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有:________。(填字母)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采用节能技术 d.利用太阳能、风能
(2)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____________,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
(3)文献报道某课题组利用CO2催化氢化制甲烷的研究过程如下:

反应结束后,气体中检测到CH4和H2,滤液中检测到HCOOH,固体中检测到镍粉和Fe3O4。CH4、HCOOH、H2的产量和镍粉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仅改变镍粉用量,其他条件不变):

研究人员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HCOOH是CO2转化为CH4的中间体,即:
①写出产生H2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图可知,镍粉是______。(填字母)
a.反应Ⅰ的催化剂 b.反应Ⅱ的催化剂 c.反应Ⅰ、Ⅱ的催化剂 d.不是催化剂
③当镍粉用量从1 mmol增加到10 mmol,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填字母)
a.反应Ⅰ的速率增加,反应Ⅱ的速率不变
b.反应Ⅰ的速率不变,反应Ⅱ的速率增加
c.反应Ⅰ、Ⅱ的速率均不变
d.反应Ⅰ、Ⅱ的速率均增加,且反应Ⅰ的速率增加得快
e.反应Ⅰ、Ⅱ的速率均增加,且反应Ⅱ的速率增加得快
f.反应Ⅰ的速率减小,反应Ⅱ的速率增加
(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有:________。(填字母)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采用节能技术 d.利用太阳能、风能
(2)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____________,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
(3)文献报道某课题组利用CO2催化氢化制甲烷的研究过程如下:

反应结束后,气体中检测到CH4和H2,滤液中检测到HCOOH,固体中检测到镍粉和Fe3O4。CH4、HCOOH、H2的产量和镍粉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仅改变镍粉用量,其他条件不变):

研究人员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HCOOH是CO2转化为CH4的中间体,即:

①写出产生H2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图可知,镍粉是______。(填字母)
a.反应Ⅰ的催化剂 b.反应Ⅱ的催化剂 c.反应Ⅰ、Ⅱ的催化剂 d.不是催化剂
③当镍粉用量从1 mmol增加到10 mmol,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填字母)
a.反应Ⅰ的速率增加,反应Ⅱ的速率不变
b.反应Ⅰ的速率不变,反应Ⅱ的速率增加
c.反应Ⅰ、Ⅱ的速率均不变
d.反应Ⅰ、Ⅱ的速率均增加,且反应Ⅰ的速率增加得快
e.反应Ⅰ、Ⅱ的速率均增加,且反应Ⅱ的速率增加得快
f.反应Ⅰ的速率减小,反应Ⅱ的速率增加
2.单选题- (共6题)
2.
据报道,我国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氢氧燃料电池车将在奥运会期间为运动员提供服务。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溶液。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负极反应式为: 4OH-—4e-===O2+2H2O
B. 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的KOH的物质的量不变
C. 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
D.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
A. 负极反应式为: 4OH-—4e-===O2+2H2O
B. 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的KOH的物质的量不变
C. 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
D.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凡是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彼此一定是同系物
B. 植物油能够使溴水褪色而矿物油不能使溴水褪色
C. 具有苯环结构的蛋白质遇浓HNO3变性,产生黄色不溶物
D. 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的不同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A. 凡是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彼此一定是同系物
B. 植物油能够使溴水褪色而矿物油不能使溴水褪色
C. 具有苯环结构的蛋白质遇浓HNO3变性,产生黄色不溶物
D. 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的不同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除去乙醇中的微量水可加入金属钠,使其完全反应
B. 苯和苯的同系物都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D. 苯不具有典型的双键所应具有的加成反应的性能,故不可能发生加成反应
A. 除去乙醇中的微量水可加入金属钠,使其完全反应
B. 苯和苯的同系物都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D. 苯不具有典型的双键所应具有的加成反应的性能,故不可能发生加成反应
5.
日本索尼公司开发了一种利用面包、土豆等糖分食物发电的“糖电池”技术,所产电量足供一台“随身听”使用。有关糖类及“糖源”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糖类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B. 糖电池工作时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纤维素和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D. 糖电池是二次电池
A. 糖类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B. 糖电池工作时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纤维素和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D. 糖电池是二次电池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碳棒变细
B. NaCl和HCl溶于水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
C. 24Mg32S晶体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之比为1︰1
D. H2S和SiF4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
A. 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碳棒变细
B. NaCl和HCl溶于水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
C. 24Mg32S晶体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之比为1︰1
D. H2S和SiF4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
7.
将V1mL 1.0 mol·L-1盐酸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0 ℃ |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 |
C.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约为1.0 mol·L-1 |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
3.选择题- (共8题)
8.如图,甲、乙为大小和生理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胚芽鞘,其中乙在切下的尖端和下部之间放置一琼脂块,对二者进行相同角度且相同强度的单侧光照射(假定切下的胚芽鞘尖端细胞生理活动与未切下的尖端相同),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9.如图,甲、乙为大小和生理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胚芽鞘,其中乙在切下的尖端和下部之间放置一琼脂块,对二者进行相同角度且相同强度的单侧光照射(假定切下的胚芽鞘尖端细胞生理活动与未切下的尖端相同),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10.在一年一度的3月15日消费者权益日,四川省质监局在成都市废弃物卫生处理场集中销毁一批价值60余万元的假冒伪劣产品。.材料中对假冒伪劣事件的处理体现出
①是国家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②反映市场具有自发性
③是国家直接进行宏观调控 ④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①是国家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②反映市场具有自发性
③是国家直接进行宏观调控 ④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12.有关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从开始剧烈运动到结束后的一段时间,乳酸在血浆中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②口渴时尿量明显减少;
③人少量失血后,血量很快恢复正常
④人喝醋后,血浆中的pH明显下降
⑤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过低,会引起组织水肿
⑥炎热的夏天,人体内产生的热过多引起发汗而使体温不至于上升
①人从开始剧烈运动到结束后的一段时间,乳酸在血浆中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②口渴时尿量明显减少;
③人少量失血后,血量很快恢复正常
④人喝醋后,血浆中的pH明显下降
⑤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过低,会引起组织水肿
⑥炎热的夏天,人体内产生的热过多引起发汗而使体温不至于上升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8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