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8213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5

1.非选择题(共2题)

1.
如图为几种不同育种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甲中①②③过程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让所有被选择保留下来的F2植株自交,能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占____。
(3)图甲中,过程⑤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①④⑤⑥过程培育新品种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黑麦和普通小麦杂交所得的杂种植株不育的原因是杂种植株细胞中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过程B最常采用的方法是用__________试剂处理杂种个体幼苗。
(5)若豌豆子叶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种子圆粒对皱粒为显性,以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的豌豆为亲本,采用图中②③所示方法获得纯合的黄色皱粒种子需要的育种时间至少是__________。
2.
果蝇的体色和翅型均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纯合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果蝇,灰身和长翅均为显性,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以证明灰身和黑身、长翅和残翅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孟德尔的相关遗传定律。
实验步骤:
第1步:取纯种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果蝇杂交,得F1
第2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步:统计后代(F2)的表现型种类和比例。
预测实验结果及其结论: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长翅∶黑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残翅=9∶3∶3∶ 1 (或如果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长翅∶黑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残翅=1∶ 1∶1∶1),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反之,则不符合。
(2)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由A基因控制、白眼由a基因控制),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若只用一次杂交实验即可证明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者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选择的亲本表现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如果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综合题(共1题)

3.
测定水样是否符合饮用水的卫生标准,常用滤膜法测定大肠杆菌的总数。大肠杆菌在含有伊红美蓝的固体培养基(EMB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星黑色。如图所示;滤膜法的大致流程:用滤膜过滤待测水样→水样中的细菌留在滤膜上→将滤膜转移到EMB培养基止培养→统計菌落数目。据图回答问题。

(1)过滤待测水样需要用到滤杯、滤膜和滤瓶,其中需要经过灭菌处理的是___________。与过滤有关的操作都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2)待测水样过滤完之后,还有部分细菌吸附在滤杯杯壁上,将这部分细菌也尽可能集中到滤膜上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完成过滤之后的滤膜紧贴在EMB培养基上,这属于微生物培养中的___________操作。从功能上看,EMB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培养基。
(4)无菌操作下将90ml无菌水加入到10ml待测水样中,这样就将待测水样稀释了___________倍,将稀释后的菌液通过滤膜法测得EMB培养基上的菌落数为45,黑色菌落为5,则1升待测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数目为___________个。
(5)若要测定待测水样中酵母菌的数目,应更换上述过滤装置中的滤膜,选择孔径___________(填“更大”或“更小”)的滤膜。

3.单选题(共1题)

4.
科学家发现蛋白质合成用到的供能物质有鸟苷三磷酸(GTP),GTP与ATP类似,如图为与基因表达相关的三种分子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乙、丙的组分中均有糖B.细胞中参与蛋白质合成过程的RNA有三种
C.丙可为乙的合成提供原料D.甲、乙共由8种核苷酸组成

4.实验题(共1题)

5.
乙肝病毒表面有T1蛋白和T2蛋白,免疫接种实验表明这两种蛋白质都可引起实验动物的免疫反应。科研人员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出转基因番茄,用于生产可口服的乙肝病毒疫苗,回答下列问题:

(1)T1蛋白和T2蛋白进入实验动物的肠道后,会被实验动物小肠黏膜上的一种M细胞当做_________处理,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最终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_______,使实验动物获得了对乙肝病毒的免疫能力。
(2)用转基因番茄生产可口服的乙肝病毒疫苗(含T1蛋白),所用的目的基因是____________,所用的运载体是土壤农杆菌的________________。
(3)可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其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_________。PCR一般要经历三十多次循环,目的基因在乙肝病毒DNA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在____________(填“第一次”、“第二次”或“第三次”)次循环结束后,即可出现两条链等长的目的基因片断。 
(4)获得转基因番茄植株后,通过分子检测,已确定该植株所结番茄中含有T2蛋白,此后还需要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