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全球变暖导致很多地区水稻产量下降,极端干旱地区甚至颗粒无收。研究人员在干旱地区种植水稻中发现了一种能让根系在生长中深入土壤的基因,并使用这种基因培育出了新型耐旱深根稻。新品种产量在轻度干旱环境中与湿润环境相比几乎没有变化,在极度干旱状态下产量也只下降了30%,耐旱能力显著提高。这一实例充分体现了
A.基因突变的定向性 |
B.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C.“深根”基因的存在能体现物种的多样性 |
D.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抗旱性状 |
2.
多数植物遭到昆虫蚕食时会分泌茉莉酸,启动抗虫反应,如分泌杀虫物质、产生吸引昆虫天敌的挥发物质等。烟粉虱能合成Bt56蛋白,该蛋白会随烟粉虱唾液进入植物,抑制茉莉酸启动的抗虫反应,使烟粉虱数量迅速增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产生挥发物质吸引昆虫天敌体现了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的功能 |
B.植食性昆虫以植物为食和植物抗虫反应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
C.Bt56基因表达被抑制的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增长比未被抑制的对照组快 |
D.开发能水解Bt56蛋白的转基因植物可为控制烟粉虱提供防治措施 |
3.
群落是更高层次的系统,下列研究的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 )
A.青藏高原上藏羚羊每年死亡的个体数 |
B.我国沿海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大小 |
C.福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 |
D.我国东北到海南的木本植物的丰富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