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富顺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83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7

1.选择题(共8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棱(lénɡ )镜   稀疏(sū)    确凿(záo) 窠(gē)巢
B.攲(jī)斜 侍(shì)弄   绽(zhàn)开   攒(cuán)成
C.粗犷(guǎng) 看(kān)护 譬(pì)如 论(lún)语
D.倜傥(dǎng) 霎(shà)时   莅(lì)临 蝉蜕(tuì)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云宵   分歧   浑为一谈   各得其所
B.轻捷   瘫焕   截然不同   美不甚收
C.啄食   干涩   人声鼎沸   花团锦簇
D.静谧   竦歭   不求甚解   喜出往外
3.
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这座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之路途径城市,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B.在有口皆碑的铁的事实面前,犯罪嫌疑人沮丧的低下了头。
C.共产党人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以为自己什么都好,别人什么都不 好。
D.他当时不在场,对这件事情的经过一无所知,你们就不要再逼他了。
4.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安徒生童话经典经过多重改编,以绘本、舞台剧、电影等多种形式________在人们眼前,其永恒价值,在于给人________和警醒的人物形象,在于给人无限希望的思想,在于或优雅温润,或震撼心灵的语言,在于对后人道德情操的________,更在于它历经大浪淘沙还能千古流芳,代代________且历久弥新。
A.呈现 启迪 熏陶 传承B.出现 启发 陶冶 传播
C.出现 启迪 陶冶 传承D.呈现 启发 熏陶 传播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父母外出打工后,姐姐挑起了家庭重担,像母亲一样无时无刻呵护着弟弟 妹妹。
B.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高考失败,小镜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
D.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 一是来自大自然。
6.
下列句子表述最得体的一项是(   )
A.老同学,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我因事不能前来祝贺,我的祝福望你心领。B.我们旅行社宾馆大厅设有服务台,欢迎各位旅客垂询。
C.那汉子又呵呵笑道:“小姐能否告知家父何人?贵乡何处?”D.小王和小张是高中同学,毕业后一直没有见面,今日一见,小王高兴的说: “久仰久仰!”
7.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大意摘录下来。
②接着,就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
③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
④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到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⑤“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的好方法。
⑥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
A.⑤⑥②③①④B.④③②①⑤⑥
C.⑤⑥①③②④D.①②④⑤⑥③
8.
(题文)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马致远,元大都人,著名诗人, 他的《天净沙秋思》写出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B.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是现代著名诗人、作家。代表作有散文集《繁 星》《春水》等。
C.《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美国作 家、教育家、慈善家。
D.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到西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2.字词书写(共1题)

9.
用行楷书写下面的句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诗歌鉴赏(共1题)

10.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小题1】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表达作用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在括号里写“A”,错误的写“B”。
(___)1.这首诗选自《李白集校注》,诗歌通过描绘景物,渲染出送别的凄凉 气氛。
(___)2.李白听到朋友王昌龄“左迁”的不幸遭遇,当即写诗以慰藉,足见诗 人的侠肠肝胆。
(___)3.诗歌着力强调了与友人相隔距离之远,突出了友人之间的浓厚感情。
(___)4.“闻道龙标过五溪”点题,“五溪”在当时是偏远之地,从中已传达 出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而悲伤的感情。
(___)5.作者以初春时节杨花飘忽不定行游无踪的景象,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 卜,给人以画面感。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传不习乎   传:传授
B.必有我师焉   焉:句末语气词。
C.匹夫不可夺志也   夺:夺取
D.不义而富且贵 义:行为的尺度。
【小题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B.人不知而不愠 择其善者而从之
C.三人行   吾日三省吾身
D.公大笑乐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孔子以“乐之者”突出“好之者”,“好之者”突出“知之者”,揭示了 学习的三个层次,强调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B.“温故”和“知新”是并列的两件事,要“知新”,也要独立思考。
C.课文告诉我们两个方面的道理:一是学习必须有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
方法;二是作为人必须养成好的品德修养。
D.曾参要求弟子们每天多次进行自我反思:替人谋划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
【小题4】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
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 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
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 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 血管学、神经学。
【小题1】以上文段摘自(_______________),文章体裁是(_____),全篇通过写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仅揭露了那些日本“爱国青年”的丑 恶面目,也写出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原因。
【小题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
但他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持批判态度。
B.《朝花夕拾》共收录了十篇文章,包括《五猖会》、《无常》、《父亲的
病》、《琐记》、《范爱农》、《社戏》等
C.《湘行散记》是一部散文集,它是沈从文构建“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
要拼图。
D.《朝花夕拾》以深沉凝重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 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6.语言表达(共1题)

13.
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另写两个句子。
灿烂的童年,躲藏在你的梦中。假如童年是一只鸟儿,它愿意飞翔在湛蓝的
天空;假如童年是一枚贝壳,它愿意散落在嬉闹的海滩;   ,
;   ,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