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荧光原位杂交可用荧光标记的特异DNA片段为探针,与染色体上对应的DNA片段结合,从而将特定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DNA荧光探针的制备过程如图1所示,DNA酶Ⅰ随机切开了核苷酸之间的_________ 键从而产生切口,随后在DNA聚合酶Ⅰ作用下,以荧光标记的_________________ 为原料,合成荧光标记的D NA探针。
(2)图2表示探针与待测基因结合的原理。先将探针与染色体共同煮沸,使DNA双链中___ 键断裂,形成单链。随后在降温复性过程中,探针的碱基按照____________ 原则,与染色体上的特定基因序列形成较稳定的杂交分子。图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最多可有_____ 条荧光标记的DNA片段。
(3)A、B、C分别代表不同来源的一个染色体组,已知AA和BB中各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可被荧光探针标记。若植物甲(AABB)与植物乙(AACC)杂交,则其F1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可观察到________ 个荧光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分别可观察到______ 个荧光点。

(1)DNA荧光探针的制备过程如图1所示,DNA酶Ⅰ随机切开了核苷酸之间的
(2)图2表示探针与待测基因结合的原理。先将探针与染色体共同煮沸,使DNA双链中
(3)A、B、C分别代表不同来源的一个染色体组,已知AA和BB中各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可被荧光探针标记。若植物甲(AABB)与植物乙(AACC)杂交,则其F1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可观察到
2.
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氨酸代谢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单基因遗传病,称为苯丙酮尿症(PKU),正常人群中每70 人有1 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 A、a 表示)。 图1 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Ⅱ1、Ⅱ2、Ⅱ3 及胎儿Ⅲ1(羊水细胞)的 DNA 经限制酶 Msp玉消化,产生不同的片段(kb 表示千碱基对),经电泳后用苯丙氨酸羟化酶 cDNA 探针杂交,结果见图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1、Ⅱ1 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 。
(2)依据 cDNA 探针杂交结果,胎儿Ⅲ1 的基因型是_______ 。 Ⅲ1 长大后,若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 。
(3)若Ⅱ2 和Ⅱ3 生的第2 个孩子表型正常,长大后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下 PKU 患者的概率是正常人群中男女婚配生下PKU患者的_______ 倍。
(4)已知人类红绿色盲症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 b 表示),Ⅱ2 和Ⅱ3 色觉正常,Ⅲ1 是红绿色盲患者,则Ⅲ1 两对基因的基因型是________ 。 若Ⅱ2 和Ⅱ3 再生一正常女孩,长大后与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个红绿色盲且为 PKU 患者的概率为_______ 。

(1)Ⅰ1、Ⅱ1 的基因型分别为
(2)依据 cDNA 探针杂交结果,胎儿Ⅲ1 的基因型是
(3)若Ⅱ2 和Ⅱ3 生的第2 个孩子表型正常,长大后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下 PKU 患者的概率是正常人群中男女婚配生下PKU患者的
(4)已知人类红绿色盲症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 b 表示),Ⅱ2 和Ⅱ3 色觉正常,Ⅲ1 是红绿色盲患者,则Ⅲ1 两对基因的基因型是
2.单选题- (共5题)
3.
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4 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 DNA 含量相同 |
B.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
C.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
D.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
4.
下列关于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核酸4 种生物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 B. 都是水溶性物质
C. 都含 C、H、O、N 这4 种元素 D. 都是人体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A. 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 B. 都是水溶性物质
C. 都含 C、H、O、N 这4 种元素 D. 都是人体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5.
下列关于研究材料、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 |
B.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分离比,认同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 |
C.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 DNA,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
D.沃森和克里克以 DNA 大分子为研究材料,采用 X 射线衍射的方法,破译了全部密码子 |
6.
下图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黏着后,白细胞迁移并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皮细胞识别结合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使白细胞黏着 |
B.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需要消耗 ATP |
C.黏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需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D.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