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78480

试卷类型:三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6

1.单选题(共3题)

1.
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NH3被氧化为常见无毒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中OH向电极a移动
B.反应消耗的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
C.O2在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
D.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 6OH===N2↑+ 6H2O
2.
第三周期元素X、Y、Z、W的最高价氧化物溶于水可得四种溶液,0.010 mol/L的这四种溶液pH与该元素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X>Y>Z>W
B.Y元素存在同素异形体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Y
D.X和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恰好中和时,溶液呈中性
3.
向含Fe2、I、Br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溶液中四种粒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b-a=5,线段Ⅳ表示一种含氧酸,且Ⅰ和Ⅳ表示的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段Ⅱ表示Br-的变化情况
B.原溶液中n(FeI2):n(FeBr2)=3:1
C.根据图像无法计算a的值
D.线段Ⅳ表示HIO3的变化情况

2.实验题(共1题)

4.
用下列装置处理含有氰化物(如氰化钾KCN,CN为氰离子)的浓缩废水样品,并测定废水中CN的物质的量浓度。

某学生设计的主要操作步骤为:
①将一定体积的浓缩废水放入A中,从活塞a处通入N2,至E中有大量气体逸出,停止通N2,称取E的质量,恢复成原装置;
②通过分液漏斗向A中注入过量的次氯酸钠碱性溶液;
③反应完成后,点燃酒精灯,再向A中注入过量稀硫酸;
④至反应完全,取下E称其质量,熄灭酒精灯。
(1)步骤②中:
①一定条件下,废水中CN先转化为OCN:CN + ClO= OCN+ Cl,OCN再与ClO反应,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OCN+______ClO+______OH=______    N2↑+______CO32+______Cl+______H2O,
此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为____________元素(填元素名称)。
②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从A中排出的气体含有少量副反应产物HCl和Cl2,需利用上图中的部分装置除去并检验Cl2
①B中所放试剂可以是________(填序号)。
a.足量饱和食盐水 b.足量NaOH溶液
c.足量Na2CO3溶液 d.足量饱和NaHCO3溶液
②检验A中排出的气体中含有Cl2的方法除通过观察D中的现象外,另一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若原浓缩废水为200 mL,反应后E装置增加质量W g,则浓缩废水中c(CN)=____________mol/L(用含W的数学式表示)。
(4)若该c(CN)测定值比实际浓度偏低,该学生设计的主要步骤中缺少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