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常用作风信子等香精的定香剂D以及可用作安全玻璃夹层的高分子化合物PVB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种峰,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A与
合成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C为反式结构,由B还原得到。C的结构的是__________
(4)E能使
的
溶液褪色,N由A经反应1~3合成。
a. ①的化学试剂和条件是_______。
b. 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c. 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5)PVAc由一种单体经加聚反应得到,该单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6)碱性条件下,PVAc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已知:

(1)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种峰,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A与

(3)C为反式结构,由B还原得到。C的结构的是__________
(4)E能使


a. ①的化学试剂和条件是_______。
b. 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c. 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5)PVAc由一种单体经加聚反应得到,该单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6)碱性条件下,PVAc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综合题- (共1题)
2.
在温度t1和t2下,X2(g)和 H2反应生成HX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1)已知t2>t1,HX的生成反应是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HX的电子式是_________。
(3)共价键的极性随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的增大而增强,HX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4)X2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5)K的变化体现出
化学性质的递变性,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_________,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6)仅依据K的变化,可以推断出:随着卤素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_______(选填字母)
a. 在相同条件下,平衡时
的转化率逐渐降低
b.
与
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
c. HX的还原性逐渐
d. HX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化学方程式 | K (t1 ) | K (t2) |
![]() ![]() ![]() | 1.8![]()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 34 |
(1)已知t2>t1,HX的生成反应是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HX的电子式是_________。
(3)共价键的极性随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的增大而增强,HX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4)X2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5)K的变化体现出

(6)仅依据K的变化,可以推断出:随着卤素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_______(选填字母)
a. 在相同条件下,平衡时

b.


c. HX的还原性逐渐
d. HX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3.选择题- (共5题)
4.单选题- (共2题)
9.
下列与处理方法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用Na2S去除废水中的Hg2+:Hg2++S2-=HgS↓ |
B.用催化法处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CO+NO![]() |
C.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 |
D.用高温催化氧化法去除烃类废气(CxHy):CxHy+(x+![]() ![]() ![]() |
5.填空题- (共1题)
10.
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1)溶液A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时用盐酸控制阳极区溶液的pH在2~3,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盐酸的作用______________
(4)电解所用的盐水需精制。去除有影响的
、
,NH+3,
,[
>
]。
精致流程如下(淡盐水和溶液A来电解池):

①盐泥a除泥沙外,还含有的物质是____。
②过程Ⅰ中将NH4+转化为N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③
的溶解度比
的小,过程Ⅱ中除去的离子有______
④经过程Ⅲ处理,要求盐水中c 中剩余
的含量小于5mg /l ,若盐水b中
的含量是7.45 mg /l ,则处理10m3盐水b ,至多添加10%
溶液_______kg(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1)溶液A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时用盐酸控制阳极区溶液的pH在2~3,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盐酸的作用______________
(4)电解所用的盐水需精制。去除有影响的





精致流程如下(淡盐水和溶液A来电解池):

①盐泥a除泥沙外,还含有的物质是____。
②过程Ⅰ中将NH4+转化为N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③


④经过程Ⅲ处理,要求盐水中c 中剩余



6.实验题- (共1题)
11.
甲、乙两同学为探究
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
(2)C中白色沉淀是_______ ,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_______ 性。
(3)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
(4)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未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 ;乙在A、B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 。
②进行实验,B中现象:
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___ 。
(5)合并(4)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试验。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 。

操作 | 现象 |
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 | 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B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放略显浅棕色并逐渐消失 |
打开弹簧夹,通入N2,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 | |
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 | 尚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 |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中白色沉淀是
(3)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4)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未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
②进行实验,B中现象:
甲 | 大量白色沉淀 |
乙 | 少量白色沉淀 |
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
(5)合并(4)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试验。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5道)
单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