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福州八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7494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单选题(共7题)

1.
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上通甲烷和氧气,其总反应式为:CH4+2O2+ 2OH= CO32—+ 2H2O,有关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是
A.电解质溶液中CO32—向正极移动
B.工作一段时间后,正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10OH-8e== CO32—+7H2O
D.标准状况下,通入5.6LO2完全反应后,有0.50mol电子转移
2.
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往下水道中倾倒硫酸铜溶液,会进一步加快铁制管道的腐蚀
B.镁与稀盐酸反应剧烈,加入醋酸钠晶体可以减慢反应速率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时用铁作阳极
D.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
3.
电解稀H2SO4、Cu(NO3)2、NaCl的混合液,最初一段时间阴极和阳极上分别析出的物质分别是()
A.H2和Cl2B.Cu和Cl2C.H2和O2D.Cu和O2
4.
装置如图,通电后,发现Cu极附近溶液蓝色加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极为负极,Cu为阳极
B.左烧杯溶液和右烧杯溶液的pH都变小
C.左烧杯Pt极和右烧杯Fe极的电解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左烧杯溶液浓度变大,右烧杯溶液浓度不变
5.
为了避免青铜器生成铜绿,以下方法正确的是 ( )
A.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B.将青铜器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
C.将青铜器保存在潮湿的空气中D.在青铜器的表面覆盖一层防渗的高分子膜
6.
从化学原理和经济利益角度分析,下列从海水中提取镁单质的方法最可行的是
A.海水
B.海水
C.海水
D.海水
7.
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3COCH3+Br2CH3COCH2Br+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v(Br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初始浓度c/mol·L-1
溴颜色消失所需时间t/s
CH3COCH3
HCl
Br2

0.80
0.20
0.001 0
290

1.60
0.20
0.001 0
145

0.80
0.40
0.001 0
145

0.80
0.20
0.002 0
580
 
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增大c(CH3COCH3),v(Br2)增大B.实验②和③的v(Br2)相等
C.增大c(HCl),v(Br2)增大D.增大c(Br2),v(Br2)增大

2.选择题(共1题)

8.下列不是转基因食物安全的反对者的观点的是(     )  

3.实验题(共1题)

9.
如下图所示,甲、乙两池电极材料都是铁棒与碳棒,乙池中电子电子流动方向见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池中均盛200mL饱和NaCl溶液和酚酞的混合液,反应开始后:
①甲池中_____极,乙池中的_____极附近溶液变红(填“正”或“负”或“阴”或“阳”)。
②甲池碳极上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乙池中Fe电极上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乙池中收集到1.12L(标况下)有色气体时,停止实验,忽略池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池中溶液的c(OH)约为________________,要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相同的状况,应向溶液中补充一定量的____________
A.盐酸B.NaCl固体C.NaCl溶液D.HCl气体
(2)若两池中均盛有200mL 2mol•L-1CuSO4溶液:
①反应一段时间后,有红色物质析出的是甲池中的___棒,乙池中的___棒。
②写出乙池通电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乙池中通过1.2mol 电子后停止实验,则乙池中共可收集到气体的体积为(标准状况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