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上海市崇明县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考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7754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5题)

1.
如图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极发生还原反应
B.每生成6.4 g Cu,转移电子0.2 mol
C.阳极反应式:
D.在直流电源中电流从b流向a
2.
BHT(Butylated Hydroxy Toluene)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合成方法有如下两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芳香烃
B.与BHT互为同系物
C.BHT久置于空气中不会被氧化
D.两种方法的反应类型都是加成反应
3.
下列分子中,属于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A.PCl3B.H2SC.P4D.C2H4
4.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SO2作为食品漂白剂B.氟里昂作为制冷剂
C.Na2CO3治疗胃酸过多D.“地沟油”制取肥皂
5.
下列化学工业中,未涉及原料循环使用的是
A.侯德榜制碱法B.索尔维制碱法
C.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D.工业炼铁

2.选择题(共6题)

6.

如图所示,1、2两个闭合圆形线圈用同样的导线制成,匝数n1=2n2,半径R1=2R2,图示区域内有均匀磁场,其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减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7.

如图所示,1、2两个闭合圆形线圈用同样的导线制成,匝数n1=2n2,半径R1=2R2,图示区域内有均匀磁场,其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减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8.

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候,是因为(  )

9.

读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下题.

10.

读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下题.

11.

读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下题.

3.填空题(共2题)

12.
丁子香酚结构简式为,有机物F是丁子香酚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是有机化工原
料,用于合成药物的中间体。
某校兴趣小组设计以下方案合成F: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不能与丁子香酚反应的是   (填字母)。
A.NaOH B.NaHCO3 C.Br2 D.C2H5OH
(2)关于A→B的反应类型可能是     (填字母)。
A.加成反应 B.取代反应 C.聚合反应 D.消除反应
(3)写出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①含有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5)由C经过一步反应可制得一种烈性炸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3.
卤代烃(R-X)在醚类溶剂中与Mg反应可制得格氏试剂,格氏试剂在有机合成方面用途广泛。
已知: 
(R表示烃基,R′和R″表示烃基或氢)
某有机物A有如下转化:

试回答下列问题:
(1)B→A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2)G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一种满足下列条件的物质H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有三种不同氢原子;③含有最多的甲基
(5)聚苯乙烯(PS)由苯乙烯( )聚合而成,是一种多功能塑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机器设备等许多日常生活领域中。写出以 D和苯为主要原料制备苯乙烯()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
(合成路线常用表示方法为:AB ……目标产物)

4.实验题(共1题)

14.
粗CuO是将工业废铜、废铜合金等高温焙烧而成的,杂质主要是铁的氧化物及泥沙。以粗CuO为原料制备胆矾的主要流程如下:

经操作I得到粗胆矾,操作III得到精制胆矾。两步操作相同,具体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
已知:转化为相应氢氧化物时,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如下表:
 



开始沉淀时的pH
2.7
7.6
5.2
完全沉淀时的pH
3.7
9.6
6.4
 
(1)溶解、过滤需要用到玻璃棒,它的作用是________
(2)写出加入3% H2O2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原溶液显酸性)。
(3)加稀氨水调节pH应调至范围______。下列物质可用来替代稀氨水的是___。(填字母)
A.NaOH B.Cu(OH)2C.CuO D.NaHCO3
(4)操作III析出胆矾晶体后,溶液中还可能存在的溶质为CuSO4、H2SO4________________
(5)某学生用操作III所得胆矾进行“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实验
第二次实验
坩埚质量(g)
14.520
14.670
坩埚质量晶体质量(g)
17.020
18.350
第一次加热、冷却、称量(g)
16.070
16.989
第二次加热、冷却、称量(g)
16.070
16.988
 
两次都无须再做第三次加热、冷却、称量,理由是______,该生此次实验的相对误差为__%(保留1位小数),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填字母)。
A.加热前称量时坩埚未完全干燥 B.该胆矾中含有受热不分解的杂质
C.加热后坩埚放在干燥器中冷却 D.玻璃棒上沾有的固体未刮入坩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6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