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3题)

(1)在图甲、图乙所示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填编号),其中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________(填编号)中。
(2)图甲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填编号);图乙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填编号)。 图乙细胞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其细胞呼吸产物是_____________。
(3)图甲、图乙所示的两细胞均经过有丝分裂过程形成,在形成过程中,都出现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变成染色体的过程,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图乙所示细胞,发现其对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___________(能否)说明图乙所示细胞吸收Ca2+的过程是以协助扩散方式吸收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组别 | 材料 | 实验条件 | 观察内容 |
A |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 清水、苏丹IV染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 |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
B |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 X染液 | 线粒体 |
C | 菠菜叶 | 清水 | 叶绿体 |
D |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 Y染液 | 观察DNA、RNA |
(1)上述实验中需要的材料用具除显微镜外,刀片、镊子、滴管、吸水纸、都还需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细胞中小颗粒呈_________色。
(3)B组实验经X染液染色后,显微镜下看到的线粒体呈__________色。
(4)D组实验中,Y染色剂是___________,由于细胞膜不选择吸收Y染色剂,实验时我们的处理办法是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1%NaCl溶液(mL) | 1 | | | |
1% CuSO4溶液(mL) | | 1 | | |
1% Na2SO4溶液(mL) | | | 1 | |
蒸馏水(mL) | | | | 1 |
pH6.8缓冲液(mL) | 1 | 1 | 1 | |
1%淀粉溶液(mL) | 1 | 1 | 1 | 1 |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 1 | 1 | 1 | 1 |
各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 | ||||
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mL | ||||
观察结果 | 淡黄色 | 深蓝色 | 浅蓝色 | 浅蓝色 |
(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____,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_____,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
(3)该实验中设置4、3号试管的目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1—4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45题)
①原核生物蛋白质的合成不需要核糖体
②少数抗体不是蛋白质
③所有的抗原都是蛋白质
④部分激素是蛋白质
⑤生物膜上的载体都是蛋白质,且蛋白质的活性与空间结构也有关系
⑥神经递质的成分都是蛋白质
⑦所有的蛋白质都含S元素
A.①②⑤ | B.②③④⑤ | C.④⑤ | D.④⑤⑥⑦ |

A.与马铃薯幼根细胞液等渗的溶液是甲溶液 |
B.马铃薯比物种A更耐旱 |
C.物种A幼根的细胞在甲浓度溶液中一定会发生明显的质壁分离 |
D.在这五种蔗糖溶液中,浓度最大的是乙溶液 |

A.0—7天,导致种子干重逐渐增加的主要元素是碳元素和矿物质元素 |
B.种子萌发时的细胞呼吸产生[H]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
C.7天后干重减少的原因是脂肪等有机物在萌发过程中氧化分解导致的 |
D.10天后,种子发育成的幼苗干重增加的必须条件是充足的水分和无机盐 |
A.体内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自由水 |
B.细胞中无机盐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
C.生物体内无机盐浓度的大小会影响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
D.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随生物个体代谢的强弱而变化 |

A.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
B.囊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也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
C.在化学成分上,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具有相似性 |
D.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

A.细胞液浓度甲>乙>丙 |
B.细胞液浓度丙>乙>甲 |
C.由甲到乙,B/A(%)值变大 |
D.丙的B/A(%)数值最大 |

A.相同质量的 M1和 M2被彻底氧化分解,则 M1的耗氧量多 |
B.M3具有物质运输、催化、调节、防御等多种功能 |
C.m3 和 m4之间的区别主要是五碳糖和碱基的种类不同 |
D.M3一定是该生物的遗传物质 |

A.该实验过程说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
B.该实验过程也说明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 |
C.若改变实验温度猝灭部位荧光在线速率可能会改变 |
D.由实验结果可知漂白区域恢复足够长的时间荧光强度F2仍小于F1 |
A.各种生物膜虽具有相似的结构,功能却不都一样 |
B.细胞中的糖类都位于细胞外侧的糖蛋白上 |
C.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排出细胞外涉及的结构不都具有生物膜 |
D.氨基酸、葡萄糖以及无机盐离子的运输需要生物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 |
A.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
B.氧气通过细胞膜需要消耗ATP |
C.葡萄糖借助膜蛋白可通过细胞膜 |
D.蛋白质分子可以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 |

A.当温度增加到15℃以上时,膜的流动性发生变化 |
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的跨膜运动导致嵌合体增多 |
C.该实验证明低温度对膜蛋白的扩散影响不大 |
D.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
A.胰岛素分泌的方式是胞吐,需要细胞呼吸提供ATP |
B.胰岛素分泌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无关 |
C.该过程前后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 |
D.胰岛素的分泌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细胞内各细胞器在结构上是紧密联系的 |
A.叶绿体内的基粒和类囊体扩大了受光面积 |
B.蓝藻和水绵细胞相同之处是均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 |
C.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大了酶的附着面积 |
D.硝化细菌没有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
A.有氧呼吸过程中,CO2的生成与H2O的利用不在同一阶段 |
B.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后才能分解为CO2和H2O |
C.无法通过是否产生CO2来判断细胞呼吸方式 |
D.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完全氧化分解产生CO2与吸收O2的比值后者高 |
A.水分子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 |
B.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吸水不会胀破是由于原生质层伸缩性大 |
C.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吸水与哺乳动物红细胞吸水原理不同 |
D.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相同 |
A.x是蛋白质 |
B.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 |
C.细胞膜上的x可能是载体 |
D.y可能在核糖体上合成 |
A.蛋白质的活性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 |
B.数量相同的5种氨基酸可以组成不同的多肽链 |
C.蛋白质的功能由氨基酸数目及空间结构决定的 |
D.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可折叠成不同的空间结构 |
A.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
B.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须的活化能 |
C.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
D.随着温度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下降 |
A.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
B.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
C.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病毒以RNA为遗传物质 |
D.大肠杆菌体内既有DNA,又有RNA,但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

A.a→A的过程在HIV的核糖体上完成的同时有水的产生 |
B.B彻底水解可产生磷酸、核糖和A、G、T、C四种碱基 |
C.a与a之间通过“—NG—COOH—”相连接 |
D.大分子B既可以携带也可以储存HIV的遗传信息 |
A.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胆固醇最丰富 |
B.细胞膜含有糖脂和糖蛋白 |
C.从根本上讲生物膜的特定功能由膜蛋白决定 |
D.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细胞膜基本组成成分不同 |
A.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发现了细胞并创立细胞学说 |
B.细胞学说指出生物是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并由细胞发育而来 |
C.“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也属于细胞学说的内容 |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结构都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或RNA |
B.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多样性 |
C.代谢主要发生在细胞内,所以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
D.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
A.用于分解酒精的酶可能是脂质 |
B.该酶进入人体后能分解人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 |
C.“防护服”的主要功能是阻碍消化道内蛋白酶的作用 |
D.该成果中用于分解酒精的酶应放在最适温度下储藏 |

A.图中①和⑤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 |
B.图中②为核孔,通过该结构不仅可以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还可以实现信息交流 |
C.若该细胞核内的④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 |
D.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和细胞代谢中心 |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
B.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
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
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
A. 1分子淀粉或纤维素可水解形成多个葡萄糖
B. 1条多肽链可水解形成多个多种氨基酸
C. 1个RNA分子可水解形成4种核糖核苷酸
D. 1个双链DNA可水解形成2条脱氧核苷酸链
A. 8、5、4和8、8、4
B. 5、5、4和8、4、4
C. 5、5、4和4、4、4
D. 5、4、4和8、4、8

A. 结构1和5中含有DNA
B. 结构1和3在行使其功能时一定有水生成
C. 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是2和3
D. 健那绿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1的结构
A.mRNA、tRNA、rRNA都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
B.DNA和蛋白质是染色体和T2噬菌体的组成成分 |
C.人体的血浆蛋白质对于维持血浆渗透压有作用 |
D.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
3.选择题- (共2题)
(一)
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二)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一)
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二)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4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