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钻蓝(含Co、Al、O三种元素)是一种带绿光的蓝色颜料。固相法是制备钴蓝颜料方法之一,即将钴、铝的氧化物(或是两者的氢氧化物)按一定比例负载于石墨烯上,然后在马弗炉中高温灼烧、冷却、研磨。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钴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__。
(2)下列O原子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能量最低的是__(填字母)。
(3)已知Co的活泼性与Fe相近,Co、Al、O的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
(4)石墨烯的结构如图甲所示。

①每个石墨烯分子中,C(如图中1位置处)可形成σ键的个数为__,其杂化类型为___。
②C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其键型以共价键为主,原因是__。
(5)钴蓝晶胞结构如图乙所示,其立方晶胞由4个I型和4个II型小立方体构成。

①钴蓝的化学式为__。
②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钴蓝晶体的密度为__g·cm-3(列计算式即可)。
(1)基态钴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__。
(2)下列O原子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能量最低的是__(填字母)。
A.![]() | B.![]() |
C.![]() | D.![]() |
(4)石墨烯的结构如图甲所示。

①每个石墨烯分子中,C(如图中1位置处)可形成σ键的个数为__,其杂化类型为___。
②C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其键型以共价键为主,原因是__。
(5)钴蓝晶胞结构如图乙所示,其立方晶胞由4个I型和4个II型小立方体构成。

①钴蓝的化学式为__。
②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钴蓝晶体的密度为__g·cm-3(列计算式即可)。
2.
NO是重要化学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生产硝酸时,首先氨氧化反应制备N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工厂排放尾气中NO可用催化剂[La0.8A0.2BCoO3+x(
第一阶段:B4+(不稳定)+H2→低价态的金属离子(还原前后催化剂中金属原子的个数不变)
第二阶段:NO(g)+※→NO(吸附态) ∆H1、K1
2NO(吸附态)→2N(吸附态)+O2(g) △H2、K2
2N(吸附态)→N2(g)+2※ △H3、K3
2NO(吸附态)→N2(g) +2O(吸附态) ∆H4、K4
2O(吸附态)→O2(g)+2※ △H5、K5
①第一阶段用H2还原B4+得到低价态的金属离子越多,第二阶段反应的速率越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第二阶段可知,能量大小:NO(g)__________(填“>”“=”或“<”)NO(吸附态)。
③该温度下,NO脱除反应2NO(g)
N2(g)+ O2(g)的平衡常数K=_____(用K1、K4、K5的表达式表示)。
(3)物质的生成热是指最稳定的单质合成1mol该物质所放出的热量(∆H);单质的生成热均为0。已知NO(g)、CO(g)、CO2(g)的生成热分别为90.4kJ·mol-1、l10kJ·mol-1、393 kJ·mol-1。则一定条件下,NO(g)与CO(g)反应2NO(g) + 2CO(g)
N2(g)+2CO2(g)的△H=_____。
(4)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CO和4 mol NO,发生反应2NO(g) +2CO(g)
N2(g)+ 2CO2(g),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Pa)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C点NO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若C点在10 min达到平衡,则10 min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②若起始容器内压强为力P,则C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③若在D点对反应容器升温的同时扩大体积使体系压强减小,重新达到的平衡状态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从图中A、B、C、E点选填)。
(1)工业生产硝酸时,首先氨氧化反应制备N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工厂排放尾气中NO可用催化剂[La0.8A0.2BCoO3+x(
A.B均为过渡元素)]脱除。研究表明,一定温度下,NO的脱除率与还原剂(如H2)、催化剂以及催化剂表面氧缺位(※)的密集程度有关。催化机理如下: |
第二阶段:NO(g)+※→NO(吸附态) ∆H1、K1
2NO(吸附态)→2N(吸附态)+O2(g) △H2、K2
2N(吸附态)→N2(g)+2※ △H3、K3
2NO(吸附态)→N2(g) +2O(吸附态) ∆H4、K4
2O(吸附态)→O2(g)+2※ △H5、K5
①第一阶段用H2还原B4+得到低价态的金属离子越多,第二阶段反应的速率越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第二阶段可知,能量大小:NO(g)__________(填“>”“=”或“<”)NO(吸附态)。
③该温度下,NO脱除反应2NO(g)

(3)物质的生成热是指最稳定的单质合成1mol该物质所放出的热量(∆H);单质的生成热均为0。已知NO(g)、CO(g)、CO2(g)的生成热分别为90.4kJ·mol-1、l10kJ·mol-1、393 kJ·mol-1。则一定条件下,NO(g)与CO(g)反应2NO(g) + 2CO(g)

(4)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CO和4 mol NO,发生反应2NO(g) +2CO(g)


①C点NO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若C点在10 min达到平衡,则10 min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②若起始容器内压强为力P,则C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③若在D点对反应容器升温的同时扩大体积使体系压强减小,重新达到的平衡状态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从图中A、B、C、E点选填)。
2.工业流程- (共1题)
3.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开发锂离子电池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三位化学家。锂被誉为“高能金属”,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工业上常用β锂辉矿(主要成分为Li2O·Al2O3·4SiO2以及少量钙、镁杂质)和氟磷灰石(Ca5P3FO12)为原料制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0-5 mol·L-1 说明该离子沉淀完全;
②常温下,Ksp[Al(OH)3]=2.7×10-34、Ksp[Mg(OH)2]= 1.2×10-1 ;
③LiFePO4难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氟磷灰石(Ca5P3FO12 )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 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写化学式)。
(2)操作I所需的玻璃仪器名称有烧杯____________,操作 3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3)蒸发浓缩Li2SO4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合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反应原理为LiFePO4
Li+FePO4。写出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某企业制备110.6 t纯净的LiFePO4,需要300t含氧化锂5%的β锂辉矿石,则锂元素的利用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①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0-5 mol·L-1 说明该离子沉淀完全;
②常温下,Ksp[Al(OH)3]=2.7×10-34、Ksp[Mg(OH)2]= 1.2×10-1 ;
③LiFePO4难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氟磷灰石(Ca5P3FO12 )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 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写化学式)。
(2)操作I所需的玻璃仪器名称有烧杯____________,操作 3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3)蒸发浓缩Li2SO4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合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反应原理为LiFePO4

(6)若某企业制备110.6 t纯净的LiFePO4,需要300t含氧化锂5%的β锂辉矿石,则锂元素的利用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5题)
4.
中国古代文物不仅彰显了民族和文化自信,还蕴含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商代“四羊方尊”是青铜制品,青铜属于铜的合金 |
B.宋代《莲塘乳鸭图》所用宣纸,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
C.清代“瓷母”是指各种釉彩大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
D.东晋《洛神赋图》中的颜料铜绿,主要成分属于盐类 |
5.
使用催化剂CoGas可选择性实现氢气还原肉桂醛生成肉桂醇,机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肉桂醛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不共面 |
B.苯丙醛分子中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6种(不含立体异构) |
C.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肉桂醛和肉桂醇 |
D.苯丙醛与![]() |
6.
X、Y、Z、R是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和Z位于同主族且能组成离子化合物; 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的3倍;Y的简单阴离子和Z的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R的周期数等于其主族序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Z>R>Y>X |
B.常温常压下,X与Y形成的化合物呈液态 |
C.X分别与Y、Z、R组成的二元化合物所含化学键类型均相同 |
D.R的单质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
7.
如图为流动电池,其电解质溶液可在电池外部流动,调节电解质,可维持电池内部电解质溶液浓度稳定。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Cu为该电池的负极 |
B.X为PbSO4,Y为H2SO4 |
C.当消耗1 mol PbO2,需分离出320 g CuSO4 |
D.PbO2电极反应式为PbO2+4H+ + SO42- +2e-=PbSO4+2H2O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