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汝州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7861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3

1.综合题(共1题)

1.
碱式氧化镍(NiOOH)可用作镍氢电池的正极材料,可用废镍催化剂(主要含Ni、Al,少量Cr、FeS等)来制备,其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浸泡除铝”时,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溶解”时放出的气体为_____(填化学式)。
(3)已知该条件下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仝沉淀的pH如下表:
 
开始沉淀的pH
完全沉淀的pH
Ni2+
6.2
8.6
Fe2+
7.6
9.1
Fe3+
2.3
3.3
Cr3+
4.5
5.6
 
“调pH 1”时,洛液pH范围为_______________
(4)在空气中加热Ni(OH)2可得NiOOH,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5)金属铬在溶液中有多种存在形式,CrO42-和Cr2O72-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mol/L的Na2CrO4溶液中c(Cr2O72-),随c(H+)的变化如图所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rO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_______,根据A点数据汁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温度升髙,溶液中CrO4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该反应的△H ____0 (填“>”、“<”或“=”)。

2.单选题(共8题)

2.
下图甲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的尿素(CO(NH2)2)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并生成对环境友好物质的装置,同时利用此装置的电能在铁上镀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铜电极应与X相连接
B.H+透过质子交换膜由右向左移动
C.当N电极消耗0.25mol气体时,则铁电极增重16g
D.M电极反应式:H2NCONH2+H2O-6e-==CO2↑+N2↑+6H+
3.
芳香类化合物C8H8O2,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该芳香化合物连在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后的一氯代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
A.15 种B.16 种C.17 种D.18种
4.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B.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氯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
D.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一C3H6Cl取代,形成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
5.
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反应及实验目的

试剂X

试剂Y

A

电石与饱和食盐水混合,检验乙炔气体

过量CuS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B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混合加热,验证氯、溴、碘单质氧化性依次减弱

过量NaBr溶液

KI溶液

C

乙醇与浓硫酸加热至170℃,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过量NaOH溶液

Br2的CC14溶液

D

乙酸溶液与碳酸钠固体混合,探究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

过量饱和NaHCO3溶液

苯酚钠溶液

 

 
A.AB.BC.CD.D
6.
短周期元素X、Y、Z、W、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原子达到稳定结构获得的电子数目和它的内层电子数目相等,X、Z同主族,Z是所在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R与Z形成的化合物其水溶液呈碱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Z、Y、W
B.X、Y分别与Z形成的多种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C.Y、R分别与X形成的化合物沸点依次升高
D.Z、W、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均能发生反应
7.
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和环境,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B.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一氧化碳气体时,必须要先检验—氧化碳气体的纯度。
C.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应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
D.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仪器炸裂
8.
某氮肥样品可能含有NH4HCO3、NH4C1、NH4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称取该样品1.000克,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将溶液分成两等份依次完成如下实验:
①向一份溶液中加入10mL 0.2mol•L-1的盐酸与之充分反应,可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CO2气体44.8mL(设产生的CO2全部逸出)。
②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6mol•L-1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设产生的NH3全部逸出)至少需要25mL 0.15mol•L-1的硫酸才能被完全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00 g样品中一定含有NH4HCO3 0.316克
B.向①反应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样品中一定含有NH4C1
C.原样品的含氮量为21%
D.无需另外再设计实验验证,就能确定原样品中是否含有NH4Cl
9.
“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生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B.“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D.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3.解答题(共1题)

10.
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I.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XY2和WY2都能溶子水生成对应的酸
b.Q的含氧酸的酸性比X的含氧酸的酸性强
c.X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W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依据将NaOH溶液分别滴入MgO2、ZQ3溶液中的反应现象可比较Mg和Z金属性的强弱
Ⅱ. QY2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消毒灭菌剂。
(2)实验室中利用KQY3和亚硫酸钠在硫酸存在下制备QY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来水厂常用QY2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处理后的水中要求QY2的浓度在0.10~0.80mg·L-1之间。碘量法可以检测水中QY2的浓度,步骤如下:
操作I :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再用NaOH溶液调至中性,并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操作Ⅱ:再加入一定量的Na2S2O3溶液。(己知:2S2O32-+I2 = S4O62-+2I-)。
操作Ⅲ:然后再加硫酸调节水样pH至1~3。
操作时,不同pH环境中Q元素粒子种类及化合价如图所示:

①操作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确定操作II完全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操作Ⅲ过程中,溶液又呈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④若水样的体积为1.0L,在操作II中消耗了1.0×10-3mol·L-1的Na2S2O3溶液10mL,则水样中QY2的浓度是__________mol·L-1(精确到0.01)。

4.实验题(共1题)

11.
硫酰氯(SO2C12)和氯化亚砜(SOC12)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发生剧烈反应,并产生大量白雾。硫酰氯(SO2C12)常用作氯化剂或氯磺化剂,用于制作药品、染料、表面活性剂等。合成的反应式为:SO2(g) + Cl2(g)SO2Cl2(l) △H=-197.3 kJ·mol-1
物质
熔点/℃
沸点/℃
其他性质
SO2C12
-54.1
69.1
易分解:SO2C12SO2↑+Cl2
 
合成SO2C12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省略),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从下表中选择相应的装置完成填空:

①制备SO2选________(填字母)。
②写出用所选装置制取Cl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合成SO2C12的装置图中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丁中盛放的是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将乙中混合物分离开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
(4)图中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为提高本实验中的产率,在实验操作中还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只答—条即可)__________。
(6)氯化亚砜(SOCl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蒸干A1C13溶液不能得到无水AlCl3,用SOC12与AlCl3 • 6H2O的混合加热,可得到无水A1C13,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8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