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汽车尾气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CxHy、NO、CO、SO2及固体颗粒物等。研究汽车尾气的成分及其发生的反应,可以为更好的治理汽车尾气提供技术支持。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治理尾气中NO和CO的一种方法是:在汽车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装置,使二者发生反应转化成无毒无污染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活性炭也可用于处理汽车尾气中的NO。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1000 molNO和2.030 mol固体活性炭,生成A、B两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测得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以及容器内压强如下表:

根据上表数据,写出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判断p 3.93MPa(用“>”、“<"或“=”填空)。计算反应体系在200℃时的平衡常数Kp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体积分数)。
(3)汽车尾气中的S02可用石灰水来吸收,生成亚硫酸钙浊液。常温下,测得某纯CaS03与水形成的浊液pH为9,已知Kal(H2S03)=1.8×10-2 ,Ka2(H2S03)=6.0 ×10-9,忽略SO32-的第二步水解,则Ksp(CaS03)= 。
(4)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含有甲烷,其在排气管的催化转化器中可发生如下反应CH4(g)+H20(1)=CO(g)+3H2 (g) △H="+250.1" kJ/mol。已知CO(g)、H2 (g)的燃烧热依次为283.0kJ/mol、285.8 kJ/mol,请写出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以CH4 (g)为燃料可以设计甲烷燃料电池,该电池以稀H2 S04作电解质溶液,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已知该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为86. 4%,则该电池的比能量为 kW.h.kg-1(结果保留1位小数,比能量=
,lkW·h=" 3." 6×1 06J) 。
(1)治理尾气中NO和CO的一种方法是:在汽车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装置,使二者发生反应转化成无毒无污染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活性炭也可用于处理汽车尾气中的NO。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1000 molNO和2.030 mol固体活性炭,生成A、B两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测得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以及容器内压强如下表:

根据上表数据,写出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判断p 3.93MPa(用“>”、“<"或“=”填空)。计算反应体系在200℃时的平衡常数Kp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体积分数)。
(3)汽车尾气中的S02可用石灰水来吸收,生成亚硫酸钙浊液。常温下,测得某纯CaS03与水形成的浊液pH为9,已知Kal(H2S03)=1.8×10-2 ,Ka2(H2S03)=6.0 ×10-9,忽略SO32-的第二步水解,则Ksp(CaS03)= 。
(4)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含有甲烷,其在排气管的催化转化器中可发生如下反应CH4(g)+H20(1)=CO(g)+3H2 (g) △H="+250.1" kJ/mol。已知CO(g)、H2 (g)的燃烧热依次为283.0kJ/mol、285.8 kJ/mol,请写出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以CH4 (g)为燃料可以设计甲烷燃料电池,该电池以稀H2 S04作电解质溶液,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已知该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为86. 4%,则该电池的比能量为 kW.h.kg-1(结果保留1位小数,比能量=

2.
碳是地球上组成生命的最基本元素之一,可以sp3、sp2和sp杂化轨道成共价键,具有很强的结合能力,与其它元素结合成不计其数的无机物和有机化合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碳及其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碳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种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其价电子排布图为 。
(2)光气的分子式为COCl2,又称碳酰氯,是一种重要的含碳化合物,判断其分子立体构型为 ,其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 杂化。
(3)碳酸盐在一定温度下会发生分解,实验证明碳酸盐的阳离子不同,分解温度不同,如下表所示:

试解释为什么随着阳离子半径的增大,碳酸盐的分解温度逐步升高?
(4)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C60,又名足球烯,是一种高度对称的球碳分子。立方烷(分子式:C8H8,结构是立方体:
)是比C60约早20年合成出的一种对称型烃类分子,而现如今已合成出一种立方烷与C60的复合型分子晶体,该晶体的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立方烷分子填充在原C60晶体的分子间空隙中。则该复合型分子晶体的组成用二者的分子式可表示为

(5)碳的另一种同素异形体——石墨,其晶体结构如上图所示,虚线勾勒出的是其晶胞。则石墨晶胞含碳原子个数为 个。已知石墨的密度为ρg.cm-3 ,C-C键长为rcm,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A,计算石墨晶体的层间距为 cm。
(1)基态碳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种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其价电子排布图为 。
(2)光气的分子式为COCl2,又称碳酰氯,是一种重要的含碳化合物,判断其分子立体构型为 ,其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 杂化。
(3)碳酸盐在一定温度下会发生分解,实验证明碳酸盐的阳离子不同,分解温度不同,如下表所示:

试解释为什么随着阳离子半径的增大,碳酸盐的分解温度逐步升高?
(4)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C60,又名足球烯,是一种高度对称的球碳分子。立方烷(分子式:C8H8,结构是立方体:


(5)碳的另一种同素异形体——石墨,其晶体结构如上图所示,虚线勾勒出的是其晶胞。则石墨晶胞含碳原子个数为 个。已知石墨的密度为ρg.cm-3 ,C-C键长为rcm,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A,计算石墨晶体的层间距为 cm。
2.推断题- (共1题)
3.
阿斯巴甜(F)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糖果的甜味剂,其结构式为
,合成阿斯巴甜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芳香族化合物A能发生银镜反应,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5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②
③RCN
RCOOH
④
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名称为_________,E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类型是_________,反应⑤的类型是__________。
(3)C和D的结构简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C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②能与FeCl3 溶液作用显紫色
③能与饱和NaHCO3 溶液反应产生气体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甲醛为起始原料制备氨基乙酸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


已知:①芳香族化合物A能发生银镜反应,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5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②

③RCN

④

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名称为_________,E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类型是_________,反应⑤的类型是__________。
(3)C和D的结构简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C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②能与FeCl3 溶液作用显紫色
③能与饱和NaHCO3 溶液反应产生气体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甲醛为起始原料制备氨基乙酸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6题)
4.
在微电子工业中 NF3 常用作氮化硅的蚀刻剂,工业上通过电解含 NH4F 等的无水熔融物生产NF3,其电解原理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 电极为电解池的阳极 |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NH4++3F--6e—===NF3+4H+ |
C.H+由b极移向a极,并参与电极反应 |
D.电解过程中可能还会生成少量氧化性极强的气体单质,该气体的分子式为 F2 |
5.
离子液体在有机合成、无机合成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咪唑是合成“离子液体”的一种原料,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咪唑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式C3H4N2 |
B.分子中含有一种非极性键和两种极性键 |
C.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反应 |
D.一氯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 |
6.
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22.4 L 盐酸含有NA个 HCl 分子 |
B.常温常压下,7.8 g Na2O2含离子数为 0.4 NA |
C.室温下向 1 L pH="1" 的醋酸溶液中加水,所得溶液中 H+数目大于 0.1 NA |
D.1mol 乙酸(忽略挥发损失)与足量的 C2H518OH 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充分反应可生成NA个 CH3CO18OC2H5 |
7.
X、Y、Z、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不同主族短周期元素,其中两种为金属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X与 W、Y 与Z这两对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均为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Y 的简单离子半径大于 W 的简单离子半径 |
B.固体 Y2Z3 不能从溶液中制得 |
C.Z 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酸 |
D.XW2 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 电子稳定结构 |
9.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金属钠可以保存在石蜡油中,并贴上如图标志![]() |
B.夏天雷雨过后空气特别清新是因为空气中产生了少量臭氧 |
C.石油的裂解可以得到甲烷、乙烯、丙烯等重要化工原料 |
D.煤中含有苯、甲苯和粗氨水,可通过干馏得到上述产品 |
4.实验题- (共1题)
10.
某学生对Na2S03与AgN03在不同pH下的反应进行探究
(1)测得Na2S03溶液pH=10,AgNO3溶液pH=5,二者发生水解的离子分别是__________;
(2)调节pH,实验记录如下:
查阅资料得知:
①Ag2SO3:白色,难溶于水,溶于过量的Na2SO3溶液
②Ag2O棕黑色,不溶于水,能和酸反应,它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该同学推测a中白色沉淀为Ag2SO4,依据是空气中的氧气可能参与反应,则生成硫酸银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
该同学设计实验确认了a、b、c中的白色沉淀不是Ag2SO4,实验方法是:取b、c中白色沉淀, 置于Na2SO3溶液中,沉淀溶解。另取Ag2SO4固体置于足量 溶液中,未溶解。
(4)将c中X滤出、洗净,为确认其组成,实验如下:
I.向X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Ⅱ.向x中加人过量浓HNO3,产生红棕色气体。
Ⅲ.用Ba(NO3)2溶液、BaCl2溶液检验Ⅱ中反应后的溶液,前者无变化,后者产生白色沉淀.
①实验I的目的是 。
②根据实验现象,分析X是 。
③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该同学综合以上实验,分析产生X的原因,认为随着酸性的增强,+4价硫的还原性增强,能被+1价银氧化。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实验如下:

①通人Y后,瓶中白色沉淀转化为棕黑色,气体Y是 。
②白色沉淀转化为X的化学方程式是 。
(1)测得Na2S03溶液pH=10,AgNO3溶液pH=5,二者发生水解的离子分别是__________;
(2)调节pH,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 | pH | 现象 |
a | 10 | 产生白色沉淀,稍后溶解,溶液澄清 |
b | 6 | 产生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沉淀未溶 |
c | 2 |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产生海绵状棕黑色物质X |
①Ag2SO3:白色,难溶于水,溶于过量的Na2SO3溶液
②Ag2O棕黑色,不溶于水,能和酸反应,它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该同学推测a中白色沉淀为Ag2SO4,依据是空气中的氧气可能参与反应,则生成硫酸银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
该同学设计实验确认了a、b、c中的白色沉淀不是Ag2SO4,实验方法是:取b、c中白色沉淀, 置于Na2SO3溶液中,沉淀溶解。另取Ag2SO4固体置于足量 溶液中,未溶解。
(4)将c中X滤出、洗净,为确认其组成,实验如下:
I.向X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Ⅱ.向x中加人过量浓HNO3,产生红棕色气体。
Ⅲ.用Ba(NO3)2溶液、BaCl2溶液检验Ⅱ中反应后的溶液,前者无变化,后者产生白色沉淀.
①实验I的目的是 。
②根据实验现象,分析X是 。
③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该同学综合以上实验,分析产生X的原因,认为随着酸性的增强,+4价硫的还原性增强,能被+1价银氧化。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实验如下:

①通人Y后,瓶中白色沉淀转化为棕黑色,气体Y是 。
②白色沉淀转化为X的化学方程式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