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莒县第三协作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82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9

1.选择题(共10题)

1.
下列各组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横蛮(héng mán) 迁徙(qiān xǐ) 仲裁(zhòng cái)  翘首(qiào shǒu)
B.悄然(qiāo rán) 舰艉(jiàn wěi) 旋风(xuán fēng)  默契(mò qì)
C.浩瀚(hào hàn)  娴熟(xián shú) 镌刻(juān kè)  挟着(jiǎ zhe)
D.诘责(jié zé) 妯娌(zhóu li) 订正(dìng zhèng) 周济(zhōu jì)
2.
下列各组词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为富不人 任劳任怨 杳无消息 抑杨顿挫
B.深恶痛绝 油光可签 一丝不苟 弹精竭虑
C.惊心动魄 眼花燎乱 屏息敛声 度江作战
D.摧枯拉朽 从容不迫 震耳欲聋 卓有成就
3.
下列加点词语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一路上,到处都有穿着靓蓝小袄官绿色比甲的丫鬟,敛声屏气地垂手立着。
B.他自小家里贫困,全靠自己努力白手起家建立起自己的事业。
C.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军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D.经过他的一番讲解,我才如梦初醒。
4.
下列加点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B.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
C.他的性格,在我眼里是伟大的。
D.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5.
下列标点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如果你喜欢自然,喜欢绿色,就来关注一下刚刚诞生在澳洲的“生态住宅”吧。
B.他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装作没听见?
C.春花灼灼,难免林黛玉葬花之悲;秋色如水,亦有欧阳修的夜读之凉。
D.他不由得大吃一惊:由于疾病的折磨,首长的变化多大啊!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   )
A.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B.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 地插进碧波之中。
C.白云似在她的头顶上漂浮,飞鸟略过她的身旁。
D.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
7.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
B.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C.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
D.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8.
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恰当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
① 把寂寞留给自己
② 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 以苦心孕育未来
④ 以宽阔拥抱生活
A.②①④③B.①④③②C.③②④①D.②④③①
9.

已知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0.
(题文)下列关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又称消息。狭义的新闻单指消息,广义的新闻指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以简明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最新事实的短篇新闻宣传文书,也是最常见、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
B.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必须暗含在主体中)。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增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C.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题材。简要和迅速的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特点所在。二者的差异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绘事件中的片段。
D.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详细地报道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它是比消息更详细地报道具有新闻意义的事件、经验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文体。

2.诗歌鉴赏(共1题)

11.
(题文)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小题1】(小题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2】(小题2)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小题3】(小题3)试着从动静和写景的顺序的角度赏析颔联和颈联。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1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刘氏善举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zhé)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wèi)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憾。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dài)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注释:遗(wèi):赠送  殆尽:几乎全部烧光了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 
①母卒三年 ②方悟母之善举 ③刘氏辄以斗升相济 ④心有憾
【小题2】翻译句子。 
①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 ②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
【小题3】文章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突出刘氏的“善”?
【小题4】“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请问刘家儿子最后“悟”出了什么?

4.现代文阅读(共3题)

13.
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回忆我的母亲(选段)
①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中已经饱尝艰辛,这使我在三十年的军旅生活和革 命生活中再没有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有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没感到过劳累。
②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 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③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过上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小题1】对上面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记叙、议论B.记叙、抒情C.议论、抒情D.抒情、描写
【小题2】对文中划线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的一员。
B.母亲是一个伟大的人,他虽然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却和他们共同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C.母亲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中国劳动人民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而她就是其中的一员。
D.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小题3】对选文第3段中“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一句在文中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从上句对母亲的高度评价过渡到下句对母亲的报答.
B.用设问形式表示强调:我要报答母亲,让母亲过上快乐的生活.
C.它与下句构成一个设问句,表达了“我”报答母亲深恩的方式和决心。
D.它用问句引起作者感情的升华:从报答母亲到尽忠于党和人民。
1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小名
大约我的出生与水有关,于是颇懂斯文的外公顺口给我起名叫淼儿。在“淼儿、淼儿”的呼唤中我慢慢长大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便为我取了个挺大众化的名字,可家里人还是“淼儿、淼儿”地叫。特别是妈妈叫得尤为响亮频繁。
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唤我小名竟有些不舒服了,好像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终于有一天,我在听到妈妈又一声“淼儿”的呼唤后,郑重地对她说:“妈妈,我有大名的。别叫我小名好吗?”然后在妈妈惊愕的表情里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但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
那天是我16岁生日聚会,好多同学朋友都跑来了,家里的小客厅里挤得满满的。我一边给大家分发糖果,一边忙不迭地说着谢谢。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菜,当一碟碟香气四溢的精美小菜端上餐桌时,同学萍将送给我的大蛋糕端了上来。我立刻连声称谢着打开了蛋糕盒,喊道:“妈妈,拿刀子来!”
妈妈一边递过来一把瓜刀,一边叮咛:“淼儿,小心点!”
“咦!你原来叫淼儿呀,挺好玩的名字!”
萍欢快地叫着,同时在空中打了一个别致的手势。朋友们也善意地哄笑起来,我的脸唰地红到了耳根。
晚上,临睡觉时,我推开了妈妈的房门。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嘛,别叫我小名!”语气里已有了几分不耐。妈妈的脸上呈现了一种复杂的表情,看了走进来的爸爸一眼,叹了口气:“对不起!高翔。”可我听出我的名字在她口中却变得十分生硬,似乎很绕口。
没多久,我要离开家到数百里外的一座城市去读书。
不知怎的,妈妈竟在短短几天内学会了很有味地叫我的大名,而且同以前叫我小名时那样顺口熟练。我自然很高兴。
分别的那一天,爸妈一齐送我去车站,爸爸一直喋喋地叮三嘱四,妈则沉默着,显得有些黯伤。我大人似的笑笑,反过来抚慰他们:“放心吧,没事的,我已不是孩子了。”
火车开动的刹那,我从车窗探出头去,同他们挥手告别。一直不言不语的妈妈突然抬起了头,眼里竟有了泪。她紧跑着,挥动起双手,脱口喊了出来——
“写信回来,淼儿!”
我稍稍一愣,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
【小题1】本文贯穿全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二段中“惊愕”一词表现了妈妈怎样的心理?
【小题3】在家里,每当听到妈妈喊“我”小名时,“我”有什么感觉?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认识?
【小题4】妈妈该不该喊“我”的小名?请谈谈你的看法。
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①中国“蛟龙号”下潜试验的深度不断刷新,这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美国某网站称,“深海是中国的下一个边界”,并认为中国载人潜水器的深海试水意味着美国在深海勘探领域的领先地位将被超越。《华尔街日报》报道说, “中国在一场关系重大的科技竞赛中达到的最新里程碑”。
②“蛟龙”号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2009年,我国研发的“蛟龙”二号载人潜水器在南中国海首次开展了1000米级深潜实验。2010年已能下潜到3750年的海底,并完成海底取样、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等任务。2011年7-8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又在东北太平洋进行了5000米级实验,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和应用成果。仅仅过了一年,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了7000米级载人深潜实验,下潜到7062米深度,创造了国际上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的最高纪录。此次海试进行了海水矿物取样、标志物发放、高清摄录、高精度海底地形测量等深海调查作业,并首次获取了这一海域7000米深度的动物影像和样本。2013年,“蛟龙”号转入实验性应用,并首次搭载科学家下潜,取得了大量宝贵样品,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深海实地科学考察和研究的能力。2014-2015年,“蛟龙”号在印度洋下潜。2016年5月,“蛟龙”号在西北太平洋雅浦海沟进行科学应用下潜,并开展了超过1公里远的近底航行。   
③“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充分体现了中国自主科技创新的追求。它与美国最新的6500米级“新阿尔文”号载人潜水器在水下的工作时间极限相同,能够携带的科学有效负载也相同,操纵性能和悬停作业能力相近,但在下潜深度方面它要深500米。“蛟龙”号的自动驾驶水平、水声通信功能也要略胜一筹,特别是水声通信传输图像的能力和微地形地貌的探测能力更是“新阿尔文”号所不具备的。
【小题1】下列对“蛟龙”号价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我国跻身世界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少数国家之列。
B.使我国首次获取了7000米深海的动物影像和样本。
C.使我国具备了进行深海实地科学考察和研究的能力。
D.使我国深海潜水器研发能力和水平全面领先其他发达国家。
【小题2】相比“新阿尔文”号,下列属于“蛟龙”号独有能力的一项是(    )
A.探测海底微地形地貌B.悬停作业C.自动驾驶D.长时间水下工作
【小题3】下列对材料一、二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堪比:难以与„„相比B.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稍微好一点儿。
C.载人:“载”读作zài.D.里程碑:多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大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0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