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79456

试卷类型:四模及以后
试卷考试时间:2017/6/7

1.推断题(共1题)

1.
由化合物A 合成黄樟油(E)和香料F的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选项字母)。
a.化合物A核磁共振氢谱为两组峰
b.CH2Br2只有一种结构
c.化合物E能发生加聚反应得到线型高分子
d.化合物B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
(2)由B转化为D所需的试剂为______。
(3)D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C的同分异构体中具有顺反异构的名称是________(不必注明“顺”“反”)。
(4)写出A→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5)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W有________种(不含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五组峰且峰面积之比是1:2:2:2:3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① lmolW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能消耗2molNaOH
② 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 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能发生聚合反应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写出以、丙酮为主要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的合成路线________。

2.综合题(共1题)

2.
(12分)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其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1)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  
(2)反应Ⅰ得到的产物用I2进行分离。该产物的溶液在过量I2的存在下会分成两层——含低浓度I2的H2SO4层和高浓度的I2的HI层。
①根据上述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
a.两层溶液的密度存在差异
b.加I2前,H2SO4溶液和HI溶液不互溶
c.I2在HI溶液中比在H2SO4溶液中易溶
②辨别两层溶液的方法是  
③经检测,H2SO4层中c(H+):c(SO42-)=2.06:1。其比值大于2的原因是  
(3)反应Ⅱ:2H2SO4(l)=2SO2(g)+O2(g)+2H2O(g) △H=+550kJ/mol
它由两步反应组成:i.H2SO4(l)=SO3(g) +H2O(g) △H=+177kJ/mol
ii.SO3(g)分解。
L(L1、L2),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下图表示L一定时,ii中SO3(g)的平衡转化率随X的变化关系。

①X代表的物理量是
②判断L1、L2的大小关系,并简述理由:

3.单选题(共5题)

3.
2016年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室温“可呼吸”Na—CO2电池。放电时该电池“吸入”CO2,充电时“呼出”CO2。吸入CO2时,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吸收的全部CO2中,有2/3转化为Na2CO3固体沉积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电极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入”CO2时,钠箔为正极
B.“呼出”CO2时,Na+向多壁碳纳米管电极移动
C.“吸入”CO2时的正极反应:4Na++3CO2+4e=2Na2CO3+C
D.标准状况下,每“呼出”22.4 L CO2,转移电子数为0.75 mol
4.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Y和W、Y和Z分别相邻,且W、Y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质的沸点:Y>W>ZB.离子半径:X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YD.W与X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室温下,用pH试纸测定浓度为0.1 mol ·L-1 NaClO溶液的pH
B.将4 mL 0.01mol ·L-1 KSCN溶液与1 mL 0.01 mol ·L-1 FeCl2溶液充分混合;再继续加入KSCN溶液,溶液颜色加深,证明溶液中存在平衡Fe3++ 3SCN-Fe(SCN)3
C.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的稀溶液缓慢倒入酸的稀溶液中,所测反应后混合液温度值偏小
D.测定Na 2SO4溶液与Na2CO3溶液的酸碱性,说明非金属性:S>C
6.
有一无色溶液,可能含有K+、Al3+、Mg2+、 NH4+、Cl -、SO42-、HCO3-、MnO4-中的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做如下实验:①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肯定有 Al3+、Mg2+、 HCO3-B.肯定有 Al3+、Mg2+
C.肯定没有HCO3-、MnO4-、NH4+、K+D.能确定K+、Cl-是否存在
7.
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CH3CH3+Cl2CH3CH2Cl+HCl
CH2=CH2+HClCH3CH2Cl
均为取代反应
B
由油脂得到甘油
由淀粉得到葡萄糖
均发生了水解反应
C
Cl2+2Br‾=2Cl‾+Br2
Zn+Cu2+=Zn2++Cu
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
D
2Na2O2+2H2O+4NaOH+O2
Cl2+H2O=HCl+HClO
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A.AB.BC.CD.D

4.选择题(共1题)

8.司马光撰写的《居家杂仪》中有“凡为子为妇者,毋得蓄私财。俸禄及田宅所入,尽归之父母舅姑。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与。”对材料主旨解读正确的是(    )

5.填空题(共1题)

9.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索,A2-和B+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C、 D为同周期元索,C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D元素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其中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
(2)单质A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其中沸点高的是_____(填分子式),原因是_______;A和B的氢化物所属的晶体类型分别为______和______。
(3)C和D反应可生成组成比为1:3的化合物E, E的立体构型为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
(4)化合物D2A的立体构型为___,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______,单质D与湿润的Na2CO3反应可制备D2A,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5)A和B能够形成化合物F,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参数,a=0.566nm, F 的化学式为______:晶胞中A 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列式计算晶体F的密度(g.cm-3)_____。

6.实验题(共2题)

10.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制取溴苯和溴乙烷:

已知:乙醇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与HBr反应得到溴乙烷(CH3CH2Br),二者某些物理性质如下表所示:
 
溶解性(本身均可作溶剂)
沸点(℃)
密度(g/mL)
乙醇
与水互溶,易溶于有机溶剂
78.5
0.8
溴乙烷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8.4
1.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中发生反应生成目标产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_。
①组装好装置,_________________(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②将A装置中的纯铁丝小心向下插入苯和液溴的混合液中;
③点燃B装置中的酒精灯,用小火缓缓对锥形瓶加热10分钟;
④向烧瓶中加入一定量苯和液溴,向锥形瓶中加入无水乙醇至稍高于进气导管口处,向U形管中加入蒸馏水封住管底,向水槽中加人冰水。
(3)简述实验中用纯铁丝代替铁粉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完毕后,U形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分离溴乙烷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
(5)假设最初取用的无水乙醇是71.9 mL,最后得到的纯净的溴乙烷是66.2 mL,则溴乙烷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11.
硫酸亚铁晶体俗称绿矾(FeSO4 • 7H2O),重铬酸钠晶体俗称红矾钠(Na2Cr2O7·2H2O),它们都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工业上以铬铁矿[主要成分是[Fe(CrO2)2]为原料制备绿矾和红矾钠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Fe(CrO2)2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Fe(CrO2)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
(2)化学上可将某些盐写成氧化物的形式,如Na2SiO3写成Na2O·SiO2,则Fe(CrO2)2可写成__________。
(3)煅烧铬铁矿时,矿石中的Fe(CrO2)2转变成可溶于水的Na2Cr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4Fe(CrO2)2+8Na2CO3+7O22Fe2O3+8Na2CrO4+8CO2
①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加快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⑷己知CrO42-在氢离子浓度不同的酸性溶液中有不同的反应。如:
2CrO42-+2H+=Cr2O72-+H2O    3CrO42-+4H+=Cr3O102-+2H2O
①往混合溶液甲中加入硫酸必须适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混合溶液乙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Fe与混合溶液丙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检验溶液丁中无Fe3+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从溶液丁到绿巩的实验操作为蒸发浓缩、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