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13年高考二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73323

试卷类型:二模
试卷考试时间:2020/3/30

1.计算题(共1题)

1.
开展“三废”综合治理,是防治工业“三废”污染,搞好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常用方法是将“三废”中有毒有害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或有用的产品。
(1)硝酸工业尾气中氮氧化物(NO与N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可用氨氧混合气进行选择性催化还原处理。其主要反应原理:4NO + 4NH3 + O24N2 + 6H2O   6NO2 + 8NH37N2 + 12H2O,某硝酸厂排放的尾气中氮氧化合物的含量为2490mg/m3(体积已折算至标准状况),其中NO与NO2物质的量比为4∶1。设尾气中氮氧化物与氨氧混合气恰好完全反应。
①氨氧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精确到0.01)。
②尾气中NO的含量为_______mg/m3
③要处理5m3的尾气,需要氨氧混合气的体积为_______L。
(2)另一种处理氮氧化物的方法是用烧碱进行吸收,产物为NaNO2、NaNO3和H2O。现有含0.5mol氮氧化物的尾气,恰好被一定体积的25% NaOH溶液(密度1.28g/cm3)完全吸收。
①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体积为__________mL。
②已知反应后溶液中含有0.35mol NaNO2。若将尾气中NO与NO2的平均组成记为NOx,则x=_________。
(3)硫酸工业的废水中含质量分数4.9%的硫酸,加入质量分数22.2%的石灰乳,恰好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pH=7),同时又得到副产品石膏(CaSO4·2H2O)。已知按此法处理后每小时可排放达标废水276.5吨,求每小时生产石膏的质量(忽略其他反应且不计过程中损耗)。_____________

2.推断题(共2题)

2.
X()是合成某种手术用黏合剂的单体,X的合成路线: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单体X合成所得高分子黏合剂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C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由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D、DE的反应顺序能否颠倒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D、 A+FG的反应类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F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酯类且含有“-C≡C-”结构,除了CH3COOC≡CH、HCOOC≡CCH3外,还有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有机物G是一种食品香料,其香气强度为普通香料的3~4倍,有机物G的合成路线:

已知:R-CH=CH2R-CHO+HCHO
(1)该香料长期暴露于空气中易变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由C到 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3)有机物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有机物G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
②可发生水解反应,其中一种水解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5)写出以为原料制备的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无机试剂任用)。______________

3.工业流程(共1题)

4.
氢溴酸在医药和石化工业上有广泛用途,如氢溴酸右美沙芬片(化学式为C18H25NO·HBr,可溶于水)是镇咳类非处方药物。下图是模拟工业制备氢溴酸粗品并精制的流程: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①中使用冰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Ⅱ和操作Ⅲ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操作Ⅲ一般适用于分离____________混合物。(选填编号)
a.固体和液体 b.固体和固体 c.互不相溶的液体   d.互溶的液体
(4)混合②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纯净的氢溴酸应为无色液体,但实际工业生产中制得的氢溴酸(工业氢溴酸)带有淡淡的黄色。于是甲乙两同学设计了简单实验加以探究:
甲同学假设工业氢溴酸呈淡黄色是因为含Fe3,则用于证明该假设所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若假设成立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假设工业氢溴酸呈淡黄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用于证明该假设所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
(6)检验氢溴酸右美沙芬片含有溴元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共16题)

5.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44 g C3H8中含有的共价键总数目为0.1NA
B.标准状况下,2.24 L三氯甲烷中含有碳氯共价键的数目为0.3NA
C.25 ℃时,1 L pH=12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的数目为0.02NA
D.1 mol冰醋酸和1 mol乙醇在加热和浓硫酸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的水分子数为NA
6.
下列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中,由于反应物的用量不同而得到不同产物的是
①硫化氢气体和氧气    ②铁丝和氯气    ③氯化铝溶液和烧碱溶液  ④氯气和烧碱溶液 ⑤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⑥硫磺和铁粉
A.全部都是B.①③⑤C.①②③⑤D.①④⑤⑥
7.
将a molNa2O2和b molNaHCO3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250℃,让其充分反应。当剩余固体为Na2CO3、NaOH时,排出气体的成分和物质的量可能为
A.只有O2;n(O2)=a molB.有O2和CO2,n(O2)=mol
C.有CO2和H2O,n(H2O)=molD.有O2和H2O,n(H2O)=mol
8.
用内置有螺旋状铜丝的胶头滴管小心吸取一滴管浓硝酸后迅速插入细口瓶中(如图),

滴管与瓶口接触处垫一小块滤纸使滴管与瓶口留少量空隙,依次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滴管内产生红棕色气体,液面下降;②滴管内液面上升,气体变成无色;③滴管内液面再次下降。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现象①中产生的红棕色气体为NO2
B.产生现象②的原因是NO2与水反应
C.产生现象③的原因是铜与稀硝酸反应
D.最终瓶内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u(NO3)2
9.
现代无机化学对硫-氮化合物的研究是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图是已经合成的最著名的硫-氮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SN
B.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极性键
C.该物质具有很高的熔、沸点
D.该物质与化合物S2N2互为同素异形体
10.
2011年为国际化学年,也是为了纪念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Ra)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00周年(见图)。下列关于镭元素的说法合理的是
A.镭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B.镭元素的氢氧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C.镭元素的碳酸盐可能难溶于水
D.镭元素具有放射性是因为其金属性强,容易失电子
11.
一般硫粉含有S(单斜)和S(正交)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常温下:S(单斜)+O2(g) →SO2(g) +297.16 kJ; S(正交)+O2(g) → SO2(g)+296.83 kJ,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g) + O2(g) → SO2(g) +Q3   Q3> 297.16 kJ
B.单斜硫转变为正交硫的能量变化可用右图表示
C.常温下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
D.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12.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
B.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碱固体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只是一个放热过程
B.P2O5和CaO可以作干燥剂,利用了它们具有易潮解的性质
C.NH4NO3晶体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说明铵盐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D.粗盐易潮解是因为其中含有CaCl2和MgCl2等杂质的缘故
14.
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乙酸丁酯(乙酸)
CCl4
萃取、分液
B
氯化铵溶液(FeCl3)
氢氧化钠溶液
过滤
C
二氧化碳(CO)
氧化铜粉末
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D
苯(苯酚)
浓溴水
过滤
 
A.AB.BC.CD.D
15.
尿黑酸症是由酪氨酸在人体内非正常代谢而产生的种遗传病。其转化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酪氨酸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
B.对羟苯酮酸分子中有3种含氧官能团
C.1mol尿黑酸最多可与含3molNaOH的溶液反应
D.可用溴水鉴别对羟苯丙酮酸与尿黑酸
16.
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其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条于其中探究Mg的活泼性
B.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
C.将Mg(OH)2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
D.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
17.
已知反应: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I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Cu(IO3)2作氧化剂,Cu(IO3)2中的铜和碘元素被还原
C.每生成1 mol CuI,有12 mol KI发生氧化反应
D.每转移1.1 mol电子,有0.2 mol被氧化
18.
(2013•闵行区二模)下列关于合成氨和联合制纯碱工业生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可加大正反应速率,提高N2、H2的转化率
B.联合制碱法生产工艺中采用循环操作,其目的是提高食盐的利用率
C.从氨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中NH3只占15%左右,所以生产氨的工厂效率都很低
D.联合制碱法中关键的一步是向分离出NaHCO3晶体后的母液中不断地通入CO2
19.
根据有关概念,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离子晶体发生状态变化时,一定会破坏离子键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活泼性一定越强
C.分子晶体中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D.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的酸,一定就是二元酸
20.
向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2S和SO2的水溶液各两份中,分别通入不同的气体,一段时间后,下图表示通入的气体的量与溶液pH关系的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 a表示向H2S水溶液中通入O2
B.曲线 b表示向SO2水溶液中通入O2
C.曲线 c表示向H2S水溶液中通入Cl2
D.曲线 d表示向SO2水溶液中通入H2S

5.选择题(共2题)

21.

在水平桌面上,用一弹簧沿水平方向拉木板,木板做勻速直线运动,测出 该情况下弹簧的长度为l1=12cm.若在木板上放一质量为m=5kg的物体,仍用原弹簧 沿水平方向勻速拉动木板,弹簧的长度变为l2=14cm.两次拉动时,弹簧的型变量均未超 过弹簧的弹性限度.已知木板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试求该弹簧的劲度系数.(g取9.8N/kg)

22.—It's reported that self-driving cars are expected to change the way we move around.

—That sounds__________.

6.多选题(共3题)

23.
Ba(HS)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uSO4溶液,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能为(   )
A.Ba2++HS-+Cu2++SO42-=BaSO4↓+CuS↓+H+
B.Ba2++2HS-+2Cu2++SO42-=BaSO4↓+2CuS↓+2H+
C.2Ba2++2HS-+Cu2++2SO42-=2BaSO4↓+CuS↓+H2S↑
D.Ba2++2HS-+Cu2++SO42-=BaSO4↓+CuS↓+H2S↑
24.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一定增大的是
A.水的离子积常数KWB.所有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
C.0.1mol/LCH3COONa溶液的pHD.氨气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
25.
某酸性溶液中只有Na+、CH3COO、H+、OH四种离子。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由pH=3的CH3COOH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B.该溶液由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混合而成
C.加入适量NaOH,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CH3COO)>c(Na+)>c(OH)>c(H+)
D.加入适量氨水,c(CH3COO)可能等于c(Na+)、c(NH4)之和

7.填空题(共3题)

26.
氟化硅(SiF4)是有毒的无色气体,可用于水泥和人造大理石的硬化剂等,制取氟化硅(SiF4)的化学方程式: 2CaF2+H2SO4+SiO2CaSO4+SiF4↑+H2O,完成下列填空:
(1)CaF2又名“萤石”,属于________晶体。在上述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
(2)不能用于比较F与O这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事实是_______(选填编号)。
a. F2   能与H2O反应  b. H2O的沸点比HF高
c. HF的分解温度比H2O高 d. 存在OF2化合物
(3)反应物中有三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比较三种元素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其中离子半径最大的离子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
(4)已知SiF4的沸点为−65℃,则SiCl4的沸点_______(填“高”或“低”)于−65℃,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I. 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处理NO2
II. 一定条件下NO2与SO2可发生反应,方程式:NO2(g)+SO2(g)⇌ SO3(g)+NO(g) −Q。
III. 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 + 2H2(g)⇌CH3OH(g) 。
(1)对于I中的反应,120℃时,该反应在一容积为2L的容器内反应,20min时达到平衡,10min时电子转移了1.2mol,则0~10min时,平均反应速率υ(NO2) =_______________。
(2)对于II中的反应,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 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 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 NO2和SO3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3)如果II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该反应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c.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4)对于III中的反应,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右图示。该反应是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 kPa左右,简述选择此压强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已知将浓盐酸滴入高锰酸钾溶液中,产生黄绿色气体,而溶液的紫红色褪去。现有一氧化还原反应的体系中,共有KCl、Cl2、浓H2SO4、H2O、KMnO4、MnSO4、K2SO4七种物质。
(1)写出一个包含上述七种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NaBiO3(不溶于冷水),溶液又变为紫红色,BiO3反应后变为无色的Bi3+。写出该实验中涉及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实验,写出两个反应中氧化剂、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强弱顺序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2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