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75034

试卷类型:一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7/9/14

1.单选题(共7题)

1.
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ρ=1.84 g·cm3)配制240 mL 1.84 mol·L1稀硫酸,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蒸馏水缓慢注入盛有一定量浓硫酸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至冷却
B.必需的定量仪器有100 mL量筒、250 mL容量瓶和托盘天平
C.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25.0 mL
D.先在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将量好的浓硫酸注入容量瓶,加水定容
2.
表中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 )

编号
气体
a
b
c
A
NH3
浓氨水
生石灰
碱石灰
B
SO2
70%浓H2SO4
Na2SO3固体
98%浓H2SO4
C
NO
稀HNO3
铜屑
H2O
D
NO2
浓HNO3
铜屑
NaOH溶液
 
A.AB.BC.CD.D
3.
海水中主要含有Na+、K+、Mg2+、Ca2+、Cl-、Br-、SO42-、HCO3-、CO32-等离子,火力发电时排放的烟气可用海水脱硫,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海水pH约为8的原因主要是天然海水含CO32-、HCO3-
B.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有SO2+H2OH2SO3
C.氧化主要是氧气将HSO3-、SO2-、H2SO3氧化为SO42-
D.经稀释“排放”出的废水中,SO42-浓度与海水相同
4.
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A.除去粗盐溶液中的不溶物
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C.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 
D.乙酸乙酯的制备
5.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杀菌消毒
B.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溶液与胶体之间
C.碳素钢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D.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不属于胶体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
B.氨氮废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C.某种光学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据此可推算该检测技术能测量细胞内浓度约为1012~1011mol·L1的目标分子
D.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
7.
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A.除去粗盐溶液中不溶物
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C.除去CO中的CO2气体
D.乙酸乙酯的制备演示实验

2.选择题(共4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9.1支铅笔长 34 分米, 12 支铅笔长{#blank#}1{#/blank#}分米. 23 支长{#blank#}2{#/blank#}分米.
10.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喜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李贽(    )
11.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喜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李贽(    )

3.填空题(共2题)

12.
KClO3晶体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生产工艺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aCO3煅烧前要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氯化池”中生成Ca(ClO3)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操作a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KClO3可通过反应:3Cl2+6KOH5KCl+KClO3+3H2O,在密闭容器中向9 ℃的KOH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此时Cl2的氧化产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继续通入适量Cl2,将溶液加热,溶液中主要离子的浓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甲、乙、丙依次表示的离子是_________。(不考虑Cl2的挥发)
 
(5)甲同学为测定制取的KClO3样品中ClO3的含量,称取样品a g,准确配制成1000 mL溶液,从上述溶液中取出10.00 mL于锥形瓶中,准确加入30.00 mL 1.00 mol·L−1 (NH4)2Fe(SO4)2溶液(过量)。再在锥形瓶中加入100 mL蒸馏水及某种氧化还原反应指示剂,用0.200 mol·L−1 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5.00 mL。样品中Cl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已知: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ClO3可被Fe2+还原为Cl。)
13.
某工业废水中仅含表中的离子中的5种(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均为0.1mol/L。
阳离子
K+  Cu2+  Fe3+  Al3+  Fe2+
阴离子
Cl-  CO32- NO3- SO42-  SiO32-
 
甲同学欲探究废水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I.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紫色火焰(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Ⅱ.取少量溶液,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
Ⅲ.另取溶液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
Ⅳ.向Ⅲ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推断:
(1)由I、Ⅱ判断,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写离子符号).
(2)Ⅲ中加入少量盐酸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Ⅲ中红棕色气体(标况下)收集一满试管然后倒扣入水中(假设溶质不扩散),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精确到千分位).
(4)甲同学最终确定原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是___________,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__.
(5)另取100mL原溶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得到的固体为_____________,质量为_____________g.

4.实验题(共1题)

14.
某同学将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加入CuSO4溶液中,发现生成了沉淀,其对沉淀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假设]
假设1:沉淀是CuCO3
假设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3沉淀是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
[验证假设]
(2)如果假设1成立,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假设3中有Cu(OH)2生成的理论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证明以上哪种假设成立,该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沉淀样品中CuCO3的质量分数:
 
①实验时的步骤依次为a.打开K1、K3,关闭K2、K4,通入过量空气;b.关闭K1、K3,打开K2、K4,充分反应;c.打开K1、K4,关闭K2、K3,通入过量空气,若未进行步骤a,将使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低”“偏高”或“无影响”)。实验结束时通入过量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10.0 g,装置D的质量增加了2.2 g,则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③由以上实验可知,假设____________成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