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穆棱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7322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20/3/30

1.单选题(共15题)

1.
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  )
 
纯净物
混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纯盐酸
水煤气
硫酸
干冰
B
蒸馏水
蔗糖溶液
氧化铝
二氧化硫
C
胆矾
氢硫酸

碳酸钙
D
过氧化钠
氯水
氯化铜
碳酸钠
 
A.AB.BC.CD.D
2.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气跟水反应Cl2+H2O=2H+Cl+ClO
B.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共热制Cl2:MnO2+4H+2ClMn2+Cl2↑+2H2O
C.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2+Cl2=Fe3+2Cl
D.向稀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Ca2+2ClO+CO2+H2O=CaCO3↓+2HClO
3.
证明溶液中是否有Fe2,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加少许酸化的KMnO4溶液 ②加少许氯水 ③滴加少许KSCN溶液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③D.③②
4.
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3②(NH42CO3③Al2O3④Al(OH)3⑤Al
A.③④B.②④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5.
下列实验中,有白色沉淀产生且不再变化的是()
A.把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至过量
B.把NaOH溶液逐滴滴加到Al2(SO43溶液中至过量
C.向AlCl3溶液中不断滴入氨水至过量
D.向FeSO4溶液中不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
6.
在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Cu2+、SO42-、OH-、K+B.Fe3+、NO3-、Cl-、H+
C.K+、CO32-、Cl-、H+D.H+、Na+、Cl-、SO42-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值)()
A.在常温常压下,11.2L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B.在常温常压下,1molNe含有的原子数为NA
C.71gCl2所含原子数为NA
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8.
往烧杯内注入煤油和水各100mL,静置后将一小块钠投入烧杯内。(已知钠的密度介于煤油和水之间,且水和煤油互不相溶)发生的现象是
A.钠沉到液柱1/2处,钠块下部有许多气泡放出,附有气泡的钠块徐徐上升到液体表面,一会儿又沉到液柱1/2处,如此反复多次,最后消失
B.钠块一直沉到烧杯底部,并停留在杯底,放出气泡,最后消失
C.钠块浮在液柱表面上,很快熔成一个光亮的小球,小球四处浮动,最后消失
D.钠块沉到液柱1/2处,很快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小球在液柱1/2处沿水平方向迅速游来游去,最后消失
9.
氢化钙可作为生氢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H2+2H2O=Ca(OH)2+2H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氢化钙发生了自身氧化还原反应B.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C.氢气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氢氧化钙是氧化产物
10.
“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下列关于三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时,①中上部汇集了NH4Cl固体
B.加热时,②中溶液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
C.加热时,③中溶液红色褪去,冷却后溶液变红,体现SO2的漂白性
D.三个“封管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
11.
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氯气作水杀菌消毒剂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12.
准确称取6.0g铝土矿样品(含Fe2O3),加入100mL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向滤液中加入10mol·L1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和加入NaOH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所用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  )
A.1.75mol·L1B.3.50mol·L1
C.0.85mol·L1D.无法确定
13.
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固体变黑膨胀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B
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
无明显变化
Al与浓硝酸不反应
C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D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粉末变红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A.AB.BC.CD.D
14.
如图在盛有溴水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苯、四氯化碳和酒精,振荡后静置,出现下列现象,正确的结论是(  )
A.①加了CCl4②加了苯③加了酒精
B.①加了酒精②加了CCl4③加了苯
C.①加了苯②加了CCl4③加了酒精
D.①加了苯②加了酒精③加了CCl4
15.
将两种物质的溶液相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沉淀消失并有气泡生成,再加入AgNO3溶液,又生成白色沉淀,则这两种物质是()
A.MgCl2和Na2CO3B.K2SO4和BaCl2
C.NaOH和CuSO4D.K2CO3和Ca(NO32

2.实验题(共3题)

16.
如下图所示装置可用来制取和观察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时颜色的变化。实验时必须使用铁屑和6mol/L的硫酸,其他试剂任选。填写下列空白。

(1)B中盛一定量的NaOH溶液,A中应预先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就先将活塞E______(填“打开”或“关闭”),C中收集到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3)简述生成Fe(OH)2的操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
(4)拔去装置B中的橡皮塞,使空气进入,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17.
下图是两个实验装置(铁架台等辅助仪器略去未画)。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甲在加热过程中能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的烧杯是________(填“Ⅰ”或“Ⅱ”)烧杯,该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通过实验甲可比较出________(填“Na2CO3”或“NaHCO3”)更稳定。
(2)实验乙用来验证Na2O2与CO2的反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包有Na2O2的棉花着火燃烧。棉花能着火燃烧,说明该反应特点是________。
(3)取10.0 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充分进行加热,将生成的CO2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完全吸收,测得生成沉淀4.0 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18.
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K、Fe3、Al3、Cl、SO42-、CO32-中的若干种,现进行以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加入稀硝酸搅拌,固体全部溶解,没有气体放出;
(2)向(1)溶液中加入一定量Ba(OH)2溶液,生成有色沉淀,过滤后在滤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取(2)中的有色沉淀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沉淀全部溶解;
(4)重新取少量固体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后,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
(5)向(4)的溶液中加入氨水使溶液呈碱性,有沉淀生成,过滤。往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沉淀减少。
根据上述实验:这包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可通过________来进一步确定该离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5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