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2019年人教版小升初冲刺测试语文试卷(五)

适用年级:六年级
试卷号:673039

试卷类型:小升初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3

1.现代文阅读(共2题)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民艺一绝——南阳烙画

河南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南阳有“三宝”——烙画、玉雕、《出师表》,“烙画”位居其首,蜚声海内外。

烙画,亦称烙花、烫花、火笔画、“火针刺绣”。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用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百度之间的铁笔烙烫。

百闻不如一见。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亲自观看了烙画师们制作的过程。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遵循一定顺序,根据作品需要,有的不施任何颜料,只用白描技法勾勒线条,用西画素描的黑、白、灰来烘色;有的以烙为主,套彩为辅,在竹木、宣纸或丝绢等材质上勾画烘烫作画。看他们的作品,或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或凝色浑实,敦厚拙朴;或色调清爽,云淡风轻;或虚实相应,层次明晰……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效应。恍惚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南阳烙画的艺术长廊,它们越过眼前,穿越历史,回到了千年以前的汉代……

是啊,这些精美的艺术画廊是家乡人民在用他们的智慧、妙思、巧手谱写着、延续着……

【小题1】用“_____”在短文中画出烙画的制作过程。
【小题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烙画,是_____(地方)的特色,它又称为“_____”“_____”“_____”,需要用_____度的铁笔在材料上进行烙烫。
【小题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文章开宗明义,点明“烙画”特殊地位,既吸引读者又为下文展开作好铺垫。(    )
②“烙画”的作画材质有严格的要求,只能使用竹木、宣纸、丝绢。(    )
③“烙画”没有任何颜色,只有素描的黑、白、灰。(    )
④南阳“烙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
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岔路失羊

扬子的邻居跑丢了一只羊。这个邻居把他的亲友都找来,又请扬子家里的人一起去追羊。

扬子说:“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这么多人去追?”

邻居说:“因为岔路多。”说完,他也急忙追羊去了。

过了一会儿,那些追羊的人都回来了,扬子问他们:“追着羊了吗?”

邻居说:“岔路本来就多,每条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们不知从哪条路上去追,所以就都回来了。”

扬子听到这个情况,闷闷不乐,整天不说一句话。他的学生很奇怪,就问他:“一只羊不值几个钱,又不是老师您的,为什么您这么不高兴呢?”

扬子说:“我哪里是为了这只羊啊!我是因为这件事想到了我们求学。如果我们求学的人不肯专一,老是东一榔,西一棒槌(chuí)的,不也像岔路上找不到羊一样么?”

【小题1】结合句子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老:A、陈旧的   B、年岁大  C、经历长,有经验    D、跟“嫩”相反
E、长久   F、经常,总是   G、极,很   H、加在称呼上
①又不是师您的。________
是东一?头,西一棒槌的。________
③革命干部是国家的财富。________
④这是一座房子了。________
⑤他远就和熟人打招呼。________
【小题2】找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读句子,回答问题。
扬子听到这个情况,闷闷不乐。(“闷闷不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闷闷不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如果我们求学的人不肯专一,老是东一?头,西一棒槌(chuí)的,不也像在岔路上找不到羊一样么?”结合学习实际,谈谈读了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现代文阅读:(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