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3题)
1.
下图表示的是某环状多肽的结构,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一个该多肽分子含有____个游离氨基和____个游离羧基。
(2)该多肽由_____种氨基酸构成,其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和最小的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____,而不同氨基酸理化性质有差异的原因在于_____。
(3)1分子该多肽彻底水解需要____分子水。

(1)一个该多肽分子含有____个游离氨基和____个游离羧基。
(2)该多肽由_____种氨基酸构成,其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和最小的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____,而不同氨基酸理化性质有差异的原因在于_____。
(3)1分子该多肽彻底水解需要____分子水。
2.
酶X(一种蛋白质)对人淋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因为它能将氨基酸Y分解,而淋巴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该氨基酸,增殖被抑制。
为验证该酶对两种细胞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正常细胞、淋巴瘤细胞、培养基(含细胞生长所需的物质)、酶X
实验步骤:
a.分组
实验组:培养基 +酶X + 淋巴瘤细胞
对照组:培养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适宜条件下培养后,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检测Y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表)
结果分析:
(1)表中①应为____________。
(2)已知Y的分子式为C4H8N2O3,则其R基的原子组成及数目为_________。Y________(填是或不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3)酶X只能注射,口服无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应该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
为验证该酶对两种细胞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正常细胞、淋巴瘤细胞、培养基(含细胞生长所需的物质)、酶X
实验步骤:
a.分组
实验组:培养基 +酶X + 淋巴瘤细胞
对照组:培养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适宜条件下培养后,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检测Y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分组 | 生长状态 | Y含量 | |
培养液 | 细胞内 | ||
实验组 | ① | 缺乏 | 缺乏 |
对照组 | 正常 | 缺乏 | 正常 |
结果分析:
(1)表中①应为____________。
(2)已知Y的分子式为C4H8N2O3,则其R基的原子组成及数目为_________。Y________(填是或不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3)酶X只能注射,口服无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应该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
3.
植物种子萌发时,胚乳或者子叶中储存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会大量分解或转化来满足萌发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现将玉米种子和某油料作物(脂肪含量达干重70%)种子置于黑暗,通气,水分充足且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萌发。
Ⅰ、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玉米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单位:mg/粒),结果如下表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胚乳中储存有大量淀粉、_____和_____等有机物。种子萌发时,胚乳中的淀粉被彻底水解成___________,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2)萌发过程中在__________小时之间玉米种子的有机物消耗速率最大;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会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______________ mg·粒-1·d-1。
Ⅱ、定期检查萌发油料作物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3)为了观察种子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染液对种子子叶切片染色,再使用50%酒精________,然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____色的脂肪颗粒。
(4)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____(填“C”、“N”或“O”)。
Ⅲ、(5)上述实验结束后,如果使玉米和油料作物萌发种子的干重(含幼苗)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__。
Ⅰ、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玉米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单位:mg/粒),结果如下表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h) | 0 | 24 | 48 | 72 | 96 | 120 |
萌发种子 | 221.3 | 205.9 | 205.3 | 204.2 | 177.7 | 172.7 |
胚乳 | 198.7 | 183.8 | 174.9 | 161.7 | 118.1 | 91.1 |
(1)玉米胚乳中储存有大量淀粉、_____和_____等有机物。种子萌发时,胚乳中的淀粉被彻底水解成___________,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2)萌发过程中在__________小时之间玉米种子的有机物消耗速率最大;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会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______________ mg·粒-1·d-1。
Ⅱ、定期检查萌发油料作物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3)为了观察种子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染液对种子子叶切片染色,再使用50%酒精________,然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____色的脂肪颗粒。
(4)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____(填“C”、“N”或“O”)。
Ⅲ、(5)上述实验结束后,如果使玉米和油料作物萌发种子的干重(含幼苗)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6题)
4.
鉴定尿中是否有蛋白质常用加热法来检验。如图为蛋白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变性后的蛋白质仍然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
B.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结构发生了变化 |
C.沸水浴加热后,构成蛋白质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
D.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后,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
5.
下列关于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10mL试管,加入2mL鸡蛋蛋清 |
B.先加0.1g/mL的NaOH溶液1mL,再加3~4滴的0.05g/mLCuSO4溶液 |
C.水浴加热后,溶液颜色从蓝色变为紫色 |
D.加NaOH溶液和CuSO4溶液后都需要振荡摇匀 |
6.
某蛋白质由124个氨基酸组成,其中有8个—SH,在肽链形成空间结构(如图6)时,生成4个二硫键(—S—S—),若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125,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


A.13278 | B.13286 | C.13294 | D.15500 |
8.
下列有关化合物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构成蛋白质、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 |
B.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经彻底水解后,都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C.胆固醇是动植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
D.摄入人体的N元素可用于构成磷脂和脂肪等脂质 |
9.
某一多肽链由200个氨基酸组成,其分子式为CXHYNAOBS2(A>200,B>201),由下列五种氨基酸组成,那么该多肽链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赖氨酸、天门冬氨酸各多少个 ( )


A.A-199、(B-200)/2 | B.A-200、(B-201)/2 |
C.A-199、(B-199)/2 | D.A-200、(B-200)/2 |
11.
在同一草场,牛和羊吃同样的草料,但牛肉和羊肉的味道却不同,这是因为( )
A.同种植物对不同生物的影响不同 | B.牛和羊的消化能力不同 |
C.牛和羊的蛋白质结构存在差异 | D.牛和羊的亲缘关系比较远 |
12.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
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
C.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和休眠种子的基本相同 |
D.植物体内的水分参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 |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甲基绿进入细胞 |
B.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
C.念珠藻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
D.病毒的遗传物质往往都是单链RNA |
15.
如图为核苷酸结构示意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m为鸟嘌呤,则b一定为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
B.a是五碳糖,它的五个碳原子分别位于五边形的顶点 |
C.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
D.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8种 |
16.
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B. 维生素D和性激素的组成元素为C、H、O、N和P
C. 1g脂肪彻底氧化放能比1g多糖多2倍
D. 磷脂和固醇也是细胞内重要的储能物质
A. 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B. 维生素D和性激素的组成元素为C、H、O、N和P
C. 1g脂肪彻底氧化放能比1g多糖多2倍
D. 磷脂和固醇也是细胞内重要的储能物质
17.
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
B.①、②均属于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 |
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 |
D.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 |
18.
为了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
A.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 |
B.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
C.分析环境条件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的影响 |
D.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 |
19.
关于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应是( )
①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厘米处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中的物像清晰⑥转动转换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⑦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⑧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
①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厘米处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中的物像清晰⑥转动转换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⑦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⑧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
A.①③②④⑤⑦⑧⑥ | B.③④①②⑤⑧⑥⑦ |
C.④③①⑦②⑥⑤⑧ | D.①②③④⑦⑥⑤⑧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