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78528

试卷类型:二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26

1.综合题(共1题)

1.
氮及其化合物如NH3及铵盐、N2H4、N2O4等在中学化学、化工工业、国防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1)发射航天火箭常用肼(N2H4)与N2O4作燃料与助燃剂。肼(N2H4)与N2O4的反应为2N2H4(g)+N2O4(g)═3N2(g)+4H2O(g)  △H= -1077kJ•mol-1
已知相关反应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化学键
N-H
N-N
N≡N
O-H
E/(kJ•mol-1
390
190
946
460
 
则使1mol N2O4(g)分子中化学键完全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是___________。
(2)N2O4与NO2之间存在反应N2O4(g)2NO2(g)。将一定量的N2O4放入恒容密闭容器中,测得其平衡转化率[a(N2O4)]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由图推测该反应的△H ___0(填“>”或“<”),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a点对应温度下,已知N2O4的起始压强po为108 kPa,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③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N2O4、NO2的消耗速率与自身压强间存在关系v( N2O4)=k1p(N2O4),v(NO2)=k2p2(NO2),其中k1、k2是与反应温度有关的常数。相应的速率压强关系如图所示,一定温度下,k1、k2与平衡常数Kp的关系是k1=___________,在下左图上标出的点中,能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点为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电解NO2制备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某种化合物A,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单选题(共6题)

2.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拟用铅蓄电池进行电絮凝净水的实验探究,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Y 的电极反应: Pb-2e = Pb2+
B.铅蓄电池工作时SO42-向 Y 极移动
C.电解池的反应仅有2Al+6H2O2Al(OH)3+3H2
D.每消耗 103.5 gPb ,理论上电解池阴极上有0.5 molH2生成
3.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制取H2,两个电极均为惰性电极,c 为阴离子交换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为电源的正极
B.工作时,OH-向左室迁移
C.右室电极反应为:C2H5OH+H2O-4e-=CH3COO-+5H+
D.生成H2和CH3COONa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
4.
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2倍;Y和X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Z的原子序数等于W和Y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的氢化物的酸性比WX2的水化物的强,说明Z的非金属性比W的强
B.离子半径大小:Z>Y>X
C.工业上用MnO2和Z的氢化物的浓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Z的单质
D.能形成WXZ2这种共价化合物
5.
下列四组实验中,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配制稀硫酸B.固体NaHCO3分解
C.制备Fe(OH)2沉淀D.收集NH3
6.
化学与生活、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硅单质可作为制造宇宙飞船太阳能电池帆板的主要材料
B.硫酸铜溶液可用来浸泡蔬菜,以保持蔬菜的新鲜
C.常用明矾、硫酸铁等物质来处理污水中的悬浮物质
D.提倡使用共享单车,目的是为了降低碳排放
7.
关于一些重要的化学概念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都是混合物②BaSO4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③冰醋酸、纯碱、小苏打分别属于酸、碱、盐④煤的干馏、煤的气化和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⑤置换反应都属于离子反应
A.①②⑤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

3.填空题(共1题)

8.
铅精矿可用于冶炼金属铅,其主要成分为PbS。
(1)火法炼铅将铅精矿在空气中焙烧,生成PbO和SO2
①用铅精矿火法炼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火法炼铅的废气中含低浓度SO2,可将废气通入过量氨水中进行处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湿法炼铅在制备金属铅的同时,还可制得硫磺,相对于火法炼铅更为环保。湿法炼铅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PbCl2为能溶于水的弱电解质,在Cl-浓度较大的溶液中,存在平衡:PbCl2(aq) + 2Cl-(aq)  PbCl42-(aq)。不同温度下PbCl2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00
1.42
1.94
2.88
3.20
 
①浸取液中FeCl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操作a为加适量水稀释并冷却,该操作有利于滤液1中PbCl2的析出,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溶液3和滤液2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电解装置的两个极室中,可制取金属铅并使浸取液中的FeCl3再生。

ⅰ.溶液3应置于_________(填“阴极室”或“阳极室”)中。
ⅱ.简述滤液2电解后再生为FeCl3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若铅精矿的质量为a g,铅浸出率为b ,当电解池中通过c mol电子时,金属铅全部析出,铅精矿中PbS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4.实验题(共1题)

9.
某小组设计不同实验方案比较Cu2+、Ag+ 的氧化性。
查阅资料:Ag+ + I- = AgI↓ K1=1.2×1016;2Ag+ + 2I- =" 2Ag↓+" I2  K2= 8.7×108
(1)方案1:通过置换反应比较
向酸化的AgNO3溶液插入铜丝,析出黑色固体,溶液变蓝,说明氧化性Ag+>Cu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2:通过Cu2+、Ag+ 分别与同一物质反应进行比较
实验
试 剂
编号及现象
试 管
滴 管

1.0 mol/L
KI溶液
1.0 mol/L AgNO3溶液
Ⅰ.产生黄色沉淀,溶液无色
1.0 mol/L CuSO4溶液
Ⅱ.产生白色沉淀A,溶液变黄
 
①经检验,Ⅰ中溶液不含I2,黄色沉淀是________。
②经检验,Ⅱ中溶液含I2。推测Cu2+做氧化剂,白色沉淀A是CuI。确认A的实验如下:

a.检验滤液无I2。溶液呈蓝色说明溶液含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
b.白色沉淀B是________。
c.白色沉淀A与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说明氧化性Ag+>Cu2+
(3)分析方案2中Ag+ 未能氧化I- ,但Cu2+氧化了I-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编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

KI溶液

KI溶液    AgNO3溶液
a b

KI溶液 CuSO4溶液
c d
现象
无明显变化
a中溶液较快变棕黄色,b中电极上析出银;电流计指针偏转
c中溶液较慢变浅黄色;
电流计指针偏转
 
(电极均为石墨,溶液浓度均为 1 mol/L,b、d中溶液pH≈4)
①a中溶液呈棕黄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极反应式表示)。
②“实验3”不能说明Cu2+氧化了I-。依据是空气中的氧气也有氧化作用,设计实验证实了该依据,实验方案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方案2中,Cu2+能氧化I-,而Ag+未能氧化I-。其原因一是从K值分析:______;二是从Cu2+的反应特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6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