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课本知识填空:
(1)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_______________。
(2)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____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3)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__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4)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_______状态叫稳态。
(5)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_____。
(1)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_______________。
(2)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____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3)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__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4)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_______状态叫稳态。
(5)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_____。
2.
野兔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等位基因A1、A2、A3分别决定灰色、褐色、白色,它们之间具有不循环而且依次的完全显隐性关系(即如果甲对乙显性、乙对丙显性,则甲对丙也显性,可表示为甲 >乙>丙),根据遗传系谱图回答问题。

(1)已知A2对A1显性,根据系谱图可确定A1、A2、A3的显性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符号表示)。
(2)I2的基因型为_______。m1与交配产生灰毛子代的概率为_______。
(3)野兔有一种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称作Pelger异常。将Pelger异常的雌雄野兔杂交,后代结果如下:正常雌兔58只,Pelger异常雌兔117只,正常雄兔60只,Pelger异常雄兔119只。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
(4)欲探究野兔毛色基因与Pelger异常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设计实验如下:取Pelger异常的纯种灰毛雄兔与正常的白毛雌兔作为亲本杂交,得F1,再用F1中Pelger异常的灰毛雌雄兔相互交配得F2,观察并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 (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若_________,则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染色体上。
②若_________,则控制两对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1)已知A2对A1显性,根据系谱图可确定A1、A2、A3的显性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符号表示)。
(2)I2的基因型为_______。m1与交配产生灰毛子代的概率为_______。
(3)野兔有一种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称作Pelger异常。将Pelger异常的雌雄野兔杂交,后代结果如下:正常雌兔58只,Pelger异常雌兔117只,正常雄兔60只,Pelger异常雄兔119只。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
(4)欲探究野兔毛色基因与Pelger异常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设计实验如下:取Pelger异常的纯种灰毛雄兔与正常的白毛雌兔作为亲本杂交,得F1,再用F1中Pelger异常的灰毛雌雄兔相互交配得F2,观察并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 (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若_________,则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染色体上。
②若_________,则控制两对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单选题- (共14题)
3.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
4.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变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体积增大,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提高 |
B.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
C.生长素浓度升高,植物结实率增高 |
D.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
5.
蛋白质和核酸是细胞重要的大分子物质,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二者主要在细胞核内合成,都能通过核孔出入细胞核
B. 二者都是线粒体、内质网和染色体重要的组成成分
C. 合成蛋白质需要核酸参与,合成核酸不需要蛋白质参与
D. 蛋白质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核酸的N元素存在于碱基中
A. 二者主要在细胞核内合成,都能通过核孔出入细胞核
B. 二者都是线粒体、内质网和染色体重要的组成成分
C. 合成蛋白质需要核酸参与,合成核酸不需要蛋白质参与
D. 蛋白质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核酸的N元素存在于碱基中
6.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内DNA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均有特定运输工具搬运原料到指定位置
B. 与海棠花的绿叶和红花相关的色素分别位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C. 细胞分化导致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改变,但细胞中的核酸没有发生改变
D. 含有叶绿体的生物,一定是自养生物,但自养生物不一定含有叶绿体
A. 细胞内DNA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均有特定运输工具搬运原料到指定位置
B. 与海棠花的绿叶和红花相关的色素分别位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C. 细胞分化导致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改变,但细胞中的核酸没有发生改变
D. 含有叶绿体的生物,一定是自养生物,但自养生物不一定含有叶绿体
7.
玉米果穗长度受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科学家将纯系P和纯系P2杂交获得F1,再将F1植株自交获得F2,结果如下表。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果穗长度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B.P植株自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果穗长度 |
C.F1果穗长度变异与环境因素的作用有关 |
D.理论上F2群体中的基因型种类有2n种 |
8.
最近研究发现线粒体的进化速率非常快,它的一个基因的进化速率(突变速率)大约是一个核基因进化速率的6〜17倍。下列哪项解释不能成立
A.线粒体DNA增殖时间短,快速增殖为突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
B.线粒体DNA无蛋白质保护,容易诱发突变 |
C.线粒体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命没有影响,没有任何选择压力,突变比较容易保留下 |
D.线粒体DNA复制时,可能存在纠错能力低,并缺乏相应的修复机制 |
9.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而种群的基因库不发生改变 |
B.自然选择对同种生物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可能不同 |
C.某相对性状中,显性纯合致死,则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各基因型频率之和小于1 |
D.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往往都会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进化,即共同进化 |
10.
下列实例中种群基因频率未发生变化的是
A.在黑褐色环境中黑色桦尺蠖被保留,浅色桦尺蠖被淘汰 |
B.杂合高茎豌豆通过连续自交导致后代纯合子比例越来越高 |
C.杂交育种过程中通过不断自交、筛选提高纯合矮秆抗病小麦的比例 |
D.通过辐射青霉菌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
11.
蜗牛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 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则F1中A基因的频率和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A.3 0%、14% | B.3 0%,21% | C.70%、21% | D.70%、42% |
12.
科学家研究发现“超级细菌”的产生是人类滥用抗生素的结果。如图表示抗生素的使用与细菌数量的关系,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菌与环境发生了共同进化 |
B.C点时细菌的种群抗性基因频率增加,则一定发生了进化 |
C.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人们使用抗生素的结果 |
D.抗生素的使用导致B点细菌数量较少 |
13.
某二倍体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其花瓣中色素代谢如图,其中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当蓝色素与红色素同时存在时为紫花,但仅限于某一种性别,而另一性别的个体死亡。现有一对纯合亲本杂交,得到R代代中雌雄植株杂交,得到F2代,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体现了基因控制酶的合成,影响代谢过程,进而控制性状和一对基因控制多种性状 |
B.亲本的基因型是aaXBXB、AAXbY |
C.若取F2中的白花植株相互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白=7:1 |
D.这种植物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XbXb,不可能为AAXbXb |
14.
如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中的RNA合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⑤为解旋酶,它在图中的移动方向是自左向右 |
B.③可以转移到细胞质中,直接用于蛋白质的合成 |
C.区域④和⑥中,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数相等 |
D.②链是编码链,其碱基序列与③相同 |
15.
科研人员研究外源PLCE1基因在裸小鼠(无胸腺的小鼠)结肠癌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设置了两个组进行实验。将一定量的含导入PLCE1基因并高度表达的结肠癌细胞培养液注入裸小鼠体内,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裸小鼠形成的肿瘤较小,癌细胞被大量阻滞在分裂间期,部分癌细胞死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裸小鼠监控清除癌细胞的功能低下,其原因是细胞免疫完全丧失和体液免疫大部分丧失 |
B.实验表明PLCE1基因具有抑癌基因的功能 |
C.对照组的裸小鼠应注入等量不含结肠癌细胞的培养液 |
D.实验组的裸小鼠体内大量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变长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