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已知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A与C同主族,A与B、A与E形成共价化合物,A与B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E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D是同周期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1)五种元素中,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画出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
(2)B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
(3)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X、Y、Z三种物质中均含有上述元素中的某一种元素,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①X、Y、Z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若W固体俗称干冰,则反应Y→Z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若W是强碱,且Y是白色难溶固体,则反应Y →Z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X、Y、Z是均含有同一种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W是一种常见金属单质,且上述转化均在常温条件下完成,则反应Z→Y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五种元素中,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画出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
(2)B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
(3)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X、Y、Z三种物质中均含有上述元素中的某一种元素,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①X、Y、Z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若W固体俗称干冰,则反应Y→Z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若W是强碱,且Y是白色难溶固体,则反应Y →Z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X、Y、Z是均含有同一种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W是一种常见金属单质,且上述转化均在常温条件下完成,则反应Z→Y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 (共1题)
2.
某兴趣小组研究亚硝酸钠,查阅下列资料,试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 2NaNO2+4HI=2NO↑+I2+2NaI+2H2O。请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若有0.75mol电子转移,则被还原的氧化剂粒子数为_______。(用NA表示)
(2)误食NaNO2会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可服用维生素C解毒。下列分析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A.NaNO2被还原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C.还原性: 维生素C > Fe2+ D.NaNO2是还原剂
(3)下列方法中,可用来区分NaNO2和NaCl的是______ (填序号)。
A. 焰色反应 B.分别滴加酸化FeSO4溶液和KSCN溶液
C.在酸性条件下加入KI 淀粉溶液 D.分别滴加AgNO3溶液
(4)某同学把新制的氯水加到NaNO2溶液中,观察到氯水褪色,同时生成NaNO3和HCl,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药品 | NaNO2 (亚硝酸钠) |
性质 | 1.在酸性溶液中有较强氧化性,能将Fe2+ 氧化成Fe3+ ; 2.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盐。 |
(1)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 2NaNO2+4HI=2NO↑+I2+2NaI+2H2O。请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若有0.75mol电子转移,则被还原的氧化剂粒子数为_______。(用NA表示)
(2)误食NaNO2会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可服用维生素C解毒。下列分析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A.NaNO2被还原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C.还原性: 维生素C > Fe2+ D.NaNO2是还原剂
(3)下列方法中,可用来区分NaNO2和NaCl的是______ (填序号)。
A. 焰色反应 B.分别滴加酸化FeSO4溶液和KSCN溶液
C.在酸性条件下加入KI 淀粉溶液 D.分别滴加AgNO3溶液
(4)某同学把新制的氯水加到NaNO2溶液中,观察到氯水褪色,同时生成NaNO3和HCl,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7题)
3.
根据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推测不合理的是 ( )
选项 | 事实 | 推测 |
A | Mg与水反应缓慢,Ca与水反应较快 | Ba(第ⅡA族)与水反应会更快 |
B | Si是半导体材料,同族的Ge也是半导体材料 | 第ⅣA族的元素的单质都可作半导体材料 |
C | HCl在1 500 ℃时分解,HI在230 ℃时分解 | 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 |
D | Si与H2高温时缓慢反应,S与H2加热能反应 | P与H2在高温时反应 |
A.A | B.B | C.C | D.D |
4.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和Z位于同一主族。m、n、p均为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丙为其中三种元素对应的单质,丙为淡黄色固体,易溶在XZ2中,n是一种二元弱酸。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X<Y | B.非金属性:Y>Z>X |
C.Y与Z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有漂白性 | D.W与X组成的化合物中只有极性键 |
6.
除去下列括号内杂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Fe2+(Fe3+):还原铁粉,过滤 |
B.Cl2(HCl):饱和食盐水,洗气 |
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加热 |
D.HNO3溶液(H2SO4):适量 BaCl2溶液,过滤 |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石英坩埚、水泥和陶瓷都是硅酸盐产品 |
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NaClO,“洁厕灵”的有效成分为 HCl,若将两者混合使用,其杀菌效果和去除厕所污渍的效果都将加强 |
C.“玉兔号”月球车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
D.高铁车厢大部分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材料具有强度大、质量轻、抗腐蚀能力强等优点 |
9.
已知H2(g)+I2(g)
2HI(g)∆H<0,有相同容积的定容密封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H2和I2(g)各0.1mol ,乙中加入HI 0.2mol,相同温度下分别达到平衡。欲使甲中HI的平衡浓度大于乙中HI的平衡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甲、乙提高相同温度 | B.甲中加入0.1mol He,乙不改变 |
C.甲降低温度,乙不变 | D.甲增加0.1molH2,乙增加0.1mol I2 |
4.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