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静谧(mì) 粗犷(guǎng) 澹澹(dàn) 吝啬(lìn) |
B.咄咄逼人(duō) 镶上(xiāng) 棱镜(léng) 应和(hè) |
C.莅临(lì) 酝酿(niàng) 高邈(miǎo ) 澄清(chéng) |
D.淅沥(xī) 贮蓄(chù) 黄晕(yùn) 发髻(jì) |
2.诗歌鉴赏- (共1题)
3.
阅读诗歌,完成文后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小题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小题2】你从诗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小题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小题2】你从诗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4.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甲】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乙】
僰①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②,左右皆蹈节。巴童佁然③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褫④衣而争之,翻壶而倒案。僰人呵之不能禁,大沮。
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则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
—— 《郁离子 ·僰人养猴》
【注】①僰:我国古代西南部的一个民族,今川南以及滇东一带。②伫:站立。 ③佁然:静止貌 ④褫:剥去,脱下。⑤郁离子说:“当今用没有纪律约束的军队去打仗,笨得如同蚂蚁聚集一起,看见东西就上前抢,他们和猴子有什么区别呢?”
【小题1】【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元方入门不顾 顾(______) ②相委而去 委(_______)
③思所以败之 所以(______) ④乃袖茅栗以往 袖(_______)
【小题3】【小题4】翻译下面的语句。
衣之衣而教之舞。
【小题5】【小题6】你认为两文在“修身”“治军”方面提出的积极主张分别是什么?
【甲】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乙】
僰①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②,左右皆蹈节。巴童佁然③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褫④衣而争之,翻壶而倒案。僰人呵之不能禁,大沮。
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则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
—— 《郁离子 ·僰人养猴》
【注】①僰:我国古代西南部的一个民族,今川南以及滇东一带。②伫:站立。 ③佁然:静止貌 ④褫:剥去,脱下。⑤郁离子说:“当今用没有纪律约束的军队去打仗,笨得如同蚂蚁聚集一起,看见东西就上前抢,他们和猴子有什么区别呢?”
【小题1】【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元方入门不顾 顾(______) ②相委而去 委(_______)
③思所以败之 所以(______) ④乃袖茅栗以往 袖(_______)
【小题3】【小题4】翻译下面的语句。
衣之衣而教之舞。
【小题5】【小题6】你认为两文在“修身”“治军”方面提出的积极主张分别是什么?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5.
阅读《秋天的怀念》,完成后面小题。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哪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啦唰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小题1】结合文章内容,体会第1自然段“忍”字,说说母亲忍受的是什么。
【小题2】在文中,写“我”答应去看菊花,母亲喜出望外,这是为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小题3】文中的母亲令人难忘,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母亲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
【小题4】文中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结合文段描写内容简要说明。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哪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啦唰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小题1】结合文章内容,体会第1自然段“忍”字,说说母亲忍受的是什么。
【小题2】在文中,写“我”答应去看菊花,母亲喜出望外,这是为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小题3】文中的母亲令人难忘,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母亲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
【小题4】文中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结合文段描写内容简要说明。
5.语言表达- (共2题)
6.
修改病句
⑴为了预防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学校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他的这篇文章,结构严谨,在全校作文比赛中把它评为一等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为了预防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学校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他的这篇文章,结构严谨,在全校作文比赛中把它评为一等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