不传儿子,只传女儿,但女儿不显色盲,却会生下患色盲的儿子,代与代之间出现了明显的间隔现象
⑥色盲患者一般男性多于女性
①生物的性状和性别都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②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个体XY为杂合子;雌性个体XX为纯合子
③人体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没有色盲基因b,也没有它的等位基因B
④女孩若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色盲基因一定是由父亲遗传来的
⑤男性的色盲基因不传儿子,只传女儿,但女儿不显色盲,却会生下患色盲的儿子,代与代之间出现了明显的间隔现象
⑥色盲患者一般男性多于女性
A.③⑤⑥ | B.①③⑤⑥ | C.①②④⑥ | D.②③⑤⑥ |
13.
如图是由基因H、h控制的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图,其中II-3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可能是显性遗传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病 |
B.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女性多于男性 |
C.II-4具有分裂能力的体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可以含有2个致病基因 |
D.若III-7和III-10婚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3/8 |
14.
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F1表现型为黄色圆粒,表明黄色和圆粒都是显性性状
②亲代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产生yr和YR两种配子,F1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
③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④F1雌雄各4种配子受精机会均等,因此F2有16种基因型,表现型的比例为9∶3∶3∶1
①F1表现型为黄色圆粒,表明黄色和圆粒都是显性性状
②亲代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产生yr和YR两种配子,F1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
③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④F1雌雄各4种配子受精机会均等,因此F2有16种基因型,表现型的比例为9∶3∶3∶1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③ | D.①②③④ |
15.
下列有关实验方法和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试验,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
B.1970年,科学家利用荧光标记法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
C.沃森和克里克推算DNA呈螺旋结构的重要依据是DNA的衍射图 |
D.摩尔根运用类比推理证实果蝇的眼色基因在染色体上 |
16.
下列结构或物质的层次关系正确的是( )
A.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 B.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 |
C.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 D.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 |
17.
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是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改变了细胞的遗传信息 |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 |
C.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 |
D.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从而延缓衰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