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镍、钴、钛、铜等元素常用作制备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或高效催化剂。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请填写下列空白。
(1)基态Co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
(2)镍与CO生成的配合物Ni(CO)4中,易提供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是___(填元素名称);1 molNi(CO)4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__;写出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阴离子的化学式_____。
(3)Ti(BH4)2是一种储氢材料。BH4-的空间构型是____,B原子的杂化方式__。与钛同周期的第ⅡB族和ⅢA族两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___(写元素符号),原因是____。
(4)CuFeS2的晶胞如图所示,晶胞参数分别为anm、bnm、cnm;CuFeS2的晶胞中每个Cu原子与___个S原子相连,晶体密度ρ=___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

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例如图中原子2和3的坐标分别为(0,1,
)、(
,
,0),则原子1的坐标为___。
(1)基态Co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
(2)镍与CO生成的配合物Ni(CO)4中,易提供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是___(填元素名称);1 molNi(CO)4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__;写出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阴离子的化学式_____。
(3)Ti(BH4)2是一种储氢材料。BH4-的空间构型是____,B原子的杂化方式__。与钛同周期的第ⅡB族和ⅢA族两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___(写元素符号),原因是____。
(4)CuFeS2的晶胞如图所示,晶胞参数分别为anm、bnm、cnm;CuFeS2的晶胞中每个Cu原子与___个S原子相连,晶体密度ρ=___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

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例如图中原子2和3的坐标分别为(0,1,



2.
四氯化钛(TiCl4)是制取航空材料——钛合金的重要原料。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TiO3,不溶于水)制备TiCl4等产品的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需要将钛铁矿粉碎,其目的是____。
(2)浸出液呈强酸性,含有TiO2+、Fe2+及少量Fe3+、Al3+等离子,则生成TiO2+的离子方程式是__。
(3)“反应”时需加入铁屑至浸出液显紫色,此时溶液仍呈强酸性。该过程中有如下反应发生:
2Fe3++Fe=3Fe2+
2TiO2+(无色)+Fe+4H+=2Ti3+(紫色)+Fe2++2H2O
Ti3+(紫色)+Fe3++H2O=TiO2+(无色)+Fe2++2H+
加入铁屑的作用是____。
(4)通过控制条件,可以使过程①中生成的TiO2·nH2O形成一种液态分散系,用一束光照射该分散系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则分散质颗粒直径的范围是____。
(5)过程①制得的固体TiO2·nH2O需用过量酸清洗以除去其中的Fe(OH)3杂质,检验Fe(OH)3杂质除净的实验方法是____。
(6)过程③生成的废气中含有CO,则TiO2和焦炭、氯气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7)上述工艺具有成本低、可用低品位矿物为原料等优点。依据绿色化学理念,该工艺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只要求写出一项)。
(8)依据表中信息,可采用___方法精制含少量SiCl4杂质的TiCl4。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需要将钛铁矿粉碎,其目的是____。
(2)浸出液呈强酸性,含有TiO2+、Fe2+及少量Fe3+、Al3+等离子,则生成TiO2+的离子方程式是__。
(3)“反应”时需加入铁屑至浸出液显紫色,此时溶液仍呈强酸性。该过程中有如下反应发生:
2Fe3++Fe=3Fe2+
2TiO2+(无色)+Fe+4H+=2Ti3+(紫色)+Fe2++2H2O
Ti3+(紫色)+Fe3++H2O=TiO2+(无色)+Fe2++2H+
加入铁屑的作用是____。
(4)通过控制条件,可以使过程①中生成的TiO2·nH2O形成一种液态分散系,用一束光照射该分散系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则分散质颗粒直径的范围是____。
(5)过程①制得的固体TiO2·nH2O需用过量酸清洗以除去其中的Fe(OH)3杂质,检验Fe(OH)3杂质除净的实验方法是____。
(6)过程③生成的废气中含有CO,则TiO2和焦炭、氯气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7)上述工艺具有成本低、可用低品位矿物为原料等优点。依据绿色化学理念,该工艺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只要求写出一项)。
(8)依据表中信息,可采用___方法精制含少量SiCl4杂质的TiCl4。
| TiCl4 | SiCl4 |
熔点/℃ | -25.0 | -68.8 |
沸点/℃ | 136.4 | 57.6 |
2.单选题- (共3题)
3.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测定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过程中持续通入空气可起到搅拌B、C中的反应物的作用 |
B.实验过程中滴加盐酸的速率不宜过快 |
C.依据装置C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测定的结果会偏高 |
D.C中的沉淀经过滤、干燥、称重后可确定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
4.
《本草纲目》中对玻璃有如下叙述:“本作颇黎。颇黎,国名也。其莹如水,其坚如玉,故名水玉,与水精(即水晶,主要成分为SiO2)同名。有酒色、紫色、白色,莹澈与水精相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文中所描述的玻璃颜色,来自某些金属氧化物 |
B.玻璃质地坚硬,不易破碎 |
C.将石灰石、纯碱、石英在高温下熔融,可制得普通玻璃 |
D.不能用带有磨口玻璃塞的玻璃试剂瓶盛放NaOH溶液 |
3.实验题- (共1题)
6.
二苯基乙二酮常用作医药中间体及紫外线固化剂,可由二苯基羟乙酮氧化制得,相关物质的物理参数、化学方程式及装置图(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如下:

+2FeCl3
+2FeCl2+2HCl
在反应装置中,加入10mL冰醋酸、5.50g FeCl3固体、10mL水及少量碎瓷片,加热至沸腾,停止加热,待沸腾平息后加入2.12g二苯基羟乙酮,继续加热回流至二苯基羟乙酮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加水煮沸,冷却后即有二苯基乙二酮粗产品析出,用70%乙醇水溶液重结晶提纯,得到1.80g产品。
重结晶过程如下:
加热溶解→活性炭脱色→趁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其作用是____。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若加热后发现未加碎瓷片,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___。
(3)实验中可采用薄层色谱跟踪反应进程,其原理和操作与纸上层析类同,通过观察薄层色谱展开后的斑点(在实验条件下,只有二苯基羟乙酮和二苯基乙二酮能够产生斑点)判断样品中的成分。如图分别为加入二苯基羟乙酮后反应开始、回流15min、30min、45min和60min时,用毛细管取样、点样,薄层色谱展开后的斑点:

该实验条件下加热____后可认为反应结束。
(4)上述重结晶过程中,____(填步骤名称)操作除去了不溶性杂质。
(5)在重结晶过程中,不可选用明火直接加热,原因是____。
(6)不选择蒸馏的方法提纯二苯基乙二酮粗产品的原因是_____。
(7)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 相对分子质量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溶解性 | |
二苯基羟乙酮 | 212 | 133 | 344 | 1.310 | 不溶于冷水,溶于乙醇 | |
二苯基乙二酮 | 210 | 97 | 348 | 1.084 | 不溶于水,能溶于乙醇 |



在反应装置中,加入10mL冰醋酸、5.50g FeCl3固体、10mL水及少量碎瓷片,加热至沸腾,停止加热,待沸腾平息后加入2.12g二苯基羟乙酮,继续加热回流至二苯基羟乙酮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加水煮沸,冷却后即有二苯基乙二酮粗产品析出,用70%乙醇水溶液重结晶提纯,得到1.80g产品。
重结晶过程如下:
加热溶解→活性炭脱色→趁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其作用是____。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若加热后发现未加碎瓷片,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___。
(3)实验中可采用薄层色谱跟踪反应进程,其原理和操作与纸上层析类同,通过观察薄层色谱展开后的斑点(在实验条件下,只有二苯基羟乙酮和二苯基乙二酮能够产生斑点)判断样品中的成分。如图分别为加入二苯基羟乙酮后反应开始、回流15min、30min、45min和60min时,用毛细管取样、点样,薄层色谱展开后的斑点:

该实验条件下加热____后可认为反应结束。
A.15min | B.30min | C.45min | D.60min |
(5)在重结晶过程中,不可选用明火直接加热,原因是____。
(6)不选择蒸馏的方法提纯二苯基乙二酮粗产品的原因是_____。
(7)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