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宝应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单元测试(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83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7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着落(zháo) 宽敞(chǎng) 狭窄(zhǎi)    抖擞(sǒu)
B.澄清(chéng) 酝酿(yùn) 卖弄(nòng)    贮蓄(chǔ)
C.粗犷(guǎng) 黄晕(yùn) 烘托(hōng)    干涩(sè)
D.吝啬(lìn) 莅临(lì) 静谧(mì) 沐浴(mò)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张校长不辞辛劳,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休养的杨老师。
B.妈妈列举了许多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
C.如果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受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D.学习中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向他人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得到任何东西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我们所要付出的代价将远远超过得到的东西,     就应该理智地放下这种想法,得不偿失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去做呢?   很多人只要看到了渴望得到的东西,眼睛就无法从上面移开,   看不到自己将因此付出的惨重代价。任何时候,都要在所得和所失之间权衡利弊,再作决定。
A.因为  所以    但是  就B.如果  那么  但是  所以
C.如果  那么    因为  所以D.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4.

“日出而作”,“守望相助”是成语。(         )

5.

“日出而作”,“守望相助”是成语。(         )

6.
关于文学作品内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 )
A.《春》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按照“盼春—绘春—颂春”的顺序,抓住了春景的特点,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激励人们抓紧时间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B.“温情”是老舍笔下济南冬天的特点,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作者先用对比手法总写,然后从不同角度先后描写了济南的水和山,表达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史铁生,现代作家,生于北京,《秋天的怀念》一文中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她强忍着病痛以及儿子瘫痪带给她的折磨和打击,逼迫自己笑对苦难,用语言和行动鼓励儿子“好好儿活”。
D.“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句子对称而优美,以“我”为中心人物,以“我”和母亲的浓厚亲情为主线,展现了一家四口三代人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关系,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字词书写(共1题)

7.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山坡上fù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山林间云雾缭绕,烟波浩渺,qī冷的绵绵秋雨正悄悄的jué别热烈的夏,生活在这里的大熊猫,终年就以嫩竹清泉度日,成了“竹林隐士”,日日夜夜向上苍dǎo告,为人类祈福。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
【注释】①虞(yǘ)人:侍卫。②焉之:到哪里。
【小题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俄而雪骤  
(3)元方入门不顾  (4)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小题3】下面各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约定)
B.去后乃至(才) 乃往,身自罢之(于是,就)
C.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是日,饮酒乐,天雨(这)
D.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地方) 天又雨,公将焉之(下雨)
【小题4】(甲) (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儿子手上的蝉蜕
时间已到深秋,河边暗褐色的树干上,一只蝉——哦,不,确切地说是一只蝉蜕,它再也不能移动。它静静地立在那里,仿佛是在倾听已经逝去的夏天里灌满它身体的风和蝉声。属于它的季节才刚刚过去,它是否已经觉得遥远?它是否感到生命力的虚浮与渺茫?也许它回忆起了在泥土中拱动的艰难时刻?在我们看来,一只弱小的蝉儿,成长的道路并不漫长,仅仅只是从树根到树梢,但糨却走了整整一生。一条路,一个季节,以全部的生命力抵达一个危险的高度,是否值得?但蝉联儿似乎是乐观的,它边走边唱。蝉蜕,是蝉儿的胎衣,也是它生命力中透明的甲胄;是它全力演奏的乐器,也是它倾心歌唱的喉咙;到了最后,又做了它回归源头的水晶棺椁。这其中有着怎样的一种痛苦而又奇妙的生命力蛟变,我们的想象无法抵达,而我们的吃惊与感叹,它更无法听到。一只透明的蝉蜕,经过痛苦(幸福)的蜕变,现在终于安静。也许,只有经过了悲喜交集的蜕变的命运,才会有这样的大安静。它静静地立在那里,来年夏天,下一代将在高高的枝头再次歌唱,它虽已列法听到,但它以身体说出:不朽的并不是高度,而是生命力的蜕变与繁衍。
树干上那只透明的蝉蜕,生命已经逝去,它还能站立多久?秋天渐渐地深了,正午的阳光使它透明的身体愈加透明,早晨的露珠和傍晚的风声,在它的身体里轻轻地回旋。生命力浓缩着时间,身体反照着天空,它再也不会移动半步,它已经坐化为一尊雕像。它仿佛在说“一切的顶峰/沉静/一切的树尖/全不见/一丝风影/小鸟们在林间无声/等着吧 俄顷/你也要安静”。无法安静的是小小少年,是我的儿子,在第一阵强劲的西北风之前,他抢先一步,将树上的蝉蜕握于手中,透过这一只蝉蜕仰视着阳光。他问我:“它为什么是空的像梦一样?”我知道他还太小,不会懂得生命的大安静,我只好说:“但它像梦一样美啊。”
【小题1】第一段里哪个句子最能概括蝉儿的“整整一生”?
【小题2】第二段将蝉蜕比喻为胎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是依照蝉儿从生到死的顺序,表现了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小题3】文章加点的词语“边走边唱”“全力演奏”“倾心歌唱”表现了蝉儿的什么精神?
【小题4】下面是对本文主题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生命力的意义并不决定于造物主对生命时空的安排。
B.生命的意义存在于一种痛苦而又奇妙的生命力蜕变。
C.生命力的不朽并不是高度,而在于它的蜕变和繁衍。
D.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存在于它曾经经历过的磨炼。
【小题5】文章结尾处父子的对话有什么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

5.作文(共1题)

10.
母爱是伟大的,古往今来有很多人歌颂过母爱。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回想你曾感受到的父母之爱或其他长辈的关爱、教导,并用笔把它们写出来。
要求:(1)内容具体(2)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