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回答有关微生物的问题.
Ⅰ、凝乳酶是奶酪生产中的关键性酶.培育产高酶活力凝乳酶微生物菌种是目前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图1为产高酶活力凝乳酶的枯草芽孢杆菌培育过程.

(1)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是__________.
A.休眠体 B.营养繁殖体 C.孢子 D.营养体
(2)图1所示的b过程的目的是为__________,接种用的平板培养基在制备时需注意的是__________.
A.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B.倒好的培养基和培养皿要进行高压灭菌处理
C.等到平板培养基冷却凝固后才可以盖上培养皿的皿盖
D.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Ⅱ、在35℃、40分钟内能凝固1mL10%奶粉所需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图2表示图1中提取得到的各种凝乳酶活力检测结果.
(3)据图2所示,酶催化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__组,而各组酶催化能力存在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
(4)A2、A5组酶活力与A0组芽孢杆菌相同,两位同学对此做出了推测:
①同学甲:A2、A5组芽孢杆菌可能未发生基因突变,用__________技术检测即可证实.
②同学乙:A2、A5组与A0组酶活力虽然相同,但也可能存在不同的基因突变,理论上的解释是__________.
Ⅰ、凝乳酶是奶酪生产中的关键性酶.培育产高酶活力凝乳酶微生物菌种是目前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图1为产高酶活力凝乳酶的枯草芽孢杆菌培育过程.

(1)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是__________.
A.休眠体 B.营养繁殖体 C.孢子 D.营养体
(2)图1所示的b过程的目的是为__________,接种用的平板培养基在制备时需注意的是__________.
A.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B.倒好的培养基和培养皿要进行高压灭菌处理
C.等到平板培养基冷却凝固后才可以盖上培养皿的皿盖
D.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Ⅱ、在35℃、40分钟内能凝固1mL10%奶粉所需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图2表示图1中提取得到的各种凝乳酶活力检测结果.
(3)据图2所示,酶催化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__组,而各组酶催化能力存在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
(4)A2、A5组酶活力与A0组芽孢杆菌相同,两位同学对此做出了推测:
①同学甲:A2、A5组芽孢杆菌可能未发生基因突变,用__________技术检测即可证实.
②同学乙:A2、A5组与A0组酶活力虽然相同,但也可能存在不同的基因突变,理论上的解释是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4题)
2.
关于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应是( )
①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厘米处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中的物像清晰⑥转动转换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⑦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⑧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
①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厘米处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中的物像清晰⑥转动转换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⑦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⑧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
A.①③②④⑤⑦⑧⑥ | B.③④①②⑤⑧⑥⑦ |
C.④③①⑦②⑥⑤⑧ | D.①②③④⑦⑥⑤⑧ |
3.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再将此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光照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上曝光部分显深紫蓝色,遮光部分则没有显深紫蓝色。这个实验证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②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③光合作用需要光④光合作用放出氧⑤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②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③光合作用需要光④光合作用放出氧⑤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A.①⑤ | B.②④ |
C.③⑤ | D.①④ |
4.
如图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已知甲病为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B.如果Ⅱ-6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则图中Ⅲ-2与Ⅲ-3结婚生一对同卵双胞胎,两个孩子都患病的概率是5/8 |
C.Ⅱ-5个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控制乙病的基因和正常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D.如果通过抽取血液来获得基因样本,则检测的是血液中白细胞和血小板中的基因 |
5.
在农作物育种上,采用的方法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它们的理论依据依次是( )。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连锁 ③基因重组 ④染色体变异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连锁 ③基因重组 ④染色体变异
A.①③④④ | B.④③①② | C.②④①③ | D.②①④③ |
3.实验题- (共1题)
6.
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2n),野生型为红花,突变型为白花。研究人员围绕花色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花色控制基因及在染色体上的定位,进行了以下相关实验。请分析回答:
(1)在甲地的种群中,该植物出现一株白花突变。让白花植株自交,若后代
____________说明该突变型为纯合体。将该白花植株与野生型杂交,若子一代为红花植株,子二代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比为3:1,出现该结果的条件是:①红花和白花受________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完全显性;②配子具有相同成活率及受精能力并能随机结合;③受精卵发育及各基因型植株存活率相同。
(2)在乙地的种群中,该植物也出现了一株白花突变且和甲地的白花突变同为隐性突变。为确定甲、乙两地的白花突变是否由相同的等位基因控制,可将_________________杂交,当子一代表现型为___________时,可确定两地的白花突变由不同的等位基因控制;若子二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时,可确定白花突变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
(3)缺体(2n-1)可用于基因的染色体定位。人工构建该种植物的缺体系(红花)应有_______种缺体。若白花由一对隐性突变基因控制,将白花突变植株与该种植物缺体系中的全部缺体分别杂交,留种并单独种植,当子代出现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时,可将白花突变基因定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甲地的种群中,该植物出现一株白花突变。让白花植株自交,若后代
____________说明该突变型为纯合体。将该白花植株与野生型杂交,若子一代为红花植株,子二代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比为3:1,出现该结果的条件是:①红花和白花受________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完全显性;②配子具有相同成活率及受精能力并能随机结合;③受精卵发育及各基因型植株存活率相同。
(2)在乙地的种群中,该植物也出现了一株白花突变且和甲地的白花突变同为隐性突变。为确定甲、乙两地的白花突变是否由相同的等位基因控制,可将_________________杂交,当子一代表现型为___________时,可确定两地的白花突变由不同的等位基因控制;若子二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时,可确定白花突变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
(3)缺体(2n-1)可用于基因的染色体定位。人工构建该种植物的缺体系(红花)应有_______种缺体。若白花由一对隐性突变基因控制,将白花突变植株与该种植物缺体系中的全部缺体分别杂交,留种并单独种植,当子代出现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时,可将白花突变基因定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