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5.
对于某些常见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
C.加入氯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Ag+ |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
2.填空题- (共1题)
7.
对一份稀溶液作初步分析发现,溶液无色、澄清,其中可能含有SO42﹣、Na+、CO32﹣、H+、HCO3﹣、Cl﹣等离子中的若干种,然后又做了如下实验,以确定这些离子是否大量共存.
①用pH试纸测溶液pH,pH试纸显红色.
②取2mL溶液,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生成了白色沉淀.
③对②中所得混合物充分静置后,取上层清液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结果又生成了白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
(2)上述实验中不能肯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__.
①用pH试纸测溶液pH,pH试纸显红色.
②取2mL溶液,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生成了白色沉淀.
③对②中所得混合物充分静置后,取上层清液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结果又生成了白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
(2)上述实验中不能肯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__.
3.实验题- (共1题)
8.
用18.4mol·L-1的浓硫酸,配制100mL 1.0 mol·L-1的稀硫酸,请回答以下问题:
(1)需要18.4 mol·L-1的浓硫酸________mL。
(2)配制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填仪器的标号)。
A.托盘天平 B.烧杯 C.量筒 D.烧瓶 E.250mL容量瓶 F.100mL容量瓶
G.胶头滴管 H.铁架台(带铁夹) I.玻璃棒
(3)下列实验步骤中,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_________。
A.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浓硫酸,缓缓倒入装有约50mL蒸馏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搅拌;
B.用约30mL蒸馏水,分成三次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将每次洗涤液都转移到容量瓶中;
C.将稀释冷却后的硫酸小心地转移到容量瓶中;
D.检查100mL容量瓶瓶口是否有漏液现象;
E.将蒸馏水直接加入容量瓶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F.盖紧瓶塞,反复颠倒振荡,摇匀溶液;
G.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里逐滴加入蒸馏水,至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4)进行A步操作的时候,应该选用①10mL量筒;②50mL量筒;③500mL量筒;④1000mL量筒中的(填序号)__________。
(5)将所配制的稀H2SO4进行测定,发现浓度大于1.0mol/L。请你分析配制过程中可能引起误差偏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2个)。
(1)需要18.4 mol·L-1的浓硫酸________mL。
(2)配制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填仪器的标号)。
A.托盘天平 B.烧杯 C.量筒 D.烧瓶 E.250mL容量瓶 F.100mL容量瓶
G.胶头滴管 H.铁架台(带铁夹) I.玻璃棒
(3)下列实验步骤中,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_________。
A.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浓硫酸,缓缓倒入装有约50mL蒸馏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搅拌;
B.用约30mL蒸馏水,分成三次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将每次洗涤液都转移到容量瓶中;
C.将稀释冷却后的硫酸小心地转移到容量瓶中;
D.检查100mL容量瓶瓶口是否有漏液现象;
E.将蒸馏水直接加入容量瓶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F.盖紧瓶塞,反复颠倒振荡,摇匀溶液;
G.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里逐滴加入蒸馏水,至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4)进行A步操作的时候,应该选用①10mL量筒;②50mL量筒;③500mL量筒;④1000mL量筒中的(填序号)__________。
(5)将所配制的稀H2SO4进行测定,发现浓度大于1.0mol/L。请你分析配制过程中可能引起误差偏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2个)。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