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高考全真模拟(一)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77579

试卷类型:一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7/4/12

1.推断题(共1题)

1.
[物质结构与性质]
原子序数小于36的X、Y、Z、W、R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五种元素中,仅R为金属元素,其原子序数为27。X价电子排布式为nsnnpn,元素Z基态原子s电子总数与p电子总数相等,W与其它四种元素能层数不同,且未成对电子数目为1个。
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R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X、Y、Z三种原子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具体元素符号表示)。
(2)1mol配合物[R(XY)6]4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    
(3)XZW2是一种高毒类物质,结构与甲醛相似,X原子杂化方式为    ,其沸点高于甲醛的主要原因是    
(4)YW3为黄色、油状、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该分子的立体构型为    (用文字描述)。
(5)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R、Z用具体元素符号表示)。

2.单选题(共3题)

2.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碱石灰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氯气
B.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可以用于食品防腐剂
C.炭具有强还原性,常用于冶炼钠、钾等金属
D.碳酸氢钠溶液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3.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U、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位于IA族,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强,U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W与Z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X与W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B.Z元素的最低化合价位-1,最高化合价为+7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U的强
D.Z的简单离子半径小于U的简单阳离子半径
4.
下列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A.焚烧废旧塑料以防止“白色污染”
B.明矾可用于净水,也可用于淡化海水
C.水瓶胆内部的水垢可用饱和食盐水清洗
D.氢氧燃料电池推广使用可实现碳零排放

3.选择题(共1题)

5.在复平面内,复数z对应的点是Z(1,﹣2),则复数z的共轭复数 {#mathml#}z¯{#/mathml#} ={#blank#}1{#/blank#}.

4.填空题(共1题)

6.
氢氧化镁是已知用途广泛、极具开发前景的环保材料,广泛应用在阻燃、废水中和、烟气脱硫等方面。镁硅酸盐矿石[主要成分Mg3Si2O5(OH)4,含氧化铝、氧化铁、氧化亚铁等杂质]可用于生产氢氧化镁,简要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几种金属阳离子的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下表所示:
 
Fe3+
Al3+
Fe2+
Mg2+
开始沉淀时
1.5
3.3
6.5
9.4
沉淀完全时
3.7
5.2
9.7
12.4
 
(1)对矿石焙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H2O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溶液Ⅰ中加入的X可以是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加入氨水时,Mg2+转化率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溶液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t1前Mg2转化率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t1后Mg2转化率下降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共3题)

7.
过氧化钙微溶于水,溶于酸,可作分析试剂、医用防腐剂、消毒剂。以下是一种制备过氧化钙的实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一)碳酸钙的制备

(1)步骤①加入氨水的目的是_______。小火煮沸的作用是使沉淀颗粒长大,有利于____。
(2)下图是某学生的过滤操作示意图,其操作不规范的是______(填标号)。

a.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壁
b.玻璃棒用作引流
c.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壁
d.滤纸边缘高出漏斗
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二)过氧化钙的制备

(3)步骤②的具体操作为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体,此时溶液呈____性(填“酸”、“碱”或“中”)。将溶液煮沸,趁热过滤。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需要在冰浴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
(5)将过滤得到的白色结晶依次使用蒸馏水、乙醇洗涤,使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
(6)制备过氧化钙的另一种方法是:将石灰石煅烧后,直接加入双氧水反应,过滤后可得到过氧化钙产品。该工艺方法的优点是______,产品的缺点是_______。
8.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K3[Fe(C2O4)3]·H2O可用于摄影和蓝色印刷。某课外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3H2O)中铁元素含量,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称量5.000g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配制成250ml溶液.
步骤二:取所配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滴加KMnO4溶液至草酸根恰好全部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同时,MnO4被还原成Mn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加热至黄色刚好消失,过滤,洗涤,将过滤及洗涤所得溶液收集到锥形瓶中,此时,溶液仍里酸性。
步骤三:用0.010mol/L KMnO4溶液滴定步骤二所得溶液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V1ml,滴定中MnO4-,被还原成Mn2+
重复步骤二、步骤三操作,滴定消耗0.010mol/LKMnO4溶液V2mL。
(1)加入锌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二中加KMnO4的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9.
偶氮苯是橙红色晶体,溶于乙醇,微溶于水,广泛应用于染料制造和橡胶工业,以硝基苯、镁粉和甲醇为原料制备偶氮苯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反应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硝基苯、甲醇和一小粒碘,装上冷凝管,加入少量镁粉,立即发生反应。
步骤2:等大部分镁粉反应完全后,再加入镁粉,反应继续进行,等镁粉完全反应后,加热回流30 min。
步骤3:将所得液体趁热倒入冰水中,并不断搅拌,用冰醋酸小心中和至pH为4~5,析出橙红色固体,过滤,用少量冰水洗涤。
步骤4:用95%的乙醇重结晶。
(1)步骤1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剧烈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镁粉分两次加入而不是一次性全部加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3中析出固体用冰水洗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若要回收甲醇,实验所需的玻璃仪器除冷凝管、酒精灯、牛角管(应接管)和锥形瓶外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0.1 g偶氮苯,溶于5 mL左右的苯中,将溶液分成两等份,分别装于两个试管中,其中一个试管用黑纸包好放在阴暗处,另一个则放在阳光下照射。用毛细管各取上述两试管中的溶液点在距离滤纸条末端1 cm处,再将滤纸条末端浸入装有1∶3的苯环己烷溶液的容器中,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图所示:

①实验中分离物质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法。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________________;利用该方法可以提纯反式偶氮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3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