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题文)碳酸氢钠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实验和日常生活中。某课外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对碳酸氢钠的性质和制法进行了系列实验,请你参与探究。
(1)向NaHCO3溶液滴加MnCl2溶液生成沉淀MnCO3,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向NaHCO3溶液加入少量的镁粉,观察到有气体和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气体一定是______(填化学式),白色沉淀可能是:①MgCO3;②Mg(OH)2;③Mg2(OH)2CO3。欲证明白色沉淀为②,简单的实验方法为______(操作、现象和结论)。
(3)电解Na2CO3溶液制NaHCO3的原理如左下图所示.

①电解初期,电解池中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②若电解过程中透过交换膜的Na+为 0.4 mol,则阳极收集到 O2 _____L(标况)。
③电解后期溶液中的含碳微粒逐渐减少,此阶段阳极反应式为______。
(4)“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 NaCl+NH3+ CO2+H2O= NaHCO3+NH4Cl,模拟该制法的部分装置如右上图所示.
① 正确的操作是______(填序号)。
② 水槽中的冷水起降温作用,这样有利于______。
(1)向NaHCO3溶液滴加MnCl2溶液生成沉淀MnCO3,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向NaHCO3溶液加入少量的镁粉,观察到有气体和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气体一定是______(填化学式),白色沉淀可能是:①MgCO3;②Mg(OH)2;③Mg2(OH)2CO3。欲证明白色沉淀为②,简单的实验方法为______(操作、现象和结论)。
(3)电解Na2CO3溶液制NaHCO3的原理如左下图所示.

①电解初期,电解池中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②若电解过程中透过交换膜的Na+为 0.4 mol,则阳极收集到 O2 _____L(标况)。
③电解后期溶液中的含碳微粒逐渐减少,此阶段阳极反应式为______。
(4)“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 NaCl+NH3+ CO2+H2O= NaHCO3+NH4Cl,模拟该制法的部分装置如右上图所示.
① 正确的操作是______(填序号)。
A.a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碱石灰 |
B.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
C.b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碱石灰 |
D.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
2.
由工业级碳酸锂(含有少量碳酸镁等杂质)制备高纯碳酸锂。实验过程如下:

(1)实验室中在右图所示装置中进行碳化反应:

①碳化反应的主要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碳化时温度需控制在 30℃,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
(2)用 CO2调 pH 为 8~9,其目的是__________。
(3)已知在不同温度下蒸发分解碳酸锂的产率与溶解度关系如图:

90℃以下,随温度升高,碳酸锂产率升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4)请补充完整由滤液制备高纯碳酸锂的实验方案:取滤液放置于烧杯中___________。

(1)实验室中在右图所示装置中进行碳化反应:

①碳化反应的主要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碳化时温度需控制在 30℃,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
(2)用 CO2调 pH 为 8~9,其目的是__________。
(3)已知在不同温度下蒸发分解碳酸锂的产率与溶解度关系如图:

90℃以下,随温度升高,碳酸锂产率升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4)请补充完整由滤液制备高纯碳酸锂的实验方案:取滤液放置于烧杯中___________。
3.
实验室以一种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MgCO3、 MgSiO3以及铁和铝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备MgCO3∙3H2O。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当溶液的pH=8.5时, Mg(OH)2开始沉淀]

(1)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2)氧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
(3)由氧化后得到的溶液经除杂后,滴加适量的Na2CO3溶液便可制得MgCO3∙3H2O。滴加Na2CO3溶液时,不能太快也不能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通过测定产品中的镁含量和碳含量可判断质量的优劣。现称取3.00 g某学生制得的产品溶于足量的稀盐酸中收集到448 mLCO2气体(假设气体全部逸出并折算为标准状况),再将所得溶液稀释至250 mL,取出25 mL,向其中滴加0.1000 mol·L-1的EDTA(Na2H2Y)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体积为23.10 mL。(离子方程式为Mg2++H2Y2-=MgY2-+2H+)通过计算,分别确定镁含量和碳含量比理论值偏高还是偏低?_____。

(1)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2)氧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
(3)由氧化后得到的溶液经除杂后,滴加适量的Na2CO3溶液便可制得MgCO3∙3H2O。滴加Na2CO3溶液时,不能太快也不能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通过测定产品中的镁含量和碳含量可判断质量的优劣。现称取3.00 g某学生制得的产品溶于足量的稀盐酸中收集到448 mLCO2气体(假设气体全部逸出并折算为标准状况),再将所得溶液稀释至250 mL,取出25 mL,向其中滴加0.1000 mol·L-1的EDTA(Na2H2Y)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体积为23.10 mL。(离子方程式为Mg2++H2Y2-=MgY2-+2H+)通过计算,分别确定镁含量和碳含量比理论值偏高还是偏低?_____。
4.
二水氯化钡晶体(BaCl2∙2H2O)在工业上主要用于制造各种钡盐、颜料和有机染料,某研究小组以重晶石(主要成分 BaSO4)制备BaCl2∙2H2O 流程如下图。

(1)已知:
① BaSO4(s)+ 4C(s)=" 4CO(g)" + BaS(s) △H1 = 571.2kJ•mol﹣1
② C(s)+ CO2(g)=" 2CO(g)" △H2 =" 172.5" kJ•mol﹣1
反应 BaSO4(s)+ 2C(s)= 2CO2(g)+ BaS(s)的△H = _____ kJ•mol﹣1
(2)高温焙烧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
(3)脱硫过程中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物理脱硫,第二步是化学脱硫。
①物理脱硫是直接用蒸汽升温,并用空气“爆气法”除去的物质是_____。
②下列物质不宜用作脱硫剂的是_____ (填字母)。
(4)上述流程中洗涤滤渣的主要目的是_____。
(5)溶解时产生的 H2S 可用 80~85 ℃时的石灰氮料浆(CaCN2的浆水混合物)吸收并制得更有价值的产品——硫脲[CS(NH2)2]和熟石灰。请写出制备硫脲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已知:
① BaSO4(s)+ 4C(s)=" 4CO(g)" + BaS(s) △H1 = 571.2kJ•mol﹣1
② C(s)+ CO2(g)=" 2CO(g)" △H2 =" 172.5" kJ•mol﹣1
反应 BaSO4(s)+ 2C(s)= 2CO2(g)+ BaS(s)的△H = _____ kJ•mol﹣1
(2)高温焙烧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
(3)脱硫过程中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物理脱硫,第二步是化学脱硫。
①物理脱硫是直接用蒸汽升温,并用空气“爆气法”除去的物质是_____。
②下列物质不宜用作脱硫剂的是_____ (填字母)。
A.高锰酸钾 | B.次氯酸钠 | C.双氧水 | D.氯气 |
(5)溶解时产生的 H2S 可用 80~85 ℃时的石灰氮料浆(CaCN2的浆水混合物)吸收并制得更有价值的产品——硫脲[CS(NH2)2]和熟石灰。请写出制备硫脲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单选题- (共3题)
5.
“吃尽百味还点盐,穿尽绫罗不如棉”。食盐不仅是调味品,更在医药、化工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食盐熔化时因离子键遭破坏故属化学变化 | B.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备金属钠 |
C.生理盐水的浓度越接近饱和药效越好 | D.加碘食盐中的碘以 IO3- 形成存在 |
6.
铜板上铁铆钉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一层酸性水膜后铁铆钉会被腐蚀,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腐蚀过程中铜极上始终只发生: 2H++2e-= H2↑ |
B.若水膜中溶有食盐将加快铁铆钉的腐蚀 |
C.若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脂能防止铁铆钉被腐蚀 |
D.若将该铜板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则铁铜均难被腐蚀 |
7.
实验室将NH3通入AlCl3溶液中制备Al(OH)3,经过滤、洗涤、灼烧得Al2O3,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均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取NH3 | B.用装置乙制备Al(OH)3 |
C.用装置丙过滤并洗涤Al(OH)3 | D.用装置丁灼烧Al(OH)3得Al2O3 |
3.多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3道)
多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