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聚合物H (
)是一种聚酰胺纤维,广泛用于各种刹车片,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C、D、G均为芳香族化合物,分子中均只含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②Diels-Alder反应:
。
(1)生成A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D的名称是________。F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
(2)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B→C”的反应中,除C外,另外一种无机产物是_______。
(3)D+G→H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Q是D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4,则Q可能的结构有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2:2:3的结构简式为______(任写一种)。
(5)已知:乙炔与1,3-丁二烯也能发生Diels-Alder反应。请以1,3-丁二烯和乙炔为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
,写出合成路线_______(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聚合物H (


已知:①C、D、G均为芳香族化合物,分子中均只含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②Diels-Alder反应:

(1)生成A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D的名称是________。F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
(2)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B→C”的反应中,除C外,另外一种无机产物是_______。
(3)D+G→H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Q是D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4,则Q可能的结构有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2:2:3的结构简式为______(任写一种)。
(5)已知:乙炔与1,3-丁二烯也能发生Diels-Alder反应。请以1,3-丁二烯和乙炔为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

2.工业流程- (共1题)
2.
铋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用途广泛,某研究小组用浮选过的辉铋矿(主要成分是Bi2S3,还含少量SiO2等杂质)制备NaBiO3,其流程如下:

已知:①铋酸钠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物质;②水解能力:Bi3+>Fe3+。
回答下列问题:
(1)“浸取”时,为了提高浸取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任写一条);过滤1的滤渣中的某种主要成分可溶于一种弱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浸取时加入过量浓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焙烧时生成铋酸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H2Dz(双硫腙,二元弱酸)~CCl4络合萃取法可从工业废水中提取金属离子:H2Dz先将金属离子络合成电中性的物质[如Cu(HDz)2等],再用CCl4萃取此络合物。下图是用上述方法处理含有Hg2+、Bi3+、Zn2+的废水时的酸度曲线(E%表示金属离子以络合物形式被萃取分离的百分率)。

①当n(Bi3+):n[Bi(HDz)3]=1:4时,废水的pH=_________。
②向萃取后的CCl4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可将Bi(HDz)3中铋元素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下来,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取焙烧得到的NaBiO3样品加入稀硫酸和MnSO4溶液使其完全溶解。已知NaBiO3被还原为Bi3+,Mn2+被氧化成MnO4-,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①铋酸钠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物质;②水解能力:Bi3+>Fe3+。
回答下列问题:
(1)“浸取”时,为了提高浸取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任写一条);过滤1的滤渣中的某种主要成分可溶于一种弱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浸取时加入过量浓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焙烧时生成铋酸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H2Dz(双硫腙,二元弱酸)~CCl4络合萃取法可从工业废水中提取金属离子:H2Dz先将金属离子络合成电中性的物质[如Cu(HDz)2等],再用CCl4萃取此络合物。下图是用上述方法处理含有Hg2+、Bi3+、Zn2+的废水时的酸度曲线(E%表示金属离子以络合物形式被萃取分离的百分率)。

①当n(Bi3+):n[Bi(HDz)3]=1:4时,废水的pH=_________。
②向萃取后的CCl4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可将Bi(HDz)3中铋元素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下来,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取焙烧得到的NaBiO3样品加入稀硫酸和MnSO4溶液使其完全溶解。已知NaBiO3被还原为Bi3+,Mn2+被氧化成MnO4-,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6题)
3.
“笔、墨、纸、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文房四宝”,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 | ![]() | ![]() | ![]() |
A.可用灼烧法鉴别毛笔笔头是否含蛋白质 | B.用墨写字可长久不褪色 | C.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 D.用工具打磨石材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
A. A B. B C. C D. D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麦芽糖的水解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
B.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最终产物不相同 |
C.蛋白质溶液里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蛋白质析出,再加水不再溶解 |
D.用甘氨酸![]() ![]() |
5.
下列关于物质结构和元素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B.乙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是因为与水形成氢键 |
C.IA族与VIIA族元素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离子键 |
D.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水解程度越大 |
6.
4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W | X | |
| Y | Z |
A.离子半径:X2−< Y2− | B.非金属性:W< X |
C.还原性:Y2−< Z− | D.酸性:H2YO4< HZO4 |
7.
某小组比较Cl-、Br-、I-的还原性,实验如下:
下列对实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装置 | ![]() | ![]() | ![]() |
现象 | 试管内颜色无明显变化;用蘸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管口,产生白烟 | 溶液变黄;把湿润的KI淀粉试纸靠近试管口,变蓝 | 溶液变深紫色;经检验溶液含单质碘 |
下列对实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实验1中,白烟是NH4Cl |
B.根据实验1和实验2判断还原性:Br- >Cl- |
C.根据实验3判断还原性:I- >Br- |
D..上述实验利用了浓H2SO4的强氧化性、难挥发性等性质 |
8.
X、Y、Z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下表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
| X | Y | Z | 箭头上所标数字的反应条件 | |
A. | NO | NO2 | HNO3 | ①常温遇氧气 | ![]() |
B. | Cl2 | NaClO | HClO | ②通入CO2 | |
C. | Na2O2 | NaOH | NaCl | ③加入H2O2 | |
D. | Al2O3 | NaAlO2 | Al(OH)3 | ④加NaOH溶液 |
A.A | B.B | C.C | D.D |
4.填空题- (共1题)
9.
X、Y、Z、R为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X原子有3个能级,且每个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Z原子的不成对电子数在同周期中最多,且Z的气态氢化物在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沸点最低;X、Y、R三元素在周期表中同族。
(1)R元素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表示X、Y、Z的四级电离能变化趋势,其中表示Y的曲线是_________(填标号)。
[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192.168.0.10:8086/QBM/2018/6/1/1957930255540224/1961602752167936/STEM/676db9e64b15468faa67ccb9aa300976.png]
(3)化合物(XH2=X=O)分子中X原子杂化轨道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1mol (X2H5O)3Z=O分子中含有的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为_______________。
(4)Z与氯气反应可生成一种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化合物,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
(5)某R的氧化物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已知该晶体密度为ρg/cm3,距离最近的原子间距离为dpm,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192.168.0.10:8086/QBM/2018/6/1/1957930255540224/1961602752167936/STEM/02395761f35f4972ad3c8807ad342892.png]
(1)R元素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表示X、Y、Z的四级电离能变化趋势,其中表示Y的曲线是_________(填标号)。
[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192.168.0.10:8086/QBM/2018/6/1/1957930255540224/1961602752167936/STEM/676db9e64b15468faa67ccb9aa300976.png]
(3)化合物(XH2=X=O)分子中X原子杂化轨道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1mol (X2H5O)3Z=O分子中含有的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为_______________。
(4)Z与氯气反应可生成一种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化合物,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
(5)某R的氧化物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已知该晶体密度为ρg/cm3,距离最近的原子间距离为dpm,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192.168.0.10:8086/QBM/2018/6/1/1957930255540224/1961602752167936/STEM/02395761f35f4972ad3c8807ad342892.png]
5.实验题- (共1题)
10.
氯化镁是重要的无机材料,在常温下易吸湿,可溶于水和乙醇。某兴趣小组以海水为原料制备无水氯化镁。
实验一 制备MgCl2·6H2O晶体
以海水为原料,对其进行一系列处理,得到晶体。
(1)除去海水中不溶性杂质常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填名称)。
(2)从氯化镁溶液中析出MgCl2·6H2O晶体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实验二 样品中MgCl2·6H2O晶体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实验一制得的MgCl2·6H2O晶体a g于锥形瓶中,加去离子水溶解,依次加入一定量三乙醇胺、NH3-NH4Cl缓冲溶液,摇匀,滴入铬黑T指示剂,用0.02000 mol·L-1EDTA(用H2Y2-表示)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EDTA溶液的体积VmL。
已知:①0.02000 mol·L-1EDTA标准溶液pH约为5,指示剂铬黑T使用的适宜pH范围为8~11,NH3-NH4Cl缓冲溶液pH约为10。
②滴定原理: Mg2++ H2Y2-= MgY2-+2H+。
(3)使用的滴定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 “甲”或“乙”)。

(4)NH3-NH4Cl缓冲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5)样品中MgCl2·6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实验三 制备无水氯化镁
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准确称取一定质量 MgCl2·6H2O晶体在HCl气流中小心加热。

(6)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7)某同学在实验前后测得玻璃管B减重m1g,干燥管C增重m2g,m1>m2,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一 制备MgCl2·6H2O晶体
以海水为原料,对其进行一系列处理,得到晶体。
(1)除去海水中不溶性杂质常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填名称)。
(2)从氯化镁溶液中析出MgCl2·6H2O晶体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实验二 样品中MgCl2·6H2O晶体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实验一制得的MgCl2·6H2O晶体a g于锥形瓶中,加去离子水溶解,依次加入一定量三乙醇胺、NH3-NH4Cl缓冲溶液,摇匀,滴入铬黑T指示剂,用0.02000 mol·L-1EDTA(用H2Y2-表示)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EDTA溶液的体积VmL。
已知:①0.02000 mol·L-1EDTA标准溶液pH约为5,指示剂铬黑T使用的适宜pH范围为8~11,NH3-NH4Cl缓冲溶液pH约为10。
②滴定原理: Mg2++ H2Y2-= MgY2-+2H+。
(3)使用的滴定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 “甲”或“乙”)。

(4)NH3-NH4Cl缓冲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5)样品中MgCl2·6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实验三 制备无水氯化镁
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准确称取一定质量 MgCl2·6H2O晶体在HCl气流中小心加热。

(6)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7)某同学在实验前后测得玻璃管B减重m1g,干燥管C增重m2g,m1>m2,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6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